原標題:開學季遇“黑科技”:新生刷臉報到 網上挑寢室
“刷臉”辦入學手續(xù),,像電影院選座一樣選寢室,,錄取通知書變身VR眼鏡……正值開學季,,各大高校如此“花式”迎新的方式賺足眼球,。這些在移動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成長的新生,,追隨“黑科技”,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活,。
北京師范大學9月3日迎來2626名本科新生,。 馬海燕 攝
“刷臉”報到,、進寢室
隨著互聯(lián)網科技的發(fā)展,“刷臉”早已不是啥新鮮詞,。近年來,,無人超市,餐廳吃飯,,機場,、火車站檢票,,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場景,都能靠一種人臉識別系統(tǒng)付款買單,、辦理業(yè)務,。
今年開學季,這種“刷臉”的技術也走進各大高校校園,。在人臉識別系統(tǒng)幫助下,,學生對著攝像頭“刷刷臉”,幾秒鐘就能完成注冊報到,。
據媒體報道,,今年,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多校試水“刷臉”注冊。在北師大,,所有學生公寓啟用人臉識別系統(tǒng),,共設40余臺壁掛式人證查驗機,學生輸入學號后四位或者刷學生卡,,再刷臉,,核對成功后2秒即可開門。
按照北師大的設想,,今年會把人臉識別系統(tǒng)用于學校的會議簽到,,未來還有望用于課堂簽到,并通過識別學生的微表情來向老師反饋課堂情況,。
那些想耍小聰明找別人代上課,、代點名的同學們,你們顫抖了嗎?
川大生活服務APP,。圖片為手機截圖,。
手機APP辦入學手續(xù)
除了“刷臉”,不少高校還啟用手機APP為新生辦理入學手續(xù),,方便快捷且有利于管理,,省去學生排長隊報到的麻煩。
今年,,四川大多數(shù)高校都在使用APP迎新,。例如,四川大學新生可以通過APP完成入學手續(xù)辦理,,新生入學前在APP上完成個人信息采集,,登記到校信息,通過APP查看個人應繳費情況,、迎新辦理流程,。
再如,,西南石油大學成都校區(qū)新生可通過APP提前填寫軍訓服裝和鞋子的尺碼,方便新生在入學后能緊接著開始軍訓課程,。
大學寢室可以網上“選房”
手機APP辦入學的同時,,一些高校還將選擇寢室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自己,有人戲稱,,“像電影院選座一樣選寢室,。”
據報道,今年成都大學首次在迎新系統(tǒng)上加入了“選房”系統(tǒng),,學生根據班級,、在一定范圍內選擇宿舍房間、床位,。該校相關負責人對媒體介紹,,最快的學生只用了15秒就“選房”成功。
此外,,電子科技大學的網上“選房”系統(tǒng)中更是具體備注了加長床,,其中有特殊的床號,可供身高超過一米九的學生選擇;學姐,、學長們還為新生提供了“選房攻略”,,包括宿舍分布圖、樓層圖,,在分布圖上確定自己的具體房間位置,,就可以選擇向陽的房間了。
當然,,這種“選房”系統(tǒng)并非是今年開學季的首創(chuàng),,有媒體梳理發(fā)現(xiàn),網上選房,、選室友的迎新方式近兩年在國內不少高校日漸流行,,溫州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上海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都嘗試了類似做法。
圖片來自深圳大學官網,。
錄取通知書“變身”VR眼鏡
過去,,一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是新生對大學的“第一印象”,如今,,一些高校也頗具心思地在錄取通知書中融入互聯(lián)網科技元素,,使其更具時代感。
記者登錄深圳大學官網了解到,深圳大學今年向2017屆新生發(fā)放的錄取通知書充滿了高科技元素,。不同于紙質錄取通知書,深大的錄取通知書是一個小盒子,,盒子經過簡單的拆卸,、組裝,還可“變身”為一副VR眼鏡,。
據了解,,深大新生掃描二維碼便可觀看深大VR視頻,提前走進深大,,和校長一起煮茶論道,,看教授各顯神通,隨師兄師姐穿越校園,,聽校友們講述他們的故事,。
而在上海,媒體報道,,上海大學通知書的亮點是一張“全景漫游校園卡”,,掃二維碼即可全景游覽三個校區(qū),有如身臨其境,。
有分析認為,,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這一代年輕人,思維方式更加活躍,、更加天馬行空,,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多樣化的迎新方式與時俱進,,注重學生感受并積極互動,,這些做法值得點贊。(完)
[編輯: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