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青島海邊,,海鷗成群翱翔,,數(shù)量龐大的海鷗讓很多“老青島”都驚呼“海鷗變多了”。悉心照料但不侵擾海鷗生活狀態(tài)的青島人,,每年冬天都會得到這些來客的眷顧,。聚集海鷗的棧橋如今成了攝影師光顧的勝地,最近,,這里吸引了來自全國多地的攝影愛好者和游客,,他們用相機把這些小精靈的精彩瞬間記錄下來,把青島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定格,、傳遞,。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wǎng) 記者 趙黎 梁超
喂鷗買來鮮魚拜訪“老朋友”
前日上午10時,專注海鷗攝影多年的山東省鳥類攝影協(xié)會青島分會會長程建飛出現(xiàn)在棧橋,。從1994年《青島晚報》挽留海鷗行動之后就開始拍海鷗,、舉行過4次海鷗攝影展的他已經(jīng)是這群海鷗的老熟人,。程建飛一來,或許是被他袋子里食物的魚腥味所吸引,,大片海鷗嘩啦啦飛到他的頭頂盤旋,。
為了拍到海鷗搶食的畫面,也出于對這些老朋友的愛,,程建飛事先去早市買了500元的鮮魚和八帶,。80多斤的黃花魚、紅頭魚等讓海鷗吃了個夠,。 1994年,,青島晚報發(fā)起挽留海鷗行動讓程建飛開始關(guān)注這種美麗的動物。他告訴記者,,“那時候海鷗個頭很小,,和現(xiàn)在的不是一個品種,現(xiàn)在來的海鷗品種多了,,數(shù)量也多了,,還被市民喂胖了,因為長期和人頻繁交流,,有的海鷗不怕人,,都跑到岸上來啄食。
比鷗青島海鷗更有“野性美”
為了拍海鷗,,程建飛往往從每年11月份就開始在海邊守候,,平均每天能遇見三四十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 “有的是北京來的,,有的是上海來的,,陜西、山西的也有,,大家都在一個攝影群里,,一說網(wǎng)名都認識。 ”
前日,,跟程建飛一起來的還有3名來自北京的攝影師,。網(wǎng)名“張老頭”的攝影師曾在全國各地拍過海鷗,廈門,、大連,、青島、三亞都去過,,他上次來青島還是5年前,。“一看嚇一跳,這數(shù)量比5年前多多了,目測好幾千只吧,,太壯觀了! ”“張老頭”說,,青島的海鷗和南方城市的海鷗相比,更有野性美,。 “三亞和廈門的海鷗很溫順,,你拿著食物,它會飛到你的手上來吃,,有點像被馴服了的鴿子,。但海鷗是野生動物,它的美在于健美的體型,,在于靈動的體態(tài),,還有充滿野性的眼神,青島的海鷗完全具備這些特點,,我們?nèi)锕J青島的海鷗有野性,,它們不會屈從地飛到人的手上吃東西,而喜歡在空中掠過搶食,,這正是攝影人追求的。在這樣場景下,,拍出的海鷗眼神也有靈性,。 ”
拍鷗“海鷗飛處”游客忙記錄
在棧橋的護欄外,剛剛下火車,、還拖著行李箱的山西游客程先生舉著相機,,一個勁地按快門。 “連拍,、連拍,,太美了! ”他說,一下火車就看到藍天和大海,,讓人特別興奮,,就想沿著海邊走走。走到棧橋時,,他被上千只翱翔的海鷗驚呆了,。在棧橋海邊,記者看到護欄邊站著一排人,,都舉著手機或相機,,把海鷗當(dāng)成主角狂拍。
而這些來青島的海鷗并不怕生,,盤旋在行人附近,,展翅翱翔、空中滑行、梳理羽毛,,海鷗的各種姿態(tài)都被游客們記錄下來,。 “第一次看到海鷗,遠遠的,,孩子還說怎么落在海里了,。 ”從重慶來青旅游的肖女士興奮地舉著手機,她的手機就剩了一格電,,“我拍了一個多小時,,手機都燙手了。 ”
追鷗棧橋吸引全國攝影人
嶗山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呂建軍也拍過海鷗,,2011年,,他的作品《和諧》還在《青島晚報》刊登過,照片里是棧橋的剪影,,人和海鷗和諧地在海邊共處,。 “那幾年迷上了海鷗,每天都守在棧橋拍,,一天按三四千次快門,,堅持了一個冬天。 ”呂建軍說,,青島攝影師的鏡頭里一定有過海鷗,,而隨著青島海鷗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全國攝影愛好者的目光也聚焦在棧橋海鷗上,。 “很多外地玩攝影的朋友來青島,,棧橋是必到的,如果是冬天,,那棧橋的海鷗一定入鏡,。 ”呂建軍說,前幾天他所在的一個攝影群里,,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還在請教什么時候在青島拍海鷗是最佳時間,。
據(jù)介紹,拍海鷗講究天氣和潮水,,滿潮的時候海鷗離岸邊近,,最容易拍。為了讓海鷗接近人,,攝影師還會專門請人不斷地喂食吸引海鷗,,“現(xiàn)在喂海鷗的人多了,這兩年海鷗也多了,,往年它們11月份過來,,住到4月初,,現(xiàn)在極地海洋世界附近的那些海鷗都不愛走了,可能那里有充足的食物,,氣候條件也合適,。 ”
新聞延伸
海鷗為何成群來青島?
食物豐富人鷗關(guān)系和諧
“自1994年青島晚報和市林業(yè)局聯(lián)合開展‘挽留海鷗行動’,棧橋附近喂海鷗的市民逐年增多,,從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海鷗來青島,。 ”市林業(yè)局鳥類專家王希明告訴記者,堅持投食喂海鷗,,它們就和人一樣養(yǎng)成了習(xí)慣,,知道一到這個時間點在這個地方有食物吃,所以慢慢地越聚集越多,,成了沿海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
除了人們投食喂海鷗的吸引力外,冬日里食物相對缺乏,,而青島前海海灣較多,,海灣內(nèi)風(fēng)輕浪小,小魚比較多,,食物豐富又是較少結(jié)冰的天然避風(fēng)港,,這使得海鷗成群聚集在這些海灣地區(qū)。
“挽留海鷗”22年種群數(shù)量劇增
據(jù)介紹,,海鷗已被列入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xué)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為喚醒廣大市民的愛鳥,、護鳥意識,《青島晚報》編輯部與青島市林業(yè)局從1994年12月1日開始,,率先在全國沿海城市開展了“挽留海鷗行動”,,在青島灣的棧橋東側(cè)投放飼料,吸引更多的海鷗來此做客,。據(jù)介紹,,1994年前后,青島灣只有紅嘴鷗和銀鷗兩種海鷗,,僅有2000只左右,。到了2007年,島城海鷗種群發(fā)展到9個,,數(shù)量約5萬只,。如今,島城海鷗的種群已達到15個,,數(shù)量也增加到了10萬只,。
青島的鷗型目鳥有兩類,分別是鷗類和海雀類,共15個品種,,包括紅嘴鷗,、黑尾鷗、灰背鷗,、魚鷗,、海鷗、燕鷗,、白額燕鷗,、黑枕燕鷗、棕頭鷗,、黑嘴鷗,、三趾鷗、白翅浮鷗,、須浮鷗,、銀鷗、扁嘴海雀,。其中,,9種是冬候鳥。在島城最常見的三種海鷗是紅嘴鷗,、銀鷗和黑尾鷗,。紅嘴鷗每年10月末到第二年4月底在青過冬,隨后繼續(xù)往北飛,,而銀鷗和黑尾鷗則是一年四季長留青島,。來青島過冬的海鷗主要來自西伯利亞、黑龍江等地,,夏季海鷗在當(dāng)?shù)胤敝?、生長。
[編輯: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