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日至11月9日,12315指揮中心共受理網上購物類電話1469件,,同比上升0.69%,。市工商局12315申訴舉報中心總結出了島城消費者反映最強烈的10大熱點問題。
1,、劣質品“精包裝”
一些經營者宣傳中借助夸張的推銷辭令,、非實拍圖片、虛構的交易記錄或交易評價,,讓原本普通甚至劣質的產品,,在“被包裝”之后成為了精美的“暢銷品”。
2,、二手貨充正品
有些電商經營者銷售的商品外包裝,、實物、說明書三者內容不符,,有的用仿品冒稱正品,,有的甚至違法銷售“三無產品”、違禁品,、走私貨品,、二手貨。
3,、價格低質難保
原價1000多元的化妝品,,在電商平臺的標價只有百元,目前并不少見。低價的背后,,商品或服務的質量難以保證,,如以次充好,以假亂真,。
4,、領券易用券難
大多數(shù)電商平臺都會發(fā)放優(yōu)惠券、返款紅包等活動,,消費者實際消費中卻發(fā)現(xiàn),,能用得上紅包、優(yōu)惠券的商品實在少得可憐,,往往拿著優(yōu)惠券找不到地方花,。
5、預付款貓膩多
商家規(guī)定,,如果消費者預付定金后,,在限定期限內不支付尾款,則定金歸商家;如果開售后商家無貨,,則只退回定金,。
6、特價品常缺貨
一些店鋪里“特價商品”經常付款之后不發(fā)貨,,賣家給的解釋是缺貨,、售罄或者備貨不足。消費者又不想支付多余的郵費退回其他商品,,導致利益受損,。
7、找售后門檻高
想得到售后服務,,必須把商品寄回給網商,,這個過程往往受到網商的誠信度、物流的安全性和速度,、維修期間等問題的制約,。
8、打了款不見貨
黑客通過木馬病毒程序或釣魚網站等形式進行欺詐,,消費者網購資金可能并未支付給真正的賣家,,而是被黑客劫至第三方支付平臺。
9,、貨受損難獲賠
消費者在網上購買的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出現(xiàn)損毀時,,網站、產品供應商,、快遞公司之間互相推諉。如果消費者不進行保價,快遞公司規(guī)定只按運費的幾倍賠償,。
10,、信息安全無保障
網絡消費中,消費者需要提供與交易有關的個人信息,,有些商家會不停發(fā)送推銷廣告,,更有甚者將消費者的信息賣給他人。 記者 王媛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