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然氣供應偏緊 我國探索線上競價保供新模式
進入9月份,我國天然氣線上競價交易便日趨活躍,。積極探索線上競價交易成為我國天然氣保供度冬的新模式,。
用清潔高效的天然氣替代煤炭等黑色能源,,“氣化工程”正在全國大刀闊斧推進。然而,,需求增長引發(fā)國內天然氣供應偏緊,,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形勢不容樂觀已成為業(yè)內共識。
7月份,,我國天然氣進口量73億立方米,,增長40.6%;天然氣消費量17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3.3%,。1-7月我國天然氣進口量492億立方米,,增長20.8%;天然氣消費量1323億立方米,增長16.2%,。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價格調整靈活性大幅增強,政府有形之手正在逐漸收回,。8月底,,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fā)通知,,允許所有進入上海、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等交易平臺公開交易的天然氣價格完全由市場交易形成,。
“盡管政策允許價格放開,,但為防止價格過度上漲,交易中心仍設置了漲幅限制,。”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副總經理付少華說,,在經歷了去年個位數(shù)增長后,今年以來我國天然氣需求意外出現(xiàn)兩位數(shù)高速增長,,讓上下游都有些始料未及,。當前交易中心正在協(xié)調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主體加大線上資源投放,。
從今年7月起,中海油已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合作開展多場液化天然氣專場競價交易,。9月19日和20日,,中海油在交易中心新開展的兩場液化天然氣競價交易合計成交量接近2.5萬噸,后期交易范圍將繼續(xù)擴大,。
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液化天然氣貿易經理魏琳說,,隨著天然氣需求量不斷增加,目前已表現(xiàn)出供應與需求之間的矛盾,,今年冬季保供任務嚴峻,。三大石油公司正在探索通過線上交易實現(xiàn)資源互換、互補,,實現(xiàn)區(qū)域間的資源合理配置,,保障民生及生產經營需求。
自9月12日起,,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分公司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合作,,在國內率先探索管道天然氣競價交易。這是我國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的一次重要嘗試,。如今,,中石油通過競價交易成交的管道天然氣量已超過2億立方米。未來這項競價交易將常態(tài)化開展,。
據(jù)了解,,中石化也在積極推動自身液化天然氣資源和川氣資源上線交易。
在專家看來,,天然氣線上競價交易將開啟市場機制保供的新模式,。
在安迅思中國燃氣產業(yè)鏈信息總監(jiān)黃慶看來,為了冬季保供,市場開始加大力度進行儲氣庫注氣,、設備檢修等工作,,天然氣供應偏緊局面有所顯現(xiàn),后期非居民氣價上漲成為大概率事件,。
黃慶說,,盡管線上競價交易的是一小部分氣量,但這種模式有利于刺激供應主體增加供應,,同時有助于發(fā)現(xiàn)市場真實需求和可承受價格,,對線下價格將形成傳導。通過價格信號調節(jié),,有助實現(xiàn)天然氣保供度冬,。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劉毅軍說,,我國天然氣消費季節(jié)性差異顯著,,冬季常常用氣緊張,保供壓力大,。通過線上競價交易可以更早,、更準顯示出市場供求形勢。同時,,通過價格信號引導資源配置,,可以使產業(yè)鏈上各方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共同承擔保供責任,。未來我國天然氣保供將逐步由政府主導向市場機制主導過渡,。
[編輯:三人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