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諸多利好共振 國內成品油仍有上漲空間
專家表示,,近期國際油價仍維持高位區(qū)間波動,,中線仍以看漲為主,國內零售價“二連漲”幾無懸念
■本報記者 蘇詩鈺
近段時間,,國內成品油市場開始上漲模式,。在諸多利好因素的提振下,國內成品油市場已開啟長達五個月的反彈之路,,尤其是柴油突破了年內新高,,且柴油均價已逼近汽油均價。
盡管“金九銀十”旺季需求已過,,但進入11月份后汽柴行情卻迎來大漲,,據(jù)金聯(lián)創(chuàng)統(tǒng)計,11月6日全國柴油均價為6597元/噸,,較7月初的最低點大漲1537元/噸,,漲幅約30.01%;全國汽油均價為6669元/噸,,較7月初低點上漲848元/噸,漲幅約14.50%,。那么如此大漲行情到底為哪般?
金聯(lián)創(chuàng)成品油分析師韓叢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成品油市場持續(xù)推漲離不開上游成本的提振;其次,,供需基本面提振作用明顯;第三,,山東地煉的持續(xù)推漲給予市場上漲動力。
據(jù)了解自7月份開始國際油價持續(xù)走高,,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實施聯(lián)合減產,,且減產范圍有望擴大以及加大減產力度。隨后俄羅斯暗示減產再次延長可能等等提振市場心態(tài),,加之原油需求面支撐,,使得國際油價維持樂觀走勢,也令成品油市場看漲預期不斷升溫,。
韓叢表示,,從供應面來看,部分主營煉廠逐漸進入檢修,,為了響應國家采暖季期間針對工業(yè)企業(yè)的錯峰生產號召,,部分煉廠已經率先執(zhí)行,導致原油加工量下降明顯,。此外,,北方轉產及置換負號,以及全國范圍內普柴升級國五等等一系列因素導致柴油資源調配的不及時,,局部地區(qū)資源緊張局面升溫,,給予行情上漲有力支撐。反觀需求面,,自7月份至今,,國內汽柴油需求處于恢復及提升狀態(tài),其中“金九銀十”的提振尤為明顯,。終端工礦,、基建開工率穩(wěn)步提升,柴油需求狀況明顯好轉;且“十一”長假期間汽車出行半徑增加,,汽油消費量持續(xù)增加,。整體來看,成品油資源消耗進度加快,,傳統(tǒng)需求旺季的提振下進一步助推成品油市場漲勢,。
韓叢表示,“金九銀十”期間山東地煉銷售十分順暢,,部分煉廠庫存降至低位,。國內主營單位外采成本提升以及下半年保利政策支撐下,,國內成品油市場迎來一波明顯漲勢。另外,,市場諸多利好刺激下,,場內業(yè)者樂觀預期不斷增加,在買漲心態(tài)帶動下,,市場操盤積極性大增,,市場成交氛圍明顯回暖。
那么本輪漲勢還能走多遠呢?韓叢認為,,近期國際油價仍維持高位區(qū)間波動,,中線仍以看漲為主,近期國內零售價“二連漲”幾無懸念,,消息面對市場仍存有力支撐,。此外,短期國內柴油資源緊缺的局面難有效緩解,,消息面及基本面共振下,,預計短期內國內成品油市場仍有上漲空間,四季度整體價格仍將保持高水平位置波動,。但是11月中旬以后北方部分地區(qū)將迎來冬季停限產高峰期,柴油需求將有縮量,,且汽油需求維持平淡,,綜合來看,不排除后期階段性利空占優(yōu)的可能,,11月下旬市場或承壓,。
[編輯:三人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