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瑞幸咖啡還是瑞幸冰杯? 江蘇省消保委發(fā)聲:飲品加冰要有度
(記者薛慶元)三伏天到了,,各類飲品銷量激增,,成為不少人的每日剛需。近日,,江蘇南通一位網(wǎng)友發(fā)布視頻稱,,在瑞幸咖啡購買的兩杯拿鐵,,2/3是冰塊,喝幾口就沒了,。這條信息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共鳴,。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fā)聲,,呼吁飲品加冰要有度,,商家要尊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飲品過度加冰現(xiàn)象,,在茶飲行業(yè)絕非個例,。“少冰”“去冰”選項,是許多網(wǎng)友們的普遍呼聲,。然而,,許多消費者都有需要“去冰”飲品,卻遭到拒絕的經(jīng)歷,。打開手機點單頁面,,部分茶飲的溫度可選項只有“冰”,甚至沒有“少冰”,。但是其他個性化選項,,如糖分的選擇普遍已經(jīng)細化到無糖、3分糖,、5分糖,、7分糖等多個選項。茶底,、奶蓋,、小料也可以按需自由定制。
瑞幸咖啡對此次輿情的回復如下:所有飲品是嚴格按照流程制作的,,可備注“去冰”,,冰塊多和無“去冰”選項的問題會記錄反饋給相關部門。網(wǎng)友對此感到疑惑: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在點單頁面中加入“去冰"“少冰”的選項呢?
即使是在線下柜臺點單,,消費者提出“去冰”需要時,,許多咖啡、奶茶店的店員都會回絕“這款不能做去冰的”,。當問及原因時,,他們只是簡單地回復“是公司要求”“店員不可以更改配方”。
商家通過大量加入冰塊維持的僅僅是口感么?江蘇省消保委認為,,面對“去冰”的制作請求,,商家多以“影響口感”“固定配方”作為回絕消費者的托詞,拒絕換位思考,,保持著獨家研發(fā)的品牌姿態(tài),。“一杯飲品2/3杯都是冰”的現(xiàn)象,不禁讓消費者生疑,,大量加冰是否為商家減少成本的伎倆,。除冰沙、冰淇淋類飲品,,冰塊本就是由制作者另外添加到飲品中,,何來無法“去冰”的說辭?點單頁面沒有單獨選項,商家解釋可以通過備注的形式“去冰”,,這是人為增加消費者的交易溝通成本,,有意限縮消費者自由選擇的空間。
商家應當尊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即使夏日,,也有消費者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吃冰,需要去冰或常溫飲品,。此時,,維持口味已不再是主要矛盾。所謂“口感”亦是千人千面,,口味的話語權不單單掌握在商家手里,。為了順應健康瘦身的消費理念,商家相繼推出無糖,、半糖,、0卡糖的選項吸引消費者購買。既然商家在飲品糖度上可以做到迎合顧客的個人口味,,那么溫度也應該一樣,。
商家應當尊重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飲品加冰要有度,,動輒20元,、30元的價格,更應當真材實料、物有所值,,不可使高價飲品淪為“水貨”,。消費者樂于為品質(zhì)買單,企業(yè)也要厚道做生意,,把差異化經(jīng)營的賽道鋪在質(zhì)量上,,實實在在讓消費者產(chǎn)生獲得感、滿足感,。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