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繽紛夜經濟 濃濃煙火氣
市南區(qū)夜經濟持續(xù)升溫 成外地游客來青打卡第一站
夏日的島城,,海風清涼,,游人如織,。當夜幕降臨,浮山所市集燈火通明,,不少市民游客聚集在此吃海鮮,、喝啤酒,、看歐洲杯,人聲鼎沸,,好不熱鬧,。從去年開始,,經過改造升級,浮山所市集有了“雙重身份”,,既是擺滿各種蔬菜瓜貨,、海鮮肉類的市場,,又是提供菜品原料加工的美食大排檔,。
美食美酒成青島“夜”味
吃海鮮、喝啤酒是青島人每年夏天的習慣,。進入6月以來,,來浮山所市集購買海腸、蝦虎,、螃蟹,、海蠣子等海鮮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市集運營主管蘇君告訴記者,,盡管還未進入盛夏,但市集的客流量已與去年高峰期基本持平,,日均客流量超1.2萬人次,。
紅火熱鬧的“青島味”也讓這里成為外地游客來青打卡的第一站。來自江西的游客李云海表示:“早就在社交平臺上‘種草’了這個網紅市場,買完海鮮可以直接加工,,來青島的第一晚就過了把海鮮癮,。”為了更好滿足游客的需求,,浮山所市集還設置了青島特產街,,包含海鮮干貨、青島脂渣,、嶗山綠茶等,游客可以一站式采購。
與大排檔的喧囂相比,泉州路和香港中路交叉口附近的七星坊美食街則“夜”味更足,,各類攤位依次排開,,在繁華的都市商圈里顯得別有一番風情,。“我們開車經常路過,,看著挺熱鬧,,今天就帶老婆孩子一塊來逛一逛,。沒想到這么多人,氣氛特別好,。”市民劉陽告訴記者。背靠著麥凱樂商場,,這里成為市民購物后休憩的小天地。
“美食街有100多個攤位,,有鍋包肉,、牛雜粉,、肉蛋堡,、衢州鴨頭等特色小吃,,還有一些藝術工藝品,客流平日在3000人次左右,,周末能達到5000人次。”麥凱樂青島總店企劃主管翟建良告訴記者,。
文藝盛宴為海濱夏夜添彩
酒足飯飽后,島城夜晚的各式文藝演出為夜生活添姿增彩,。上周末,,在金茂灣后海廣場上,,電影《你好,李煥英》伴著金黃色的日落和清涼的海風進行露天放映,,讓附近居民夏夜消暑有了好去處,。據了解,此次放映是今年市南區(qū)舉辦的“幸福市南”社區(qū)電影節(jié)系列活動的首場,,未來活動將繼續(xù)走進市南區(qū)11個街道,、50個社區(qū)以及部分文化空間,傾情上演80場次熱門電影,,陪伴居民,、游客共度美好的盛夏之夜。
“日落+露天電影”的加持,,金茂灣購物中心迎來了7周年店慶,。“通過文藝演出、k-pop嘉年華,、滿減促銷等夜間店慶活動,,客流量與銷售量均實現增長。”該購物中心推廣部工作人員說,。
老城區(qū)“夜”有煙火氣
夜市的小吃更是充滿人間煙火氣,。在中山路上,隨處可見的美食市集,,讓市民游客一飽口福,。但要說最受歡迎的美食聚集地,則非劈柴院莫屬,。高家鍋貼,、老滄口炸串、老膠南哈餅,、豆腐腦……這些帶有老青島文化的美食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以后晚上來老城區(qū)就在這兒吃飯,!”市民蘭菊抱著孩子說道,。除了品嘗美食,這里還有多重演藝活動接續(xù)上演,,雜技,、古彩戲法……配合劈柴院古樸的街區(qū)環(huán)境,仿佛讓市民游客又重新回到百年前的中山路商業(yè)老街,。“夜經濟”一頭連著居民生活,,一頭連著商業(yè)復蘇。市南區(qū)以中山路為主軸,,打造“老建筑+新消費”“舊里院+新經濟”“原場景+新體驗”的業(yè)態(tài)場景,,著力打造一批夜食,、夜購、夜游,、夜娛,、夜讀等多元化消費場景和網紅打卡地,挖掘更多傳播熱點,,吸引了一批新業(yè)態(tài)入駐,,為老城區(qū)注入內生動力。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美味與美景相融,,戲劇和潮玩交融,,歷史與人文交織,市南區(qū)升騰起濃濃的煙火氣,,多姿多彩的“新夜態(tài)”讓城區(qū)的夜色更動人,。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王彤)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