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為粉紅絲帶乳腺癌防治宣傳日,,如今,大齡剩女,、不生孩子的“丁克族”以及不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們越來越多,,雖然是個人自我選擇的生活方式,旁人無從干涉,,但是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的生活方式背后卻帶來乳腺癌風險,專家表示,,以上的生活方式會導致女性體內(nèi)激素的紊亂,,從而使乳腺癌風險增高,這也是為什么在我國一大批30-40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主要原因所在,,面對如此來勢洶洶的乳腺癌,,“剩女”們你們還坐得住嗎?
欺負對象一:未育的女性
法國一項涉及9.1萬女性的研究證實,未生育或者晚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大,。其中,,35歲以上生育者得乳腺癌的幾率比35歲以下者高3倍。
此外,,在不久前《Nature communications [electronic resource]》刊載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當女性第一次懷孕/流產(chǎn)是在30歲之后,婦女體內(nèi)的甲基轉移酶DNMT1基因會導致腫瘤干細胞的快速增長,,其在最常見的乳腺癌類型中高度表達,。即如果第一次懷孕年齡在30歲以上,,以及婦女妊娠期墮胎或流產(chǎn),都有增加乳腺癌的風險,。
專家指出,,一旦懷孕,女性體內(nèi)會產(chǎn)生大量黃體酮,,能很好地保護女性健康,。但如果不生育或者過晚生育,會使體內(nèi)雌激素增高,,大量雌性激素無法排出后,,容易導致乳腺增生,最終惡化變成乳腺癌,。
欺負對象二:不哺乳的女性
牛津大學一項名為“百萬婦女乳腺癌成因研究”項目,,科學家得出一個結論稱,女性生育越多,、哺乳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風險就越低。如果一個女人一輩子生5個孩子,,每隔2年生一個,,而且每個孩子都用母乳喂養(yǎng),那么這個女人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將下降50%或者更多,。
“女性在懷孕或哺乳期間,,孕激素和催乳素會暫時取代雌激素占據(jù)主導,,給雌激素‘休息’的機會,。一些女性生育后不哺乳,是誘發(fā)乳腺癌的重要原因,。”在專家看來,,對孩子母乳喂養(yǎng)的時間長短是影響婦女患病幾率的重要因素,甚至超過了遺傳因素,。
此外,,喝母乳的孩子,患腫瘤的風險也會降低,,西班牙穆爾西亞大學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母乳喂養(yǎng)時間越長,孩子患腫瘤的危險就越小,。因為晚生育的女性母乳較少,,孩子患病風險就相對增加了。
欺負對象三:沒有性生活的女性
美國性研究協(xié)會,,在一項多年女性跟蹤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性生活能降低乳腺癌發(fā)病率,。
專家介紹,主要是因為人體中的催產(chǎn)素和脫氫表雄酮在性高潮和高度興奮時會充分釋放,,起到保護乳腺的作用,。此外沒有性生活,乳房沒有“消長”的變化,,常常只是充血腫脹,,卻沒有應該具備促使乳房腫脹消退的性活動或性高潮,往往使乳房處于長時間的腫脹狀態(tài),,就會引起乳房脹痛不適,,有的還可能出現(xiàn)包塊。
目前還是“剩女”朋友,,預防乳腺癌趕快去鍛煉
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的生活方式會帶來乳腺癌高風險,那么女性們就需要及早做好預防工作了,,專家建議,,40歲以上、有乳腺癌家族史,、未生育,、未哺乳、月經(jīng)來潮早以及絕經(jīng)晚的女性屬乳腺癌高危人群,,應每年接受一次“B超+鉬鈀”的篩查,,即可早期發(fā)現(xiàn)診斷。
此外,,在平時生活中,,加強鍛煉可降低患乳腺癌發(fā)風險,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550名年齡為40歲至85歲,,每周三個半小時鍛煉,,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只有不活動婦女的一半。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