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黃浩目光呆滯的坐在二樓的床上,連續(xù)三個療程的化療,,讓他身體虛弱不堪,,連下床都會氣喘吁吁。剛滿2個月的孩子在妻子魏冉冉的懷里酣睡,,看到孩子恬靜的睡容,,黃浩伸出手摸了摸兒子的小臉,長長地嘆口氣,,由于身體的原因,,他連抱孩子,都成了奢侈,。
黃浩的出院記錄,。
中安在線訊與相戀五年的女友喜結(jié)連理,,婚后不久妻子懷孕。在外打工的蚌埠市固鎮(zhèn)縣湖溝鎮(zhèn)大莊村的黃浩和妻子,,盤算著先打工掙錢把結(jié)婚欠下的2萬元還清,,然后攢些錢回到老家做生意,給孩子一個寬裕的成長環(huán)境,。
美好的畫卷剛開始著色,,一場變故降臨在這個剛組建一年的家庭:25歲的黃浩被查出身患急性淋巴白血病。連續(xù)三個療程的化療花光了本就貧寒的家庭,,還欠下十余萬外債,。
在重慶上大學(xué)的弟弟自愿捐獻(xiàn)造血干細(xì)胞延長哥哥的生命。然而上百萬元的手術(shù)和后期治療費用,,再次讓一家人陷入深深的絕望之中,。
黃浩唯一的的心愿,能夠多陪孩子一天,。
噩耗:90后新爸爸突然身患白血病
2月10日下午,,大年初三,皖北的農(nóng)村沉浸在新年的氣氛中,。溫暖的天氣,,使得村民們紛紛相互登門恭賀新年。
而25歲的黃浩目光呆滯的坐在二樓的床上,,連續(xù)三個療程的化療,,讓他身體虛弱不堪,連下床都會氣喘吁吁,。剛滿2個月的孩子在妻子魏冉冉的懷里酣睡,,看到孩子恬靜的睡容,黃浩伸出手摸了摸兒子的小臉,,長長地嘆口氣,,由于身體的原因,他連抱孩子,,都成了奢侈。
一年前的新婚照片,,是這個家庭僅存的喜氣,。
墻面上尚未褪色的喜字,是這個突然遭受病魔襲擊的家庭里,,僅存的喜氣,。
一切從去年10月份開始說起。在浙江溫嶺一家食品廠打工的黃浩脖子和胳膊突然出現(xiàn)紅斑,,起初他并未在意,,后來紅斑的面積越來越大,,以為是皮膚病的黃浩連續(xù)吃了十余天的藥,癥狀仍未見減輕,。
在當(dāng)?shù)蒯t(yī)生的建議下,,黃浩瞞著懷胎8個月的妻子,在母親張秀玲的陪伴下,,來到杭州的浙江第一人民醫(yī)院就診,,被診斷為:急性淋巴白血病。“怎么也沒有想到是這病,,覺得就像老天在開玩笑,。”黃浩和媽媽接到了醫(yī)院的確診結(jié)果,晴天霹靂一樣,,兩個人都懵了,。
為了不讓懷孕的妻子擔(dān)憂,黃浩決定隱瞞妻子,,獨自一人在杭州治療,。擔(dān)憂孩子的張秀玲也隨即辭去工作,在醫(yī)院陪護(hù)兒子,。
第一次化療結(jié)束出院,,正是妻子待產(chǎn)入院的日子。出了醫(yī)院的黃浩和媽媽趕緊趕到溫嶺,,他要陪伴在妻子身邊,,第一眼看到剛出生的孩子。11月21日,,魏冉冉順利誕下一名男嬰,,黃浩顫抖著從醫(yī)生手里接過孩子,淚流滿面,。
而這時,,躺在病床上的魏冉冉還不知道,過去的20多天,,丈夫經(jīng)歷著一場痛苦而漫長的化療過程,。
求助:讓我多陪陪孩子一天
第一次化療,黃浩成功地瞞過妻子,,然而一個月后,,再次入院化療,卻沒能瞞住妻子,。“我看到家里的人都去了杭州,,一去很多天,也不說原因”,,最終在家里看到丈夫的病例,,還在月子中的魏冉冉整個人都愣住了,。
懷里的孩子尚未滿月嗷嗷待哺,丈夫又身患重病,,24歲的魏冉冉月子里想的最多的就是,,沒有自己在身邊,丈夫如何挺過難熬的化療治療,。為了讓丈夫安心治療,,魏冉冉連一通電話也不敢打,只能日日抱著孩子,,以淚洗面,。
由于連續(xù)化療,原本一頭濃密的黑發(fā)也掉得稀稀拉拉,,黃浩索性把頭發(fā)剃光,。結(jié)束第三個化療療程后,正是中國的農(nóng)歷新年,,黃浩和妻子帶著襁褓中的孩子,,回到了老家。
然而,,窗外的喜慶似乎與這個家庭無關(guān),,自從患病后,黃浩只能每天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著窗外,,以往活潑陽光的青年,變得少言寡語,。
“有時候看到他呆呆坐著,,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能跟他說,,孩子還等著他好起來叫他一聲‘爸爸’”,,說著說著,魏冉冉的淚水再也噙不住,,滾落下來,。
“黃浩他不想剛出生的兒子記憶中只留下一個模糊的爸爸的背影,想看著他長大,,想給我和兒子一個完整的家庭,,陪伴孩子在快樂中成長……”魏冉冉說,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黃浩渡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guān),。
難關(guān):巨額的治療費用讓一家人陷入困境
治療白血病最好的辦法是造血干細(xì)胞,,在醫(yī)生的建議下,,正在重慶讀研究生的弟弟,二話不說,,連夜趕火車到了杭州,,進(jìn)行抽血比對。值得高興的是弟弟的骨髓跟黃浩相匹配,,這讓這個一度陷入絕境的家庭又看到了希望,。
喜悅只是暫時的,這個家庭又重新陷入了新的困境,。張秀玲說:“2月份的第四次化療,,還要五六萬元費用。移植手術(shù)的費用,、后期醫(yī)療費等等,,醫(yī)生說起碼要80萬元。”
張秀玲拿出一摞醫(yī)院收費明細(xì),。記者看到,,黃浩每天的醫(yī)藥費都不下千元,最高一天甚至高達(dá)5000多元,。“住院時家里沒積蓄,,治病的十多萬都是親戚朋友湊的。”黃浩病后,,一家人的收入僅靠50多歲的父親黃三雙打工每個月3000元的收入,。黃浩病后,黃三雙除了上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四處借錢,,但卻是杯水車薪。
高昂的治療費卻讓這個農(nóng)村家庭難以承受,,如果您可以幫助這個年輕的小家庭,,讓黃浩可以多陪孩子一天,可以聯(lián)系本網(wǎng)記者電話:18130071077,,黃浩母親張秀玲電話:13738650293,。捐款賬戶:中國郵政儲蓄銀行,6217993300009306710,。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