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河南省南陽市,,一個賣瓜小攤卻使得許多南陽市民不惜跨城去買,。這個瓜攤并不是我們平時見到的大貨車,,也不是什么新品種,之所以熱賣,全是因為這位年近八旬騎著小三輪賣瓜大爺,,他在遲暮之年依舊不辭辛苦賣瓜全是為了給孫女治病,。
為了救孫女,年近八旬老兩口開始“再就業(yè)”
“在我記憶里,,那時候我上初中,,老校長一直都是一個很平易近人的人,滿身的書生氣,,走在路上就像個學者,,并不像校長,他只有在開大會的時候才會嚴厲,。”
賣瓜老校長的學生李剛回憶說,,當年老校長帶了他兩年的課程,在其他學科學習壓力下,,上老校長的課十分放松和享受,,而從那時起,老校長就成了他每逢回家探親,,一定要去看望的人,。
李剛口中說的“老校長”名叫陳天青,今年已經(jīng)78歲高齡,,他和老伴聶付芝一起在南陽市南召縣四棵樹鄉(xiāng)執(zhí)教41年,,先后在長龍崗中學、三岔口中學,、四棵樹中學教學,。
1979年,陳天青被教委任命為四棵樹中學校長,。本應桃李滿天下,,享清福的年紀,陳天青卻與老伴一起在南陽市麒麟路與百里奚路交叉路口的大街上頂著暑期的烈日賣起了西瓜,,這一切都是從2012年孫女莫名流鼻血開始的,。
李剛說:“老校長的大孫兒學習特別好,可為了學費,,選擇了士官學校,,因為錢都讓孩子看病花完了。”2012年春天,,陳天青的大孫兒正上初三,,卻突然患上了過敏性紫癜,一個多月的住院治療,,便花去了9萬多元,。
正當大孫兒剛剛好轉(zhuǎn)時,,同年7月,年僅10歲的小孫女陳滋堃卻突然流起了鼻血,,這一流還止不住了,。
在縣市各個醫(yī)院檢查無果后,陳滋堃在鄭大一附院被診斷為再生性障礙性貧血,,僅僅兩個月,全家東拼西湊的20余萬元就已經(jīng)用盡,,但依舊要靠藥物維持,,這對本就貧困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孫女懂事
在家自學考全校第七
雖然生病使得小滋堃無法進學校上課,,但是她仍堅持在家自學,門門功課都不落下,,在最近一次的考試中,,她依舊在全校千名同學中,排名第7位,。
懂事的孫女每時每刻都揪著老人的心,,在得知北京的醫(yī)院可以為孫女做干細胞移植的時候,老人終于笑了,,可是近50萬的治療費讓老人又無奈起來,,堅強了一輩子的老人,哭了,。
為了讓孫女能做手術,,陳天青和老伴兒推起了三輪車,走上了南陽街頭開始了“再就業(yè)”,,老兩口賣起了西瓜,。
最近,十幾個南陽愛心志愿者得知此事,,主動幫老兩口支起“愛心瓜攤”,,幫忙吆喝著“賣瓜啊,又甜又新鮮的大西瓜!”
瓜攤前,,志愿者還專門設立了捐款箱,,如果有人來捐款,志愿者都會遞上一個愛心瓜表示感謝,。就這樣,,不少行人都順路捎個瓜回家,甚至有些市民專程來捐錢,,在往捐款箱里投過錢后,,慌忙“逃走”,,讓瓜留著還能再多賣一個人。
學生網(wǎng)友紛紛捐款
只為幫助老校長
有時候老天就是如此的不公平,,不僅是孫子和孫女,,陳天青的兒子和女兒也都是不幸的人。據(jù)悉,,陳天青有兩兒一女,,女兒因為長期生病,至今依舊未能成家,,而大兒子也一直身患糖尿病,,二兒子卻因年輕時打籃球而受傷落下病根,如今只能在工地看門,,不能干力氣活,,每個月僅有1000多元的工資,而這卻是其全家的收入,。
如今,,這位教了整整三代人的鄉(xiāng)村老教師,依舊佇立在南陽街頭,,賣力地吆喝著賣瓜,,“我不怕苦,年輕時在山村教學比這苦,,每星期教學,,周五回家干活掙工分,要自己背柴背干糧,,比起那時候,,現(xiàn)在不苦,就是怕苦了孫女啊,。”陳天青提起孩子便哽咽起來,。
“看著老校長如今過得如此艱辛,我真的覺得我們這些學生做得不好,,我們無法為他做更多,,只能幫助他找辦法,真的不忍心看他的身影,,都會流淚,。”李剛說,他和同學們相信,,團結起來一定能幫老校長渡過難關,。“現(xiàn)在通過愛心人士和網(wǎng)友已經(jīng)捐了20多萬元,雖然離手術前的目標還有很遠,,但是我相信一定會有辦法的,。”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