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衛(wèi)計委官網發(fā)布《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目錄》,,明確劃定有六種傳染病的確可能通過食物傳播,分別是: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而傳言中常出現的乙肝,、艾滋病則不在食物傳播之列!
這些病都屬于消化系傳染病
為什么這六種病會通過食物傳播呢?武漢協和醫(y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醫(yī)師陳曉蓓介紹,這六種疾病都屬于消化系統(tǒng)傳染病,,也就是說此類疾病患者接觸直接入口食品時,,可能污染食品,其他人再接觸這些食物,,比如直接吃傳染病患者吃過或接觸過的食物,,就可能被傳染!
以傷寒為例,美國歷史上就出現過“傷寒瑪麗”事件,。事件的主角是一個烹飪手藝絕佳的女傭,,但由于體內攜帶傷寒桿菌,她在相繼感染了7家住戶的二十多號人之后,,最終被隔離在一個名為“北兄弟島”的小島上直至離世,。可想而知,,如果一個本身就患有這六種傳染病的人,,不經任何干預和管理就參與了食品制作環(huán)節(jié),Ta給顧客帶去的不僅是美味,,還有無數致病細菌和隨時感染的風險,。
感染這六種疾病后,除了常見的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還可見發(fā)熱,、全身不適等癥狀體征(如傷寒/副傷寒,、病毒性肝炎)。另外,,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常見黃疸,。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常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痰中帶血、低燒,、胸痛等癥狀,。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主要為皮膚上癤子或化膿性,、滲出性病灶,,并可反復感染。
乙肝和艾滋病不會通過食物傳播
值得注意的是,,多少年來傳言的乙肝和艾滋病毒并不在通過食物傳播之列,,雖然艾滋病和乙肝都屬于危害較大的傳染性疾病,其傳播途徑并不包括經食物傳播,。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接觸傳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握手,、擁抱、共同就餐等無血液暴露的行為,,不會傳播上述疾病,。?
加熱消毒很有必要
正因為這六種疾病,有可能通過食物傳染給其他人,。為此國家明確劃定,,有這些疾病的人不能從事食品生產和加工。一旦懷疑食品從業(yè)人員,,懷疑患有類似疾病時,,應立即停止從事食品相關行業(yè),并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進行診斷和治療,。
對于普通人來說,,如果家中有人感染這六種疾病,,最好分開飲食,同時個人的餐具嚴格消毒,。 加熱消毒是老百姓最常用的殺菌方法,。很多主婦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把家里的碗筷抹布放在鍋里煮上十幾二十分鐘,雖然方法古板了些,,但真的有效,。
“病菌一般加熱到100°,5到10分鐘都能消滅病菌,。”陳曉蓓介紹,,這是由于高溫使得病毒囊膜的蛋白質變性,核酸水解,,讓病毒失去侵染宿主的能力,,比如傷寒桿菌在自然界中生命力頑強(水中可存活2~3周,在糞便中能維持1~2個月,,耐低溫,,在冰凍環(huán)境中可存活數月),但只要把它們加熱到100°就會立即死亡,。因此,,每隔一段時間,用高溫蒸煮的方法消毒一下餐具,,對預防這類消化系統(tǒng)疾病有利無弊,。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