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人恢復(fù)得不錯,,重新長出了烏黑的頭發(fā),。
35歲的楊震人女士,,日前向海寧市慈善總會捐了一筆錢,,數(shù)字有點奇怪:18.6919萬元,。
這筆精確到1元2元的捐款,,原本是楊震人的救命錢——去年10月,,她被查出患有白血病,,醫(yī)生診斷需要骨髓移植。面對巨額醫(yī)藥費,,朋友為她發(fā)起了網(wǎng)上募捐,,所獲捐款總額正是18.6919萬元。
但楊震人和家人說:“這筆錢先不要動,,如果我的病好了,,就把這些錢還回去。”
一年后,,楊震人的病奇跡般好了,,盡管花光了積蓄欠了債,但她依然履行了當初的諾言,。
家中連遭重病打擊
朋友為她發(fā)起網(wǎng)上募捐
楊震人是海寧市斜橋鎮(zhèn)金石村人,,在村里做文化管理員,丈夫是印刷廠工人,,兩人育有一兒一女,。
去年10月,疾病像一把利劍,,刺穿了楊震人一家平靜美好的小日子:她被查出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療效果不佳,醫(yī)生說需要骨髓移植,,治療費用至少50萬元,。
一個月后,這個并不富裕的家庭再遭打擊:楊震人的父親被查出患有肌肉萎縮癥,,沒有特效藥,,只能靠注射刺激神經(jīng)的藥物維持,每天需要花費450元,。
“當時覺得天都快塌了,。”楊震人告訴錢江晚報記者,考慮到經(jīng)濟壓力,,老父親不肯去醫(yī)院,,他說要把錢省下來給女兒看病。
今年7月15日,,醫(yī)院打來電話,,告訴楊震人骨髓配型找到了,。可此時,,家里的積蓄早已花光,,他們借遍親朋,只籌到幾萬元,。
看著暴瘦的父親,,楊震人心里十分難受,“當時真的絕望了,,不想再拖累家人,。”
楊震人給小姐妹馮劍萍打電話,囑托她在自己過世后,,幫忙照顧一下自己的兩個孩子,。
“她才35歲啊,孩子缺不了媽媽,。” 馮劍萍決定,,在網(wǎng)上為楊震人發(fā)起募捐。
一個月收到18萬捐款
她決定能不用就不用
很快,,愛心如涓涓細流,,一筆筆從四方匯聚。
“認識的,、不認識的,,很多人都不愿意透露姓名,還一個勁鼓勵我,。” 楊震人說,,有個微信名叫“暖媽”的淘寶店主還專程到她家,交給她一個裝著5000元現(xiàn)金的信封,,鼓勵她振作,。
“最讓我感動的是嘉興一位82歲的周爺爺,他打電話來問我銀行賬號,,說我還年輕,,要努力活下去。”第二天,,楊震人便收到了周爺爺?shù)?000元匯款,,后來她才知道,老人腿腳不便,,當天是讓老伴推著輪椅送他到附近銀行匯款的,。
短短一個多月,楊震人共收到18.6919萬元捐款,,更重要的是,,人們的善意給了她力量,,“我得活下去,為了孩子,,為了這些好心人。”
不過,,她對于善款的使用卻十分謹慎,,“我當時就和家里人說,這筆錢先不要動,,如果我的病好了,,就把這些錢還回去,不能辜負別人的善心,。”
楊震人沒有立即去做骨髓移植,,而是一邊繼續(xù)自己籌錢,一邊四處尋找治療的辦法,,“死馬當活馬醫(yī)了,,什么都去試試。”
病好了她想退回善款
好心人都不肯收下
在朋友的介紹下,,楊震人找了一個老中醫(yī),,吃了一個月中藥后去醫(yī)院做骨穿,她的血液指標奇跡般的正常了,。
病情穩(wěn)定之后,,楊震人算了下治療費用,除去醫(yī)保報銷的費用,,自家大概掏了近9萬元,,而好心人捐助的18.6919萬元,她一分未動,。
“我打算把善款還回去,,好心人給了我活下去的勇氣,既然我病情穩(wěn)定了,,后續(xù)治療的錢,,我們自己能慢慢掙。”
楊震人首先撥通了“暖媽”的電話,,“我的病好得差不多了,,把錢還你吧。”
“暖媽”堅決不收,,“如果看病用不著,,就留著給小孩用。”
她又給金石小學86屆同學會負責人陸利祥打電話,,他曾組織老同學募捐了4000元,。陸利祥說,,錢先留著吧,以后看病還用得著,。
打了一圈電話,,一筆錢都沒退回去。楊震人說,,真的感覺很溫暖,,她和家人商量后,最終決定把這筆錢捐出去,。
她將善款全部捐出
自己做微商還債
經(jīng)過多方比較,,楊震人把18.6919萬元全部定向捐贈給海寧市慈善總會設(shè)立的“919”愛心基金,這也是基金設(shè)立以來,,收到的最大一筆善款,。
目前,楊震人一邊在家休養(yǎng),,一邊做起了微商,,賣足貼、化妝品等,,補貼家用償還債務(wù),。而兩個孩子自她病后,非常懂事,,從不要求買任何東西,,還會幫忙洗碗、洗衣服,,讓她欣慰又滿足,。
“雖然我生病后家里開銷很大,但這是救命錢,,可以用來救別人的命,。”楊震人說,她在醫(yī)院看到很多被病魔折磨陷入絕望的人,,“他們需要好心人幫助,,給他們希望,就如同當時的我一樣,。”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