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每天8至10小時,,你家娃睡夠了沒有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全國愛衛(wèi)辦3月18日發(fā)布《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釋義》,提出中小學生每天需要睡眠8至10小時。
但“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一些中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長不足8小時,;有的孩子睡得晚、起得早,,白天全靠咖啡撐,。怎么才能讓孩子睡個好覺?
晚上11點睡,,早上6點多起
“每天差不多能睡7小時,。”貴州黔南州某中學一名初二學生的家長說,孩子每晚9點半左右到家,,10點50分左右入睡,,第二天6點就要起床。
記者日前利用網(wǎng)絡平臺進行了“中小學生睡眠時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426份,。調查結果顯示:77.19%的受訪小學生家長反映,孩子每天睡眠不足9小時,;72.34%的受訪初中生家長稱,,孩子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62.5%的受訪高中生家長表示,,孩子每天睡眠不足7小時,。
《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群體每晚平均睡眠時長為7.74小時,?!?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顯示,初中生的實際睡眠時間平均為7.48小時,,小學生為7.65小時,。
貴州省第二人民醫(yī)院睡眠醫(yī)學科主任馮霞介紹,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中小學生記憶力,、注意力,、反應和思考能力等認知功能受影響,學習效率降低,,出現(xiàn)抑郁和焦慮等心理問題的概率會增大,。
陸軍軍醫(yī)大學西南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主治醫(yī)師黃曉寒說,中小學生長期缺覺還會導致發(fā)育遲緩,、免疫力下降,,增加肥胖和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風險,。
睡眠時間去哪兒了
為何部分中小學生難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長,?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49.37%的受訪家長認為,,作業(yè)多是孩子睡眠時長不夠的主要原因,。
教育部要求,中小學校要合理調控學生書面作業(yè)總量,,避免學生回家后作業(yè)時間過長,。
然而,一些學校五花八門的作業(yè)加重孩子負擔,。一位孩子家長說,,最近小孩中午都要喝咖啡趕作業(yè),“作文,、背誦,、試卷改錯、預習,、總結,、思維導圖,各類作業(yè)加在一起,,怎么都要11點后才能睡覺”,。
一位孩子家長說,孩子平時有不少需要打卡的作業(yè),,以及讓家長自行帶孩子復習等隱形作業(yè),,每晚要花二三十分鐘才能完成。
“校內學走路,,校外學跑步”,,一些學生因教考不匹配而選擇在校外補課。上述問卷結果顯示,,24.89%的受訪學生家長表示,,課外培訓作業(yè)多是孩子睡眠不足的原因之一。
因為擔心沒有一技之長,、難以脫穎而出,,一些家長給孩子報了不少興趣特長班。北京小學生笑笑(化名)每晚7點后才能練琴,,通常要練一個半小時,,還有其他興趣班的內容要復習,每天都覺得睡覺時間不夠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衍認為,,除學習壓力外,夜間照明時間增長,、噪音增多等環(huán)境變化,,也會影響睡眠。
此外,40.25%的受訪家長反映,,沉迷手機導致孩子睡眠不足,。貴陽市民聞女士說,兒子5歲開始接觸電子產(chǎn)品,,如今已是“資深用戶”,。“我不督促的話,他就能一直玩,,把睡覺的時間都耽誤了,。”
讓孩子睡得好,我們還能做什么
近年來,,教育部從統(tǒng)籌安排學校作息時間,、防止學業(yè)過重、合理安排學生就寢時間等多方施策,,推動學校,、家庭及有關方面共同努力,確保中小學生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2024年底以來,,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qū)和武平縣教育局先后出臺規(guī)定,小學生如晚上9點半仍未完成家庭作業(yè),,可停止做作業(yè)及時就寢,,第二天交作業(yè)時向老師說明情況即可。
目前深圳市已有200多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現(xiàn)午休“躺睡”,,覆蓋學生近30萬人,。浙江、江西和貴州等多地中小學也有類似舉措,。
不少受訪家長提出,,學校要提升課堂教學和作業(yè)質量。“盡量少布置簡單重復的作業(yè),。”山東一學生家長說,。
專家建議,要把學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進一步有效落實“雙減”政策,。要促進本地和區(qū)域間教育均衡發(fā)展,緩解家長因擔憂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產(chǎn)生的教育焦慮,。
在馮霞看來,,午睡是對中小學生睡眠時間的有效補充,建議各地因地制宜,,通過購置“可躺式”課桌椅等方式,,保障中小學生享受“舒心午睡”,。各地教育部門要將學生睡眠質量納入學校考核指標,,嚴禁教師占用午休時間考試補課,。
黃曉寒建議,家長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要按時關閉電子設備,、調暗燈光,,避免睡前過度興奮,。”她說,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少熬夜,。有調查顯示,,家長熬夜刷手機的家庭,孩子晚睡概率增加2.7倍,。
此外,,要嚴格管控中小學生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長。相關部門與網(wǎng)絡平臺等需進一步完善科技手段,,幫助家長有效管理屏幕時間,,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新華社記者 鄭明鴻 楊 欣 李黔渝
(據(jù)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
[來源:新華社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