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預制菜火熱背后多個難題待解
(記者黃洪濤)疫情之下“宅經濟”風行,,簡單加熱便可食用的預制菜火了。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預制菜加工中偷工減料、食材不新鮮,、口味不佳等問題也不容忽視。江蘇省消保委日前發(fā)布的《預制菜消費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消費者普遍反映,,預制菜品質量參差不齊,,口味欠佳,,標識信息標注不全,,物流配送以及提貨問題也較多,。
天眼查數據顯示,,近年來,,預制菜相關企業(yè)注冊量逐步增長,。目前,我國有超過6.8萬家預制菜相關企業(yè),。其中,近58%的企業(yè)成立于5年內,。預制菜火熱背后,,也存在諸多問題。
江蘇消費網輿情監(jiān)測系統數據顯示,,1月1日至2月10日,,江蘇全省關于年夜飯預制菜的輿情共計56948條,,問題主要集中在菜品質量、價格問題,,消費者吐槽菜品不新鮮、油多,、缺斤短兩以及價格貴等;涉嫌虛假宣傳,,部分消費者購買的實際貨品與商家圖片、網頁等宣傳內容不符;貨品運輸問題,,消費者訂購的年夜飯預制菜品遲遲不發(fā)貨,或是除夕后才收到貨;售后問題,,商家未經同意擅自取消訂單以及消費者要求退貨退款或賠償損失受阻。
根據《報告》,,消費者對于預制菜,,最關心的還是食品安全問題,,占比接近三成,,同時預制菜的價格是否合理,、購買后的制作成本與難度、菜品品種是否齊全等問題關注度也較高,。調查結果顯示,,不少消費者表示購買預制菜遇到質量問題,,主要體現在菜品變質腐敗、食材不新鮮,、預制菜內含有異物,、存在過期現象等方面。
當被問及菜品口味是否達到預期時,,有超過六成的消費者表示預制菜品口味一般,。絕大部分消費者在購買預制菜時都遇到了標示信息不明確的問題,,集中在菜品名稱及主要食材,、菜品的分量,、生產日期或保質期,、價格等信息不明。在預制菜的種類方面,,消費者最強烈的需求是希望可以豐富套餐種類,。此外,部分消費者在提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商家交付快遞慢或者物流配送較慢。
對此,,江蘇省消保委建議,,預制菜行業(yè)要把好食品安全關,制定一套專門的食品安全標準,,提升消費者滿意度;產品詳細規(guī)范標識,,保障消費者知情權;保證商品運輸條件,提高配送效率;細分菜品品種類別,,提升預制菜口感風味;多方共治,,加強對預制菜市場的監(jiān)督與管理。
此外,,江蘇省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在享受預制菜帶來的方便時,應當選擇正規(guī)品牌和商家的產品,,留意產品標簽,,提貨及時預約,收貨注意查驗,。
[來源:工人日報 編輯:白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