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班,,在2016年高考中書寫了萊西教育史上的新紀錄:690分以上的高分段中萊西市7人,,這個班獨占6人;張文赫同學獲得萊西市唯一的北京大學博雅計劃優(yōu)秀等級的資格,以709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學錄取;全班61人參加高考,,全部達一本線,平均分658.58,,超一本線121.58分,,刷出萊西高考史上單班平均分新紀錄……昨天,萊西一中被稱為“嶠幫”的高三畢業(yè)班中的6名同學收到了錄取通知書,,班主任姜志海講述了“嶠幫”的故事。
設自修室定名“嶠幫”
“昨天,,我們班有6名同學已經收到錄取通知書了,,其中欒合堯同學被浙江大學錄取,張帆同學被復旦大學錄取,,尹冠杰同學被浙江大學錄取,王煜棟同學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還有呂曉虹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錄取,,張文赫拿到了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看著孩子們拼搏3年后的成果,,班主任姜志海替孩子們驕傲。
2013年高一新生開學后,,就如何增強優(yōu)秀學生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習效率這一問題,萊西一中劉同光校長借鑒高校自習室的做法,,大膽提出了設立自修室的想法。這一想法就像一聲響亮的集結號,,自修室迅速成立,。剛從局機關回到學校工作的姜志海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發(fā)起了為自修室起名的活動。經同學們投票,,“嶠幫”成為班級稱號。 “嶠”音通“翹”,,含翹楚之意,,“嶠”的本意是山高而尖的部分,寓意學子登上學界山巔,。
極限挑戰(zhàn)找回精氣神
2014年開學伊始,,姜志海捕捉到了班上懈怠與慵懶的氣息,學生告訴他,,都是寒假惹的禍,,春節(jié)的歡樂氣氛沖淡了苦學的熱情。如何克服這種惰性呢?姜志海發(fā)起了“極限挑戰(zhàn)”的活動,。活動當天50余名嶠幫勇士齊聚一中操場,,沿著跑道全力奔跑,,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一節(jié)課的時間,,所有同學都跑了至少15圈。經過“極限挑戰(zhàn)”活動,,“嶠幫”精神又回來了:為了數(shù)學競賽的一等獎,,凌晨時分就偷偷來到教室準備的是李陟同學;在她的帶動下,整個數(shù)競小組成員即便是在他人輕松的假期,,仍然天未明時就起身奮戰(zhàn)……經歷過極限挑戰(zhàn)的“嶠幫”同學們在人生道路上會走得更加堅定、持久,。 (記者 原野 攝影報道)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