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雖然同性戀被列為流氓罪的歷史已經(jīng)過去,,不過,,同性戀依然是一個相對敏感而禁忌的話題。而有這么一群中國同性戀者的父母們,,在經(jīng)歷了巨大的壓力和痛苦掙扎后,,理解并接納了自己的孩子。不僅如此,,他們從此投身公益事業(yè),,以切身體驗和科學(xué)知識去幫助其他類似的家庭,,并希望一點點改變社會對這個群體的看法。
美國之音電臺網(wǎng)站7月23日報道稱,,今年6月在舊金山一年一度的“同性戀驕傲大游行”上不僅第一次出現(xiàn)了華人方陣,,也第一次迎來了從中國特地趕來的同性戀者的家長們。他們手挽手,、昂首走在游行隊伍里,,不時跑向兩旁與友善的陌生人擁抱,自豪地大聲喊出對同性戀孩子的愛,。
報道稱,,他們也并不是一路陽光走到現(xiàn)在,他們的故事曲折坎坷,,充滿淚與笑,。
幾乎每一位聽到自己的孩子親口坦白“我是同性戀”這一事實的父母,反應(yīng)都和夏丹寧一樣,,仿佛當頭一棒,,不知如何應(yīng)對是好。
“腦子一片空白,,當時就懵掉了,。也不知道咋回事兒,,完全沒想到,。”62歲來自重慶的夏丹寧現(xiàn)在回憶起2008年女兒跟她坦白的場景,依舊哭笑不得,。
而去年剛得知兒子的秘密的吳和平講起此情此景,,仍不禁哽咽。
吳和平說:“有一天下午他出去超市買了很多菜回來,,也買了酒,。”做足了準備的兒子余躍趁著酒勁,在飯桌上哭著告訴了媽媽實情,。
吳和平說:“我把頭低下,,我不想他看到我流眼淚,但其實我的眼淚還是流下來了,。”
她回憶說:“我們家那一個禮拜的氣氛,,真的很低沉,也不說話,,也不知道怎么說,,也不知道怎么勸他,認為這是病嗎?什么都不知道,。”
報道稱,,在中國,,同性戀已經(jīng)非罪化、非病化,。不過,,不違法不代表受到法律的支持。而社會對這類人群的解讀也存在偏見,。
夏丹寧說自己好像對于同性戀現(xiàn)象并不排斥:“作為一個社會現(xiàn)象,,我可以接受。但是這事兒一旦發(fā)生在我自己女兒的身上,,我是接受不了的,。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這種心情。”
作為父母,,他們當時都痛心孩子的未來,。
吳和平說:“我就想的是,你今后怎么辦吶?你一個人,,今后怎么辦?我說你怎么生活啊,,你多可憐啊!真的是,撕心裂肺的哭,,號啕大哭,。”
悲慟過后,吳和平和夏丹寧還有很多同性戀者的父母都想要通過網(wǎng)絡(luò)等渠道了解這個身份,、這個人群,、這種生活。
吳和平在兒子的建議下參加了成都的一個同性戀親友分享會,。
“我一看,,哎呀這么多人啊,這么多同性戀啊,,這么多家長這么多孩子啊!”
通過不斷地了解,,以及與其他家長和同性戀者的交談,吳和平與夏丹寧成為接納自己孩子的父母大軍的一部分,。
夏丹寧說:“接受孩子的家長的共性就一個字:愛,。”
吳和平:“現(xiàn)在通過了解,同性戀這個問題不怪他也不怪父母,,這肯定就是天生的,,我們沒法掌控,他也沒法掌控這個問題,。”
走過這一段不平坦的路實屬不易,,因此這些家長們決定伸出他們的援手,幫助更多的家庭,。
吳和平說,,同性戀的孩子除了性取向,,沒有什么不一樣,“他們也不是病啊,,也不是罪啊,,也是生來就是這樣的啊,他們也沒有錯啊,,他們錯在哪里啊?為什么社會上要歧視他們呢?他們刻苦地學(xué)習(xí),、刻苦地工作,就是生活不太陽光,,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歧視他們,,不接納他們,所以他們才造成生理上的壓抑,。”
夏丹寧說:“我不希望大家多么高調(diào),、多么重視。我也不希望像有的孩子說的那樣,,自己多么可憐,,需要人家來包容你。我覺得‘包容’這個詞本身就有點居高臨下的意思,。我希望大家都有一個平常心,,不管同性戀也好,異性戀也好,。”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