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地鄉(xiāng)中心校學生每天一頓肉,涼山像這類學校不在少數,。最近,我們在普格縣,、鹽源縣,、昭覺縣、木里縣等地了解到,,許多學校不僅提供豐富的菜品,,而且讓他們吃飽為止。(攝于2015年5月)圖片來自:四川涼山州人民政府網站
近日,,在網上流傳一篇名為《四川最窮的地方有多窮,,孩子十年沒吃過肉》的網文。其大意是:大涼山最窮,,孩子十年沒吃過肉,,學校校舍破爛不堪等等。四川涼山州教育局今日正式對此網帖作出回應,,回應稱,,這是一篇東拼西湊的偽新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吃上了營養(yǎng)午餐。
10月23日,,天涯社區(qū)轉發(fā)了一篇名為《四川最窮的地方有多窮?孩子十年沒吃過肉》的貼子,。貼子指出,一批90后志愿者到四川大涼山支教后,,看到當地的貧困時震驚了,。
貼子指出,十年以來,,孩子的午飯都是冷硬的土豆和蕎麥饃饃,,更別提肉;村民沒有錢修不起牛圈,又怕牲畜在夜晚凍死,,所以一家7口跟牛馬同住混居;一名7歲男孩從他出生到現(xiàn)在還沒有洗過澡,,家里沒廁所,連衛(wèi)生紙都沒見過,。
今日,,四川涼山州教育局對上述問題一一作出了回應:
雷波縣農村學校孩子吃著可口的午餐(攝于2014年)圖片來自:四川涼山州人民政府網站
——這是一篇東拼西湊的偽新聞
四川涼山州教育局回應指出,該網帖通篇找不到一處描述所謂事實的準確年份,,同時,,網帖偽造地名和學校,。四川涼山州教育局還指出,該網帖犯基本常識錯誤,,“就在平時,,彝人也會殺豬殺雞熱情招待客人,彝民族生活習俗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只要到過大涼山,,應該知道這最起碼的基本常識”。
——網文中學校的真實現(xiàn)狀
四川涼山州教育局介紹,,越西縣乃托鎮(zhèn)原乃托村教學點(1996--2014年屬磚木結構)于2014年7月拆除后,,搬遷至現(xiàn)乃托村活動室,2014年9月有一年級學生12名,。
四川涼山州教育局介紹,,由于一年級學生都到中心校就讀,,2015年9月沒有再招生(原村小教師到乃托鎮(zhèn)中心校任教),,于2015年12月確定為現(xiàn)"乃托村一村一幼教學點",現(xiàn)有幼兒38名,,輔導員2名,。
圖為金陽縣桃坪鄉(xiāng)中心校,誰說女童不能上學?(攝于2013年)圖片來自:四川涼山州人民政府網站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吃上營養(yǎng)午餐
四川涼山州教育局介紹,,全州73.2萬名學生減免了作業(yè)本費,、教科書費,補助公用經費;家族經濟困難住校生還有生活補助,,11個國家重點扶貧縣小學及初中均為1700元/生;針對海拔2500米及以上的義務教育學校,,每生每年還有200元的高海拔取暖補助;每人每天還有4元的營養(yǎng)午餐補助。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每周都能吃上至少兩頓肉,。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