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俄羅斯諾夫哥羅德城的24歲女孩葉卡捷琳娜今年首次在中國過春節(jié),,她是一名“中國控”,說著流利的漢語,,2016年她實現了自己最大的心愿——在中國攻讀碩士學位,。
如今,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來到中國求學和生活,。葉卡捷琳娜的中文名叫“玫琳”,她清晰記得2013年在重慶短暫求學的日子:“那真是一段如詩如夢的時光,,就像王家衛(wèi)的電影《重慶森林》一般,,‘記憶的罐頭沒有過期’,回國之后一段時間我隱隱感覺,,中國文化對我有著難以言喻的吸引力,,所以我回來了。”
在去上海財經大學(分數線,專業(yè)設置)國際貿易學專業(yè)學習之前,,玫琳需要參加漢語水平考試,,朋友告訴她南京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所以玫琳選擇先在南京師范大學(分數線,專業(yè)設置)進修漢語:“我課余時間常常去逛夫子廟和新街口,,南京真是個既傳統(tǒng)又現代的城市,,穿越在歷史與現實之間,我仿佛窺見了中國近幾十年快速前進的軌跡,。”
玫琳還在南京師范大學結識了一同學習漢語的白俄羅斯女孩伊蓮娜,,這個19歲的姑娘中文名叫“雨婷”,她嘴角的笑意很容易感染周圍的朋友,。過年了,,玫琳和雨婷都說很喜歡中國結和紅燈籠,覺得十分喜慶,。“每天你都有機會和很多人擦身而過,,你或許對他們一無所知,不過也許有一天她會變成你的朋友或是知己,。”電影里的經典臺詞也是玫琳的心聲,。
來自美國洛杉磯的邁克此前在南京大學(分數線,專業(yè)設置)世界史專業(yè)學習,春節(jié)前剛剛回到洛杉磯,。雖已不在中國,,他還是難以忘懷這段異國求學的生活,,想和昔日師友道一聲新年快樂。“感謝經歷,,不留遺憾,。”邁克很喜歡說一句話:“你如今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由衷感謝過去四年里,在這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走進我生命當中的每一個人,,你們帶給了我難以置信的美好經歷,我深知這些過去了便不會再重來,。”他在微信朋友圈動情地說,,“我不確定下一步在哪里,但我想好好感謝那些在我人生里留下重要痕跡的中國朋友們,。”
中國春節(jié)期間,,一些在華留學生也思念家鄉(xiāng)。來自贊比亞的卡薩芭目前在中國藥科大學(分數線,專業(yè)設置)學習,。她說自己的家鄉(xiāng)位于銅礦帶,,有許多的工廠,那里有童年時期美好的回憶,。在中國春節(jié),,她也非常想念爸爸媽媽,以及家鄉(xiāng)獨特的美食,。
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教授程平源說,,在華留學生將自己的人生與中國文化緊緊相連,選擇了一種更為寬廣的人生:“在華留學生過春節(jié)反映了文化融合的趨勢,,快速擴大的留學生規(guī)模彰顯了我國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據新華社南京2月2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趙久龍)
[編輯:帛幼]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