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教育孩子,,家長先要“受教育”
好家庭,勝過好學校,;好家長,,勝過好老師。家庭教育是構建孩子未來的基石,,不僅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更關系到國家前途、民族未來,。
近年來,,“家庭教育指導”成為一個熱詞,而最需要“指導”的則是親子關系,。隨著社會變遷,,“雞娃”內(nèi)卷、二孩三孩政策放開,、全職媽媽增多等因素讓家庭構成和成員分工與以往有了很大不同,,親子關系成為一個敏感話題。家庭教育指導就是通過教育家長,,最終為孩子營造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
在青島,市婦聯(lián)的青島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可提供家長大課堂,、家風家訓等服務,,在社區(qū)(村)經(jīng)常性組織“家長學校”活動。在中小學校,,每個年級至少配備了1名兼(專)職家庭教育指導教師,。每年,各級教育部門組織開展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都超過千場,。
在孩子接受教育的同時,,家長也要學習“如何教育孩子”,,這一理念正在逐漸成為共識。
孩子已迭代 家長需同頻
“家庭教育的問題越來越多”,,這是許多老師的深刻感受,。新問題層出不窮,不少家長的教育方式還停留在傳統(tǒng)理念上,,當慣有的方式不再奏效,,矛盾便暴露出來。
在家庭教育領域有一個見解:如果把孩子的成長比做一棵樹,,那么家庭教育就是樹干,。孩子出生后就在觀察家長的身教言傳,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舉足輕重,。粗壯的樹干是家庭教育,,包括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特長的學習等等,;學校教育是樹枝,,是嫁接在家庭教育之上的,無論樹枝如何強壯,,也不能改變樹干的狀況,;社會教育是樹葉,利用光合作用產(chǎn)生營養(yǎng),,滋養(yǎng)樹苗,。所以學生的問題基本是家庭教育情況的投射。有經(jīng)驗的老師會同時調(diào)整家長的行為,,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況,。
在一所寄宿高中,一個高一女生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找到家庭教育指導老師傾訴,。她總是因為瑣事和同學發(fā)生矛盾,,“為什么同桌不理我了”“我剛熟悉的同學竟然去找別人說話”……女生在指導老師面前一邊痛哭,一邊列舉自己的苦惱,。指導老師安撫了女生,,并通知家長到學校面談。原來,,女生上高中之后,,家里添了一個小弟弟,,父母對弟弟的偏愛讓她缺乏安全感,,也影響了她在校的人際交往。自二孩政策放開之后,,類似的問題并不鮮見,。
還有一種問題,,來源于家長片面干預孩子學習。其中一個常見場景,,就是面對孩子考試成績的不理性分析,。有教育專家指出,分析試卷應該是老師的專長,,家長反復放大強化孩子的薄弱點,,容易造成逆反情緒。而且,,無論孩子在外人眼里多么優(yōu)秀,,家長總會有更高的期待,錯誤地批評指責孩子,。在青島五十八中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一位高三學生窩在沙發(fā)里,向?qū)W校的家庭教育指導師王克偉傾訴:家長嫌他不上進,。他高一時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考“雙一流”大學,,高二時是考“985”大學,到了高三,,當他表示想要考一所傳統(tǒng)的“211”大學時,,父母大怒。父母的態(tài)度給他造成壓力,,導致他無法集中精力學習,。實際上,這個孩子在校一向表現(xiàn)優(yōu)異,,沒想到第一次被老師找家長是因為家庭教育問題,。
另外,家庭角色分工的變化也在影響著家庭教育,。一個案例讓記者印象深刻:媽媽為了照顧女兒的飲食起居,,辭職在家,任何事情都圍著孩子展開,,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一個全身心付出的媽媽,卻是孩子的“噩夢”,。女孩認為媽媽的一切付出都和自己的成績密切聯(lián)系,,自己是媽媽生活的最大價值所在,所以只要成績出現(xiàn)起伏,,她就會有強烈的負罪感,,認為是自己毀了一家人的幸福。這樣的家庭關系,,在十幾年前并不多見,,但如今,,全職媽媽多了,孩子卻更加“脆皮”,。
教育是慢的藝術 家庭教育亦然
如果說教育是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的過程,,家庭教育指導更需要慢工細做,因為家庭教育的指導對象是家長,。與“一張白紙”的孩子不同,,家長在原生家庭習得的養(yǎng)育模式已經(jīng)根深蒂固,要想把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傳授給家長,,難度要比教育學生大得多,。在家庭教育指導課上,常常能看到家長恍然大悟,、茅塞頓開,,但事后一了解,發(fā)現(xiàn)聽完講座的家長回去后照舊按以前的方式教養(yǎng)孩子,。
家庭教育指導能否像醫(yī)療系統(tǒng)的家庭醫(yī)生那樣深入家庭,,進行更為精準的指導?青島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任吳曉謙認為,,短時間內(nèi)無法普及,。因為家庭教育是所有家庭元素綜合性作用下的結(jié)果,要想對癥下藥,,得深度了解家庭關系的細節(jié),。然而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做到開誠布公,除了隱私方面的考量,,一些家長還有“家丑不可外揚”的顧慮,。家庭教育指導的另一個難點是家庭教育問題的隱蔽性。當教育問題發(fā)生在家庭內(nèi)部,,如果不是家長或孩子主動求助,,指導師根本無法開展工作。這一點與心理輔導的狀況極為相似,。
另外,,和龐大的家長群體相比,家庭教育指導師的數(shù)量不足也是制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一大難題,。家庭教育指導需要具備專業(yè)知識,,獲取相應資質(zhì),指導水平和效果與指導師的素質(zhì)息息相關,。目前,,社會上盈利性質(zhì)的家庭教育指導機構眾多,但質(zhì)量參差不齊,。如果遇上了不合格的指導師,,會讓本就糟糕的家庭關系雪上加霜。
最好的教育契機就是學生想要學習的時候,。家庭教育亦如此,。青島五十八中家庭教育指導師王麗萍建議,家長應該帶著問題來聽講座,,或者先了解一些積極心理學的知識,,理論和實踐會更容易找到結(jié)合點。另外,,家長可以通過官方平臺尋找家庭教育指導幫助,,確保找到有資質(zhì)、合格的指導師,。
對癥下藥 青島構建家庭教育網(wǎng)
“家長弱一弱,,孩子強一強。”“家庭關系緊張的,,除了家長自我調(diào)整,,還可以用灌木療法,在家養(yǎng)花養(yǎng)草,,有條件的可以養(yǎng)個寵物,,讓孩子理解如何尊重生命,自我療愈,。”采訪中,,記者聽到了許多充滿智慧的觀點,也收獲了許多溫暖的故事:經(jīng)過家庭教育指導師的調(diào)試,,家長積極改變自我,,改善夫妻關系,讓孩子逐漸找回自信,,在學業(yè)上自然取得了進步,。
隨著青島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工作升級,市,、區(qū)(市),、鎮(zhèn)(街)、社區(qū)(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四級陣地迅速鋪開,,為全市家庭提供全方位,、全環(huán)境、全生命周期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在教育系統(tǒng),,青島市教育局以“愛潤成長”家庭教育品牌為引領,開展“三長見面會”“萬名教師訪萬家”“百萬家長進校園”等特色活動,,推動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在線上,,青島引入家庭教育網(wǎng)絡學習平臺,免費提供3000余節(jié)全學段家庭教育課程并定期更新,,為全市家長構建起全景式“空中課堂”,,目前使用人數(shù)超60萬。線下組建26支家庭教育宣講團,,走入中小學宣講科學育兒觀念,,開展志愿服務宣講600余場。針對學生成長中面臨的心理問題,,2023年,,市教育局會同市委宣傳部編輯出版《陪伴成長—青島市中小學生家長手冊》,面向全市130萬中小學生家長免費發(fā)放,,《手冊》以優(yōu)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環(huán)境為出發(fā)點,,按照少年兒童成長規(guī)律設置內(nèi)容,既讓家長知道“為什么”,,也讓家長知道“怎么辦”,。
家庭教育指導講什么?青島市梳理家庭教育課程資源,,以市“家長大課堂”及各區(qū)市,、學校常態(tài)化舉辦的大型特色活動課程為家庭教育“理念引領課”;引入專業(yè)家庭教育教材,,以班主任開設的每學年4次8課時的家庭教育課程為“必修課”,;引入專業(yè)的家庭教育線上平臺系列微課為“自修課”,滿足各類家長從理念更新,、通識培訓到個性化學習的多種需求,,引導家長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和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為打造一支專業(yè)化的家庭教育指導隊伍,,青島建立了學校,、區(qū)(市)級、市級三個梯隊,,骨干教師(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指導師、名師三個層級的專業(yè)隊伍,。專門出臺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建設標準與管理辦法,,首批建成10個市級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在家庭教育領域“傳幫帶”示范引領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分批分級組織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首批已完成600名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培訓。
可以預見,更為精準,、專業(yè)的家庭教育指導將為萬千家庭創(chuàng)造更為和諧的氛圍,,為孩子營造更為健康的成長空間。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