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代練假跑的終點是社交
秋高氣爽,,正是跑步健身的好時節(jié),,可卻出現(xiàn)了不少宣稱可以“代跑步”“代P運動數(shù)據(jù)圖”的賣家,。連鍛煉身體也能請人代勞?“懶經(jīng)濟”花樣頻出,,令人稱奇。
假跑
疲于奔命不如動動手指
“周五,,5411步,;周六,6001步,;周日,,8923步……”小余的電腦桌面上,存著一排截圖,,每個文件都標著不同的數(shù)字,。在小余眼中,這不是幾張截圖,,而是他的運動量——雖然沒有真正鍛煉,,但通過修圖軟件,他一口氣就“P”出了一周的運動記錄,。每天晚上,,他會挑選一張截圖,發(fā)到公司微信群中,,炫耀一下自己的“成績”,。
去年春天,作為企業(yè)團隊建設的一項活動,,小余的部門同事分成了多個鍛煉小組,,組員每天都要曬出運動成績,所有人成績相加評優(yōu),。起初,,小余還上傳真實的鍛煉記錄。因為工作繁忙,,鍛煉時斷時續(xù),,過了兩個月他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團隊里拖后腿的人,。別人每天少說都要有八九千步,,而小余的數(shù)字則停留在兩三千。
看到有些同事天天提交上萬步數(shù)的鍛煉記錄,,為了不拖團隊后腿,,他只能“邁開步子”。晚上要帶孩子,,他利用午休時間,,繞著單位大樓轉圈刷步數(shù)。
到了冬天,,小余有點堅持不住,,朋友給他提了醒,,與其疲于奔命,不如動動手指——把截圖改改,,朋友還主動幫助不會使用修圖軟件的小余,,“1000步變5000步”。幾次修圖之后,,他嘗到了甜頭,,只要步數(shù)不達標都會改一下。“咱也不能太夸張,,就寫個五千多,,周末多改點,,七八千頂天兒了,。”
上個月,小余所在的小組得到了第二名,,每個人獲得200元購物卡獎勵,,至于這其中的水分,已成了不可言說的秘密,。小余坦言,,不止自己對每天曬鍛煉記錄有微詞,攀比鍛煉時間也難談科學,,但身在職場,,事關團隊榮譽,還有領導在鍛煉群里指指點點,,大家都只能堅持,,“本來比的是鍛煉,最終成了人情世故,。”
不想鍛煉就修張圖應付事兒,,從網(wǎng)購平臺諸多提供各式鍛煉軟件修圖服務的賣家來看,和小余想到一塊兒的人還有不少,。記者發(fā)現(xiàn),,其中大學生占到相當數(shù)量。
為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高校普遍對學生提出校園跑步打卡的相關要求,,學生需使用各指定軟件完成跑步任務。例如常熟某學院規(guī)定,,每學期完成陽光跑次數(shù)不少于20次,,每次跑步距離男生不少于2公里、女生不少于1.5公里,,否則體育成績最高分不得超過59分,。廣州某學院規(guī)定,,每學期應完成男生68公里、女生51公里健康跑,,每次跑步公里數(shù)女生不少于1.2公里,,男生不少于1.6公里……
網(wǎng)購平臺上,一家店鋪以每張2元的價格出售某平臺修圖服務,,可依照顧客需求,,修改圖片上的運動時間、軌跡,、距離,、配速等細節(jié),月銷超過400件,。下方不乏“大學生必備”“拯救了我的期末”“買過很多次,,修圖修得很靠譜,交個體育打卡沒問題”等評論,。
代跑
速度路線數(shù)據(jù)都能定制
如果說數(shù)據(jù)圖上的作假尚屬虛擬層面,,整個過程中只涉及鍵盤鼠標。還有一類操作更加“離奇”,,打開軟件,,線路數(shù)據(jù)都不假。跑,,是真的跑了,,只不過并非本人,而是專門請來,,以自己名義運動的代跑者,。
以“代跑”為關鍵詞搜索,生意很是蓬勃,,各主流運動平臺均能找到相應的代跑者,。“可以按你指定的位置去跑,0.7元一公里,,如果要跑特別設計的路線圖再另外加錢,,下單48小時內(nèi)跑完。”一位賣家介紹,,操作方式十分簡單,,買方只需將自己運動平臺的賬號和密碼告知,他就會在他的手機上登錄軟件,,跑完后退出,,相應記錄便留存在買方賬號內(nèi)。
“我在轉移肉肉,,配速不快,,權當鍛煉了,。”一位廣州賣家稱,接代跑可以激勵自己盡量每天都能去跑步,,“你接了單,,就要在約定時間內(nèi)跑完”。由于“跑力”有限,,她接不了難度較高的單,。“有人要求配速比較快,1公里4分鐘跑完,,我達不到,,一次性跑十幾公里的,也跑不下來,。”跑步時,,她常會拍下邂逅的美麗晚霞、云朵,,很有閑情逸致,。
記者看到,,“代跑”的接單價格不高,,普遍在每公里0.5元到1元間。賣家多以減肥健身為目的,,或本身就是跑步愛好者,,順便賺點零花錢,甚至還有少部分宣稱可以免費代跑,。相比之下,,沒有打卡壓力,主動請人替自己跑步的用戶是圖啥呢,?
“就是想要個獎牌,,初中時班主任組織全班接力跑拿了幾十塊,畢業(yè)的時候人人都想要,。”“三麗鷗的獎牌真的很好看,,很多女生都喜歡”……在不少圍繞代跑的討論中,獎牌,、勛章,、活動等字樣被高頻提及。
“沖著朋友圈曬圖和跑步周邊來的,。”跑步愛好者錢毅解釋,,為激勵用戶參與,運動平臺常會推出各主題的跑步活動,,搭配限定款實體獎牌,。比如情人節(jié),、端午、中秋,、七夕等節(jié)日,,報名付費參與活動,完成所要求的5.2公里,、13.14公里等各種長度跑步距離,,就可以獲得獎牌。“跑得快慢沒有關系,,中間按暫停休息一會兒也可以,,但只要開始跑了,就要堅持跑完,。對平時不太鍛煉的人來說,,還是有些難度的,想要的話就找人代跑或者花錢買,。”
以一家知名運動APP為例,,2021年推出大小跑步賽事活動近50起,近250萬人次報名參與,。社交平臺上的曬圖中,,有用戶像收集盲盒、公仔一樣收集獎牌等跑步周邊,,引得人們趨之若鶩,、評論點贊,儼然成了流量密碼,。
流量
假運動背后藏著假人設
直播的盡頭是帶貨,,運動的盡頭是社交。
在錢毅看來,,跑步,,和槳板、飛盤,、健身,、瑜伽褲一樣,有助于打造如今年輕群體中最流行的愛運動人設,。
愛運動,,背后意味著“有錢有閑”,其實是對健康精致生活方式的認可和向往,。
運動了,,自然要曬出來。達不到跑步大神令人驚嘆的配速,,就只能在花樣創(chuàng)意上搞些名頭,、添些樂趣,,大家的點贊也是一種動力。
“不然網(wǎng)上也不會有那么多攻略,,教你跑出鉆石形,、心形……”錢毅笑言,自己專門按照攻略在天壇公園里跑過“大象”圖案的路線,,將軌跡曬到朋友圈后,,點贊數(shù)果然顯著提升,令他很是受用,。“說白了還是虛榮心在作祟,,但也不是什么壞事,誰沒有點虛榮心呢,?”
把照片進行美顏處理再發(fā)布,、明明沒出門卻虛擬一個定位說自己去度假了、曬別人代替跑來的路線圖和獎牌……在知名互聯(lián)網(wǎng)學者劉興亮眼中,,這些行為都展現(xiàn)了人們“愛分享”“愛炫耀”的人性,,也是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最為重視深研的用戶心理。
“最早的BBS,,發(fā)多少帖子有什么樣的級別,,火爆的王者榮耀,青銅白銀一級級打上去……很多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都會引入用戶等級體系,。獎牌徽章的積累,,代表著擁有者在這一領域的資深度,讓用戶上頭,,不斷去獲得。”
此外,,產(chǎn)品為了宣傳推廣,,打造強有力的口碑裂變,會不遺余力鼓勵用戶發(fā)社交媒體,,就要持續(xù)為產(chǎn)品尋找討論點,、“出圈”角度。
各種踩著節(jié)日推出的獎牌,、活動,,顯然深諳此道。有什么比情侶間互送一枚節(jié)日定制獎牌更特別,、更有儀式感的呢,,那可是我專門為你揮灑汗水跑步(或請代跑)得來的呀!問答網(wǎng)站上甚至還有人發(fā)起討論,,“我暗戀的男生,,520愿意為我跑13.14km,,但報名活動的39塊錢是我出的,他會不會也喜歡我,?”
到了年底,,諸多產(chǎn)品會爭先恐后推出各類盤點,顯示著我們花了多少錢,、走了多少路,、打了多少車、聽了什么歌……劉興亮認為,,各種各樣的名目也都是為了幫助用戶打造人設,,從而促進分享傳播,“本質是一致的,。”
本報記者 魏婧 吳楠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