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影視劇中的“我養(yǎng)你” 咋成了“喪偶式婚姻”
“我也在經歷‘喪偶式婚姻’,還是沒錢沒愛的那種!”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中,,劉濤飾演的在“喪偶式婚姻”中處在崩潰邊緣的家庭主婦,引發(fā)不少共鳴,。無獨有偶,,日劇《坡道上的家》也將鏡頭對準家庭中崩潰的母親,更集中探討“喪偶式婚姻”所衍生的“喪偶式育兒”話題,。
“你負責賺錢養(yǎng)家,、我負責貌美如花”被打臉
《喜劇之王》中的一句“我養(yǎng)你呀!”讓很多少女感動落淚,但似乎愛情有多浪漫,,現(xiàn)實就有多殘酷,。《我們都要好好的》中,,妻子因家庭放棄工作,,以孩子和丈夫為生活重心,逐漸失去了自我,,甚至患上抑郁癥自殺,。物質生活富足,但精神生活缺失的“喪偶式婚姻”真的是你想要的嗎?有網友表示:“女主太作,、太矯情,,每月給我?guī)兹f塊,我可以自己帶娃,。”但更多的網友則表示:“金錢不等于幸福,,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對此,,演員劉濤表示:“人們在奔赴理想的路上丟掉了彼此,,也丟掉了自己。在外奔波的人認為在家待著的人永遠無法理解自己的辛苦和壓力,,而在家待著的人卻認為對方不夠關心自己,。”
復旦大學家庭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認為,當“你負責賺錢養(yǎng)家,、我負責貌美如花”在現(xiàn)實中被屢屢打臉,,男女兩性對于婚姻的想象出現(xiàn)了很大差異,導致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懼怕婚姻,、更不想生娃,。她建議,,男性一定要“革命”自己的傳統(tǒng)觀念,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女性角色,。她同時也建議女性朋友們,,抱怨不解決任何問題,夫妻關系問題的解決是一個協(xié)商的過程,。
媽媽成了兇手,,“詐尸式育兒”更令人崩潰
這樣的煩惱不僅中國媽媽有,日劇《坡道上的家》更是危機加劇,。播出4集,,目前評分9.1。劇中對女性在家庭和職場的困境做了冷靜還原,。令網友唏噓的是,,其中的“喪偶式育兒”、“詐尸式育兒”令人頭皮發(fā)麻,。
所謂“喪偶式育兒”,,指的是夫妻中的一方因忙(或借口)于工作、忙于應酬,,在撫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參與感極弱,。
母親安藤將8個月大的孩子溺死,隨著案情發(fā)展,,她遭受的心理壓力逐漸揭開——原本賺得比老公多,,為要孩子辭去工作。但老公整天加班到深夜,,甚至夜不歸宿,。妻子處于育兒壓力之下,丈夫卻找初戀女友傾訴,。與婆婆育兒理念不同,,對于心疼自己嫁的不好的爸媽,自尊又讓她不愿開口訴說,。
比“喪偶式育兒”更扎心的是“詐尸式育兒”,,指夫妻中一方在陪伴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經常缺席,卻又會在某些看不慣的事情上指責另一方,。
陪審員,、家庭主婦里沙子也借由案件代入自身境遇,陷入精神壓力,。很少陪孩子的丈夫竟指責她虐待孩子,,還把她送進精神科。這部劇令中國觀眾體會到全職媽媽面臨的更為殘酷的輿論環(huán)境——孩子和工作不能兼顧,,女性就該放棄工作,。而全心全意地做母親,,依然換不回肯定和自我價值實現(xiàn)。
媽媽崩潰,,爸爸也很困惑,,到底該咋陪娃?
現(xiàn)實生活中,數(shù)據(jù)顯示,,媽媽為家務和育兒付出更多,。“喪偶式育兒”已經引發(fā)不少媽媽吐槽。去年,,《江蘇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草案)》在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被提交審議,,其中反對“喪偶式育兒”的條款,,引發(fā)廣泛討論和點贊,。
比起“喪偶式育兒”,網友似乎更痛恨“詐尸式育兒”,?;静还芎⒆樱紶栂矚g蹦出來各種瞎指揮,。有媽媽對記者吐槽說,,孩子平時鬧得雞飛狗跳,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他躲得遠遠的,,既看不見也聽不見,可一旦孩子玩得樂呵呵的時候,,“爸爸”就湊過來,,刷一波存在感,還大言不慚說“我怎么沒有陪孩子?!”
其實,,當媽媽們因為半夜喂奶,、換尿布困得生丈夫的氣時,顧家的爸爸們也很苦惱:該怎么樣陪伴孩子呢?心理學家施琪嘉認為,,其實爸爸的陪伴方式與媽媽不同,。好的爸爸不會讓一心撲在孩子身上的媽媽操心金錢的事情,也不會擔心家庭是不是不穩(wěn),、愛人會不會不忠,。此外,讓孩子更愿意探索世界,,并且在探索中形成邊界感,。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非爸爸莫屬,那就是成為孩子心中的英雄,。“爸爸,,這個水管子我擰不上,。”“爸爸,這個模型你會做嗎?”“爸爸,,我們超過前面那輛車”……爸爸努力地滿足著孩子的需要,,接受孩子的崇拜。
警惕父親被污名化!別鄙視和否定其付出
南京五中心理專家楊靜平老師則認為,,“喪偶式”,、“詐尸式”、“缺席式”育兒有污名化父親的嫌疑,。跟好幾位父親聊天發(fā)現(xiàn),,他們其實很樂于建設家庭,也需要肯定,、欣賞與感謝,。“有位父親在外地工作,周末回家,,他會自覺做三件事:陪父親喝杯茶;替母親刷次碗;替妻子陪一天孩子,。家庭很和諧,他的感言是,,家務活不在數(shù)量,,貴在有心。”
從爸爸的角度來看,,正在奮進中的中國70后,、80后父親們的生存現(xiàn)狀在于,在外打拼,,有時以健康換機會,,也要委屈自己來達成目的。這份主動承擔與付出,,值得點贊,。女主人也要理解和珍惜,而不是鄙視與否定,。
此外,,男人樂于將自己的工作與國家的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比如雖然很難顧家,,但我爸爸是抓壞人的警察,,孩子就會很自豪。”家國都要顧及,,都要貢獻,,這是對孩子們的精神示范。
楊靜平說,劇中為事業(yè)打拼的老公的心理健康也值得關注,。母親要處理各種關系,,保持后方寧靜與安穩(wěn)。當然,,現(xiàn)在的家庭模式多樣,,也有母親對外,父親在家,??傊彝ダ镏鲀戎魍獾娜讼敕ㄒ恢?,互相尊重,,互相珍惜,才會建設出生機勃勃的幸福家庭,。
多說1句
恐懼話題,,意在重建
“喪偶式育兒”的話題引發(fā)社會討論,并非讓人們恐懼愛情,,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重新審視婚姻關系,。
好的婚姻,,應該是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改變也在進行中,。比如小學開展“爸爸接送周”活動,倡議孩子的父親盡可能接送孩子上學,。各地政策也在鼓勵父母雙方共同承擔育兒責任,。例如,全國婦聯(lián)曾建議“男女共享帶薪育兒假”,,江蘇省也已率先試點“共同育兒假”,,讓爸爸加入到帶娃中來。
《我們都要好好的》中,,女主角走出家庭邁出“尋找自我”的第一步,,但在未來,這條路將會更加漫長,。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格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