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原四方區(qū),,有一個不大的海云廣場,,它位于杭州路和興隆路之間,那里有一座道觀——海云庵,,據(jù)說已經(jīng)有五百多年歷史,,庵內(nèi)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至今還枝繁葉茂,。銀杏樹由于年歲長久,,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鐘乳倒懸奇觀,而感應而生的酷似人臉的樹疙瘩,,更是披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生有鐘乳倒懸奇觀
在杭州路和興隆路之間,有一塊廣場,,名叫海云廣場,。廣場雖然不大,但卻非常有名,,而這得益于已經(jīng)有500余年歷史的海云庵,。海云庵內(nèi),還有一棵已有1300余年歷史的銀杏樹更是久負盛名,。
站在海云庵外,,低矮的圍墻并不能遮擋銀杏樹的風采。進入了秋季,,樹上還是大部分是綠色,,但也有不少黃色樹葉。這棵銀杏樹就位于海云庵正殿前方 ,樹干粗壯,,約莫兩三個人方能合攏,。在樹的旁邊,還長出了一棵小銀杏樹,,茁壯成長,。
繞著銀杏樹轉(zhuǎn)一圈,被保護起來的樹根周邊,,非常干凈,,可見道長對這棵樹也是照顧之周。抬頭仰望,,樹枝上結(jié)滿了白果,,或許是不堪重負,不少樹枝都朝著地面生長,,就像垂柳一樣,。
在銀杏樹樹干分岔的地方,更是有一個奇觀,,一段樹干垂直于地面生長,,大約有50厘米長,就像鐘乳石一樣,。據(jù)海云庵內(nèi)李道長介紹,“鐘乳倒懸”的景觀,,至少有上千年歷史才能慢慢形成,。雖然李道長堅持這棵銀杏樹已有上千年歷史,但市林業(yè)局工作人員表示,,根據(jù)目前現(xiàn)有資料,,僅能判定這棵樹至少超500年歷史。
多年祭拜,,古樹感應而生“人臉”
銀杏樹下,,在正前方擺放了一個蒲團,用來給香客祈福所用,。而在保護樹的圍欄上,,更是掛滿了寄托美好心愿的錦囊。相傳,,多年以前,,這棵銀杏樹還沒有像今天這樣火。那時候的銀杏樹默默無聞,,只是因為年歲有些長久,,偶爾會有一些香客前來祈福。
一天,一位姓王的女居士,,在海云庵里祈福結(jié)束后,,按照慣例又來到銀杏樹下祈福?;叵氲阶约杭抑蟹蚱薷星椴缓?、天天小吵三天大吵、孩子學習不爭氣,,王居士心中不禁悲傷起來,,虔誠地向著銀杏樹訴說自己內(nèi)心的傷痛。
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訴說完心中的委屈后,,王居士就如往常一樣回到了家中。然后王居士驚奇地發(fā)現(xiàn),,每天對她惡語相向的丈夫,,破天荒地為她下廚做飯,而每天因為調(diào)皮搗蛋被老師告狀的孩子,,也正在書桌前用功讀書,。從此,王居士家中也是充滿了笑聲,,孩子更是不負眾望,,考上了重點學校。王居士深感是銀杏樹在冥冥之中庇護了她,。在孩子考中以后,,急忙趕來還愿。很快這個事便傳開了,,大家都紛紛來向銀杏樹祈福,。為此庵里道長還特意設(shè)置了蒲團,方便市民,。
據(jù)李道長介紹,,銀杏樹承受的香火多了,也發(fā)生了變化,。就在樹干靠近房屋的一側(cè),,慢慢長出一個樹疙瘩,乍一看,,就像一張人臉,,而且還是一名婦人的臉。
最多一天上百人來祈福
據(jù)李道長介紹,,每逢初一十五,,就是眾香客上門的日子,,尤其是廟會的時候,一天能達到上百人,,大家都會在銀杏樹下祈福,。道觀內(nèi)摩肩接踵,人山人海,。這個海云庵廟會又是什么呢?
相傳明代中期,,在四方靠膠州灣的海面上漂來一根巨大的圓木,圓木上載有在海上遇難的一家漁民老少數(shù)口,,被當?shù)剜l(xiāng)親救起,。因圓木對漁民有救命之恩而備受百姓崇敬。后來,,因傳圓木有神靈保佑之意,,便以此木為梁,建起了一座按照當?shù)貪O民崇拜習俗為供奉對象的廟宇,。因為廟內(nèi)供奉的有人有龍,,有文有武,有宰相也有工匠,,身份復雜,,不便以道教名稱命名,則按古代著名楹聯(lián)“海是龍世界,,云為鶴家鄉(xiāng)”的意思,,取名為“海云庵”,并推舉有聲望的人到嶗山請道士主持廟堂,。
此后,,滄口、四方一帶的漁民就近到此拜祭,,香火旺盛。當?shù)孛癖娪忻磕暝谡率迦罩蟛砰_始勞動的習俗,,在下地勞動和出海捕魚之前,,為祈求豐年、保佑出海平安,,都要進廟燒香磕頭,。又因為正月十六日為每年第一個大潮日,所以每年正月十六就是海云庵廟會,。廟會那天,,四鄉(xiāng)八鄰的漁民、農(nóng)民蜂擁前來,,唱大戲,,舞龍燈,踩高蹺,耍把戲,,熱鬧非凡,。
中國人素以“紅”為大吉大利的象征。出海之前,,吃一串大紅糖球,,認為是一年吉祥如意的象征。所以,,在廟會期間,,尤以糖球為最多。雖然現(xiàn)在前來祈福的市民比以前少了很多但糖球成為海云庵廟會的主要特色,,民眾逐漸將海云庵廟會稱為“海云庵糖球會”,。
文/圖 夏冰(本文感謝青島市林業(yè)局、青島市史志辦幫助)
◎小檔案
海云庵五百年銀杏樹
據(jù)資料,,高20米,,胸圍4.3米,樹冠東西向16米,、南北向14米,,是海云庵廟堂中唯一一株古樹。樹齡500余年,,屬國家一級保護古樹,。
◎征集
講訴古樹名木背后的故事
如果您也了解某株古樹名木背后的故事,可以在9月底之前,,將電子圖文材料發(fā)送至[email protected](主題標:古樹名木,,并附市民姓名、電話,、手機以及發(fā)現(xiàn)樹木的簡介,、故事傳說等);紙版材料郵寄地址為:青島市林業(yè)局香港東路204號創(chuàng)森辦(信封上標:古樹名木,并附市民姓名,、電話等),。
征集故事結(jié)束后,將由專家,、記者對有傳說有歷史故事的古樹名木進行探訪,,最后匯編成冊,對全市古樹名木進行成果展示,。
活動期間,,將對參與活動的市民進行獎勵,根據(jù)提供圖文評出等級,,一等獎1名,,將獲價值1000元獎品;二等獎2名,,將獲價值500元獎品;三等獎6名,將獲價值200元獎品;優(yōu)秀獎20名,,將獲價值100元獎品,。
[編輯:夏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