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桌團圓年夜飯人間至美在除夕
從新年的第一口甜蜜,,到四季贈予的脆爽,,再到遼闊海洋送來的鮮香,,以及“無肉不歡”的豐腴……終于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千滋百味,將要匯聚成一桌期盼已久的家宴——年夜飯,。年夜飯是“宴”,是中國人心目中的頂級禮遇,。它將伴隨整晚的相聲,、歌舞把牽掛一年的人團聚在一起。排場,、禮儀,、風俗、菜色,,年夜飯的菜品,,當然不設(shè)上限。不論這頓年夜飯安排得有多考究,,小菜和餃子卻是家家必備,,吃的是各家各戶的人情味和一桌團圓。
涼菜“首席”濃濃親情熬出皮凍
當桌上的一盅兩件,、四菜一湯,,變成八九大碗時,你該知道,,年到了,。不論你家的“年夜飯”有多豐盛,有多講究,,在豪放的北方除夕菜單里,,皮凍象征著富貴與殷實,不可或缺,。
從小荷記事時起,,只要桌上出現(xiàn)豬皮凍,那一定是姥姥為過年準備的,。臨近除夕,,姥姥打聽著老大家的孩子上學回來了嗎?老二一家從外地回青了沒?老三家的孩子放假了吧……算算家里人都到得差不多了,姥姥便到市場上買回幾斤豬肘子,、豬蹄,、豬皮,開始熬豬皮凍,。
只要大鐵鍋冒出熱氣,,全家的孩子都會圍上去湊熱鬧。看著姥姥把豬肘子,、豬蹄和豬皮放進大鍋里,,孩子們一邊搓著小手,一邊問:“啥時候能吃? ”姥姥便笑著用勺子挨個敲著娃兒們的腦門:“一個個饞貓,,等著吧! ”水一開,,豬肉多余的油脂便開始從肉和骨間鉆出來。撇油的時候,,姥姥小心翼翼,,只取浮沫,生怕舀走多余的肉湯,,因為那是制作下一步的重要輔料,。用筷子插起豬肘子,看到肥肥糯糯的豬皮左搖右晃,,湯汁也變稠,,火候恰到好處。撈出肘子的大骨,,余下的碎肉,、湯汁和浮油盛到一個四四方方的大容器里,往窗戶外面一放,,就可以坐等開吃,。新年前,冷颼颼的海風一刮起來,,不用半天工夫,,這道菜就差不多成了。
豬皮凍是一道可以獨當一面的涼菜,,搗好蒜泥,,倒入醬油、陳醋,、香油,,在切好片的豬皮凍上一淋,再豪華的涼拌菜也要退讓三分,。一口皮凍,,一杯啤酒。這道夾起來“滑溜溜”的涼菜,,吃起來QQ彈彈。會吃的人會用湯勺幫襯,,入口前舀上一點蒜泥送到嘴里,,讓人胃口大開。
如今,,姥姥已經(jīng)年邁,,打豬皮凍交棒給了小荷的舅舅,。只要姥姥一聲令下“人齊了”,舅舅便開始架鍋“開熬”,。全家人聚到一起,,這道皮凍年年占據(jù)“年夜飯”涼菜首席,可見它有多重要,。
熱菜“配角”一道燴魚百吃不厭
在青島,,年夜飯不能缺魚。這道寓意“年年有余”的大菜,,也只有家里地位最高的人,,才有資格掌勺。除夕夜吃的魚要大,,這樣顯得夠氣派,。鱸魚、鯧魚,、牙片魚……大魚通常是撐起場面,,飯桌上的小魚雖是熱菜中的配角,卻通常更受歡迎,。
兩三斤以上的野生黃花魚不常見,,通常也價格不菲。但野生小黃花魚卻時常能在各海港碼頭碰到,。別看小小的黃花魚體格不大,,吃到嘴里肉質(zhì)綿軟,一擼脫骨,,有大魚媲美不了的滋味,。煎、炸,、烹,、燒,在藍嘉欣的印象里,,大伯的花樣做魚,,已經(jīng)得到全家人認可。作為家里唯一的女孩,,藍嘉欣備受長輩們寵愛,。藍嘉欣對炸魚、紅燒魚都不太感冒,,唯獨對這道燴魚,,一吃便停不下來。
燴魚好吃,卻費工夫,。但藍嘉欣的大伯樂此不疲,。就算是年夜飯桌上菜碟已滿滿當當,也要端上這道燴魚才算圓滿,。通常是除夕前一天一早,,大伯去菜市場買回新鮮的小黃花魚,包好放在窗戶外面常溫凍著,。等到除夕當天下午拿進屋化軟,。這時候用啤酒、雞蛋,,加一點點鹽,,調(diào)好面糊。 “為啥要用啤酒和面? ”因為這樣的面糊炸出來金黃酥脆,,還有一股濃濃的麥芽香,。大伯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每一步。處理好黃花魚,,熱鍋涼油,,等油熱到七八成時,就可以開炸,。 “黃花魚在炸之前,,可以用蔥姜水,加點鹽稍微腌制一下,,去去腥味,。”大伯說著,順手揪起魚尾巴在面糊碗里一滾,,便滑進了油鍋,。三五分鐘工夫,魚炸成金黃色便可出鍋,。
不過是炸完又燒的魚,,有那么好吃嗎?沒錯,這就是燴魚的精髓,。炸得酥脆的魚和面更容易吸入湯汁,,所以口味更勝一籌。大伯做的燴魚匯集“酸甜辣”三種口味,。蔥,、姜、蒜爆鍋加入醬油,、糖,、醋調(diào)味,,再倒入半罐啤酒,,撒上一把干辣椒,,把炸好的魚倒入鍋里,大火收汁,,出鍋前撒上香菜即可,。酸、甜,、辣,,吸飽了湯汁的炸魚,從面衣到魚肉都有滋有味,。大黃花魚燴著吃,,也同樣美味。
復雜的烹飪工藝,,佐以寵愛與親情,,才讓一道燴魚百吃不厭。
個性餃子吃出一年好彩頭
年夜飯餃子作為壓軸出場,,餃子里的餡料更是“金玉滿堂”,,吃出一年好彩頭。守歲一過,,白白胖胖的大餃子,,就被端上了桌。 “餃子要趁熱吃,。 ”這個說法在焦阿姨家里不盛行,。“熱的燙嘴,吃不出餡里的好滋味,。 ”今年62歲的焦阿姨,,平日里跟愛人開著餃子館,包餃子是一絕,。在青島冬天吃餃子,,主打白菜豬肉,但在焦阿姨家的年夜飯餐桌上,,餡料五花八門,。除了膠白豬肉大餃子,香菜牛肉餡,、芹菜羊肉餡,、海膽豬肉餡、黃瓜大蝦餡……餡大皮薄,,一咬爆汁,。一般胃口的人吃十來個便能撐個肚歪,。胃口大的吃一盤,想要再喝酒恐怕就難了,。
焦阿姨包餃子很有“個性”,,除夕夜妯娌間一起圍坐案板旁包餃子,只要是焦阿姨包的,,一眼就能認出,。小巧的餃子“耳朵”,肚子又大又圓,,必須要下餃子的好手來煮,。老伴在一邊嘟囔著:“你少塞點餡,萬一破了咋辦? ”焦阿姨雙手一使勁,,又包出一個大肚子餃子,,回一句:“不能說破,要說‘掙’了,,餡少了吃不過癮……”白菜切絲剁碎,,買來的五花肉三肥七瘦,剁成肉泥,。 “機器攪得太細,,失去了豬肉的口感。 ”想吃到流汁的白菜餃子,,先調(diào)肉餡再放白菜,,剁好的白菜用少許鹽調(diào)味,稍微拌一拌,,不等盆底出水,,即可加入肉餡里調(diào)味。 “白菜鹵久了,,菜里的汁水沒了,,餃子餡干巴,沒滋味,。 ”
在焦阿姨家里,,餃子在年夜飯菜單里的地位很重。餃子里,,焦阿姨會把提早準備好的大棗干,、年糕塊、硬幣包進去,。不僅是為了吊著大家胃口多吃幾個,,更代表著她對全家人的祈愿和祝福。
新年味道之“團圓”
除夕夜的餐桌上,,端上的有饕餮珍饈,,也有家常便飯,。當我們坐在桌前享用這頓盛宴時,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一道道菜中,,飄出的是中國家庭最單純的感情,品出的是人與人之間平日里不善于表達的心聲,。當我們舉杯共飲,,將這些美味夾給心愛的人時,,這些經(jīng)過用心烹飪的食物,,仿佛被賦予了語言功能。你聽,,它們在說:“過年好! ”
本版撰稿攝影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鐘尚蕾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