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由青島早報,、團市委、交運集團發(fā)起的 “圓夢行動——支教農(nóng)村娃”再次揚帆起航,,而這也是志愿者們的第43次支教,。報名情況依舊火爆,統(tǒng)計完所有報名志愿者人數(shù)后,發(fā)現(xiàn)原本可容納33人的大巴車不夠坐,。這次的支教也同樣是愛心滿滿,,81歲最年長的志愿者——物理教授陳祖驥將科普知識帶到娃娃中來……
【出發(fā)】
志愿者自駕去支教
早在周一,志愿者們就開始在支教QQ群里討論周四的支教活動,,報名的人數(shù)也在不斷地攀升,,直到昨日晚上,記者將所有要參加支教的志愿人數(shù)統(tǒng)計完后發(fā)現(xiàn)共有38人,,而原本能乘坐33人的大巴明顯不夠用,。于是記者在QQ里“喊”了一聲:“座位不夠,誰能開車去?”幾乎是秒回,,志愿者元老郭文濤“跳”出來說,,我明天開車去。
細回想起來,,郭文濤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自費開車到萊西支教,。“座位不夠坐,咱們老志愿者就得表個態(tài)度,,把座位讓給新志愿者,。”郭文濤笑著說。從事醫(yī)療工作的郭文濤在今年年初就開始參加支教活動,,因為工作的原因,,每次參加支教他都是上完晚班后清晨直接到汽車東站和其他志愿者們匯合。有時因為和同事交接班晚了趕不上大巴車,,他就自己開車一路追到萊西,。而有的時候,因為人數(shù)太多,,他就兼職司機帶著其他志愿者到萊西,。郭文濤告訴記者,雖然他還沒有結(jié)婚,,但很喜歡孩子,,只要條件允許,他會一直為支教貢獻自己的力量,。
體育支教將有“大動作”
“這次來支教的體育志愿者個個都是精英,。”負責協(xié)調(diào)支教體育志愿者的青島大學體育老師林寧告訴記者,他特意在體育學院所有專業(yè)中挑選出10名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來參加此次的支教,。為了能注入更多“新鮮血液”,,林寧只保留了3名元老體育志愿者,將更多的機會留給了一次沒參加過支教的新志愿者,。“就是想讓更多的學生們感受一下支教,,也算是培養(yǎng)支教的后備力量,。”林寧說。
除此之外,,青島大學體育學院書記陳國江、院長管澤毅也將到萊西,。林寧告訴記者,,學校體育系里有不少學生參加了圓夢計劃,大家對這個活動都是贊不絕口,,反應(yīng)特別好,。久而久之,院方的領(lǐng)導也了解到了這一情況,,希望能夠?qū)⑦@個活動做得更好,。這次兩位領(lǐng)導主要任務(wù)是與萊西教育局方面的領(lǐng)導及萊西支教小學校長一起商議關(guān)于未來孩子們體育方面的發(fā)展,制定一個更詳細的計劃,,不論是從硬件還是軟件方面,,都能更好地發(fā)展孩子們的體育課程。
【人物】
81歲陳祖驥科普大篷車到萊西
今天的支教迎來了最年長志愿者81歲的陳祖驥,,未退休前,,他是青島大學物理專業(yè)教授,從事科普教育幾十年,。前不久,,陳祖驥在早報上看到了有關(guān)“圓夢計劃”的新聞,便第一時間聯(lián)系到了圓夢計劃負責招募工作的志愿者,,表達了想要加入這個團隊的意愿,。在此之前,志愿者支教的內(nèi)容大部分是音體美或手工方面的內(nèi)容,,從未涉及過科普方面,,整個支教團隊十分缺少這樣的人才,陳祖驥的加入正好彌補了這個空缺,。
陳祖驥告訴記者,,還沒退休之前,他就經(jīng)常在全市各個中小學校為孩子上科普培訓課,,大大小小的培訓課上了有100多堂,。除了用通俗易懂有趣的語言向孩子們講解科學知識外,他還利用廢舊生活用品制作科學裝置,,用一些小實驗教會孩子們科學現(xiàn)象,。這次到萊西支教他也同樣會帶著這些“寶貝”,為孩子們呈現(xiàn)一場精彩的科普秀,。當記者問他,,具體會帶哪些科學裝置時,,陳祖驥打趣道,這是個秘密,,要等到給孩子們真正演示時再揭曉謎底,。
而在這次支教行之前,陳祖驥還特意向志愿者提出希望能到河頭店的宏東小學為孩子們上課,。原來,,早在2年前,陳祖驥就已經(jīng)和宏東小學結(jié)緣,。當時陳祖驥受邀來到萊西為宏東小學的老師做科普培訓,,對于宏東小學也有一定的感情。而這次能夠為宏東小學的孩子們上課,,陳祖驥也感到很激動,。
對于已有81歲高齡的陳祖驥而言,從市區(qū)到萊西大約需要2個多小時,,這對于老人的體力也是一大考驗,。陳祖驥表示,無論是自己還是家人對于他能參加支教都很高興,。只要身體允許,,他會將自己的“科普大篷車”開進每一所支教的小學。
大四學生找來學妹“繼承”事業(yè)
今年上大四的徐文凱算得上是支教的元老了,,支教團成立之初,,她就和同宿舍的郭豐霞、陳俐宏報名參加,。“當時是在學校的宣傳欄里看見招募通知的,,我們3個人一合計就報名了。”回想起最初報名,,徐文凱覺得她和小伙伴們的決定特別干脆,。面試后,學習繪畫的3人如愿成為支教隊伍中的一員,。一年多與孩子們的相處讓徐文凱感覺收獲頗豐,。“本來我就很喜歡小孩,和孩子們相處也讓我變得更有責任心,、耐心,,幾乎每周都期盼能去支教。”徐文凱說,,明年3月份,,她準備去考教師資格證,在她看來,,如果能成為一名真正的老師也算是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也因為徐文凱極具親和力,,所以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徐文凱告訴記者,,如果哪一周她因為有事耽擱了沒有去,,等到第二周再去的時候,孩子們就會追在她身后問她為什么上周沒來,,也因為孩子們的惦記,,只要沒什么特殊的事情,徐文凱在支教中從不請假,。
但是轉(zhuǎn)眼升到大四,徐文凱即將面臨考研,。學業(yè)的加重讓她不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支教中,。不僅如此,同去的小伙伴郭豐霞,、陳俐宏也因準備報考公務(wù)員而減少了參加支教的次數(shù),。因為自身的原因,讓團隊一下子就少了3名美術(shù)志愿者,,徐文凱心里感覺很不踏實,。于是,她與郭豐霞商議,,希望能在大三中找?guī)讉€“靠譜”的學妹,,“繼承”她們的“事業(yè)”。在反復觀察后,,最終在學生會發(fā)現(xiàn)了兩名學妹覺得十分適合,,與對方一說,兩名學妹都對支教十分感興趣,,同意參加支教活動,。單是同意還是不能讓徐文凱放心,她反復叮囑學妹絕不能只是去一兩次 “嘗嘗鮮”,,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參加,,并向她們分享和孩子們在一起的一些“妙招”。徐文凱告訴記者,,只要考研一結(jié)束,,她還要回歸支教隊伍,如果畢業(yè)了,,條件允許,,她也會堅持到底。
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樊蓉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