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剛師傅多次受到乘客表揚吳春剛師傅服務(wù)細致
三十年,,他用真情服務(wù)感動乘客,,用質(zhì)樸言行弘揚雷鋒精神,用愛心善舉傳遞人間正氣,。三尺車廂,,溫馨相伴 ,文明相隨,,讓乘客沒有了旅途的枯燥漫長,,忘卻了奔波辛勞 。他所開的情滿旅途客運班車被沿途的乘客親切地稱為“新世紀的雷鋒車”;他所跑的客運班線,,成為了沿途居民不可或缺的民生線;他所在的客運車隊成為了青煙省道上可與城鐵“競跑”的亮麗風景,。在乘客的心中,他的車不是最快的,,但卻是最好的,最溫馨的,,最受乘客歡迎的……
看到面包車冒煙,,他立刻沖上去
“像雷鋒那樣,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這是吳春剛的夢想,,也是他好善樂施的動力。“仗義,、隨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熱心腸的老大哥,、負責任的人……”,,坐過他車的乘客這樣評價吳春剛。
2014年4月19日,,讓更多人認識并記住了吳春剛,,正是這天下午他從火海中挽救了6條生命。然而也正是這件事,,讓他至今仍耿耿于懷,,每當開車走到那里,還是會情不自禁地朝面包車起火的地方望上一眼,。“車上一共就兩個滅火器,都用完了,可是火還沒有徹底撲滅,。”回想起救人的那一幕,54歲的吳春剛臉上沒有絲毫自豪的神情,反而滿臉的惋惜。那天吳春剛像往常一樣,駕駛大客車跑在青島至煙臺的路上,。下午3點左右,行駛到204國道煙臺市福山區(qū)回里鎮(zhèn)附近時,吳春剛發(fā)現(xiàn),前方100多米處的對面車道上,有輛面包車歪在路邊,還冒出了滾滾濃煙,。
“我看到有兩個人摔在外面,面包車里面好像還有人。”吳春剛將車停穩(wěn)后就拿起滅火器,沖上前對著起火的面包車就是一陣狂噴,。熱心的乘客也沒有閑著,紛紛下車幫忙,。在兩臺滅火器的噴射下,火逐漸小了,。隨后吳春剛和乘客聯(lián)手將車外的兩名傷者抬走,又從車內(nèi)救出了4個人。但面包車撞上大樹后側(cè)翻,駕駛室很難打開,。兩個滅火器用完后,火勢失去控制,越來越大,缺少滅火工具的眾人只能眼睜睜看著火焰吞噬了整輛面包車,面包車駕駛員不幸身亡,。救人的事情吳春剛連對老婆也沒敢說,生怕她擔心,報紙上登了他的事跡后,老婆打電話“熊”了他一頓。“不想讓你擔心,你把家照顧好就行了,。”這位憨厚的山東漢子,話不動聽卻動人心弦,。
斗過小偷,擒過犯人,搶救工友,,行駛途中救過6人,,還撿過十幾個錢包一一物歸原主……從業(yè)30多年,拾金不昧、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做了多少好事,吳春剛自己都已經(jīng)記不清了,。
有旅客專門坐他的車
同事們給吳春剛總結(jié)出一個特點:車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車內(nèi)“對旅客用心,、與旅客交心”,其實,,這也是吳春剛的從業(yè)觀 ,。30年來,吳春剛以真誠服務(wù)感動了旅客,,很多人都成了他的“回頭客”,。
從事服裝加工生意的謝先生說,自己每周至少要往返青島煙臺兩次,,五六年了,,每到一站,吳師傅都會提醒下車旅客“慢走啊,,別忘記拿東西”,,都會詢問每位旅客的目的地,生怕下錯站,。“雖然我應(yīng)該叫他叔,,但我覺得他像個大哥,我們經(jīng)常通電話,、聊家常,,還一起喝啤酒吃大排檔。”賈先生坐吳春剛的車有十多年了,,吳春剛經(jīng)常幫他免費運貨物 ,,有時還幫他為客戶訂酒店。賈先生表示,,盡管現(xiàn)在自己有私家車了,,但想念吳師傅時,,還會買票專門坐他的車來青島。一次行車途中,,兩名醉酒旅客和他人發(fā)生爭斗,,吳春剛急忙停車上前勸阻,自己也挨了幾拳,。為保證旅客安全,,避免沖突升級,吳春剛把車果斷停在醫(yī)院門口,,把兩名醉酒旅客勸下車,,又說服了那名打人旅客。有人說他傻,、愛管閑事,,他卻不以為然:“我覺得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就是個司機,,就是為旅客服務(wù)的,,就要用心出好每一次車。”
“吳師傅,,今天我要跟你道個別,恐怕不能經(jīng)常乘坐你的車了 !青榮城鐵開通了,,我以后出差,,單位會給我安排運行時間更短的城鐵,我們見面的機會可能很少了,。”周先生是某公司的業(yè)務(wù)負責人,,由于公司的很多客戶在煙臺辦公,他經(jīng)常要兩頭跑,,多年來,,他往返兩地無數(shù)次,也曾抱怨路途顛簸,。5年前,,他偶然坐上了吳春剛的車,發(fā)現(xiàn)這個司機開車很“斯文”,,既不爭道搶行,,也極少出現(xiàn)急剎車,“我在車上睡一覺都很安穩(wěn)”,。從此,,他每次都盡量坐吳春剛的車。
多年來,,吳春剛駕駛的班線車穩(wěn)居公司青煙線路客票收入榜首,,他在為單位創(chuàng)收的同時也為其他駕駛員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同一線路的其他駕駛員私下常半開玩笑地說:“我們可不喜歡排班排在吳春剛前面,乘客都被他‘搶’走了 ,。”同事們的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乘客對吳春剛的喜愛。從業(yè)30年來,,吳春剛一直在青島至煙臺班線開車,,不少經(jīng)常往來于青島、煙臺兩地的乘客,,都認識吳春剛,,并且,多年來,,吳春剛也有了一大批自己的“鐵桿粉絲”,。他們主動要了吳春剛的手機號,每次要往來青煙兩地,,都會提前聯(lián)系吳春剛,,詢問他當天的班次時間,盡量選擇乘坐吳春剛的車,。“他開車穩(wěn)當,、安全,人也好,,都是主動和我們打招呼,,還樂于助人。”這是乘客對他的普遍評價,。有的乘客就算提前到了車站,,也寧可多等一段時間,乘坐吳春剛的車,,這才出現(xiàn)了吳春剛同事的如上“抱怨”,。
他被授予勞模稱號
開車30年,吳春剛服務(wù)熱情,,行車穩(wěn)健,,安全行駛300多萬公里。每天發(fā)車前,,他會提前一個小時到崗,,把車輛內(nèi)外擦拭一遍,檢查輪胎,、證照,,整理座套、著裝。同事經(jīng)常開玩笑,,說他跟車的感情比跟家人的感情還深,,他車上的座套,恐怕比他家的床單還干凈,。吳春剛說:“在駕駛員隊伍里,,我已經(jīng)是老人了,現(xiàn)在要做的不僅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還要為企業(yè)做好傳幫帶,,希望在我退休之前能夠多帶些青年人,為企業(yè)多出點力,。”
在吳春剛工作生涯中,,已經(jīng)數(shù)不清有多少次因為堅守崗位而辜負了家人。2011年 ,,吳春剛的父親心臟不好,,姐姐一個人也沒法送父親去醫(yī)院。當時他正在外地跑車,。接到姐姐的電話,,吳春剛給妻子打了一個電話。妻子直奔家里,,送醫(yī)院,、陪床,她一個人頂了起來,。吳春剛只能在下班后才去看看,,妻子有時候都埋怨他“干脆把家安大巴上好了”。
“我感覺這些年我對象很不容易,,都是她一個人兩邊家里跑。”吳春剛感慨,。結(jié)婚30余年,,夫妻兩人從來沒紅過臉。多虧了妻子的大力支持,,吳春剛才能一心撲在工作上,。“我對象也想跟我出去一起轉(zhuǎn)轉(zhuǎn),我總是回答,,那還不好辦,,等我退休了,咱有的是時間,,到時候隨便玩,、盡情玩。”
把乘客視為自己的親人,大巴車就是他的第二個“家”,。他的車總是干凈整潔,,一塵不染,每一位走進他車廂的乘客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馨,。2014年,,吳春剛被交運集團授予了“交運勞模”榮譽稱號,同時,,被青島市總工會命名為“工人先鋒”,。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wǎng)記者 郭振亮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