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會糾結孩子到底該“窮養(yǎng)”還是“富養(yǎng)”。其實,,與其一味追捧“窮養(yǎng)兒子富養(yǎng)女”的信條,,不如盡可能提供適合孩子發(fā)展需要,、適合家庭實際情況的條件,不必費力超越,,也無須刻意降低,,在有選擇、有限度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的過程中,言傳身教地傳遞給孩子對待物質,、金錢既不揮霍無度,,也不錙銖必較的價值觀。
在各類子女教育論壇里時不時地會看到“窮養(yǎng),,富養(yǎng)”這兩個詞,,大家討論得熱熱鬧鬧,我卻看得糊里糊涂,,一直對“窮養(yǎng)富養(yǎng)”的定義不得要領,。理論問題想不明白,索性不想了,,不過倒是借著這個話題梳理了一下這些年養(yǎng)女兒的經歷和體會。
大女兒5歲時我們來到美國,。那時,,一個博士后的工資養(yǎng)三個人,房租一個月一千塊,,啥東西換成人民幣都讓我肉疼(當時一美元值八塊多人民 幣),,這些加上身份和工作的不穩(wěn)定,讓我對家里的經濟狀況有深深的不安全感,,甚至是恐慌感,,恨不得一塊錢掰成幾半花。不是夸自己,,我真覺得自己是成功轉型 的典范,,由國內的小資生活迅速滑入過緊日子的狀態(tài),由曾經的“上得廳堂”華麗轉身“鉆進廚房”,。那時的生活圈子里都是大學里的博士后,,學生,我是“從善如 流”,,虛心學習大家交流的省錢秘籍,。我連walmart都不常去,專去大家口口相傳的Aldi(便宜店),,老墨店,,希臘人的店買東西。不過大家的狀況都差 不多,,倒也沒什么壓力,,出去郊游,家家戶戶帶著茶葉蛋,,拌涼面,,從沒想過午餐去飯店,那真是窮樂和的日子。
當然女兒的生活水準也未能幸免,,跟著我們一落千丈,。還記得第一次去yard sale(美國人的家庭拍賣),滿載而歸兩大袋,,一袋毛絨玩具,,一袋小孩衣服。用洗衣機洗了以后,,女兒穿著高興,,玩得開心??墒钱斘以谠窖箅娫捓锏靡庋笱?向我媽匯報我的“成果”時,,卻被訓了一頓:“怎么能給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也是的,在國內獨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公主,,爸爸媽媽就差為他們“五天攬月,五洋捉鱉”了,。女兒在國內過生日時朋友送的都是幾百塊錢的玩具和衣服 ,。不過,好漢不提當年勇,,此一時彼一時,,陪父母“洋插隊”,娃也得跟著接受“再教育”,。
在那段谷底的歲月里,,女兒很懂事地和我們一起走過來。去中國店買菜,,她的眼睛總是被花花綠綠的小食品吸引,,可是她記住媽媽說的話:“每次只 能挑一個,不能超過一塊錢,。”在超市里看到喜歡的玩具她會拿起來先看價簽,,然后自言自語說:“哦,太貴了,,等到降價的時候我們再來看看,。”再喜歡的她也會 放回架上。至今想起她當時的樣子,,我的心都會酸酸的,。
從小酷愛讀書的女兒童年時好像沒有幾本屬于自己的新書,因為十塊錢一本的書對當時的我是一筆大錢,。不過這并沒有影響她的成長,,因為一到美國 我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最好的地方---圖書館,。每周十幾本甚至幾十本地借,借回來如饑似渴地讀,,讀完就催著爸爸媽媽去圖書館,。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 新書的女兒卻成了最愛讀書的孩子,。
這樣的日子過了五年,隨著孩兒爸找到穩(wěn)定工作,,我們有了綠卡,,再后來我也有了工作,家里的日子不再那么緊巴,,我花錢的手也慢慢地松了起來,。 我不再給孩子買人家的舊衣服,而是去百貨商店趕sale的時候買,。等到女兒上了初中,,對穿衣戴帽有了自己的想法時,我就帶著她一起去商店讓她自己挑選,,現(xiàn) 在更多的時候是她和朋友一起去買。
孩子小的時候對金錢沒有什么概念,,漸漸大了,,看到周圍的人和事,就有了想法和疑問,。面對這些,,我知道不能回避,敷衍,,只能正面地去和女兒交 流,。記得上初中時女兒說:“有的同學家住公寓,自己都沒有單獨的臥室,,可是她們卻背著c品牌的包,,穿著c鞋。”我說:“我們和人家一樣都不是富人,,只是每家的父母把錢花在不同的地方,。我們更愿意把錢花在你學鋼琴,長笛,,滑冰,,網球,游泳上,。你說哪種做法更值得?”
一次我給鋼琴老師寫支票時女兒在旁邊說:“媽媽,,我從四歲開始學鋼琴,,到現(xiàn)在花了很多錢,這些錢夠買一輛汽車了吧?”我笑了:“夠買一輛寶馬了,。不過,,看到你在舞臺上彈琴,媽媽的心會緊張,,興奮,,激動;聽到掌聲,媽媽會特別驕傲,。這些都讓媽媽感覺比坐寶馬車幸福多了,。”
我一直都沒有富養(yǎng)還是窮養(yǎng)的概念,也沒有為此糾結過,。跟著家里的收入走,,跟著孩子的需要走,邊走邊把自己的金錢觀價值觀灌輸給孩子,,這樣孩子也不會糾結,,不會為物質所累。
我讓女兒知道:你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家里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每一塊錢都是父母辛苦工作掙來的。我們對你物質需求的滿足是有限度有選擇的,,更不會超越我們能力所及的,。
我讓女兒知道:幫助做家務是沒有報酬的義務勞動。秋天掃樹葉,,冬天鏟雪,,平時倒垃圾,推垃圾筒,,在家里帶妹妹,,都是你做女兒做姐姐的本分。
我讓女兒知道:考試得了好成績,,比賽得了獎是你為自己做的,,爸爸媽媽會為你高興,全家會出去吃飯慶祝,,可是我們不會事先懸賞,,也不會事后現(xiàn)金獎勵。
我讓女兒知道:一個女孩子打動人的是健美的身體,,自信的眼神和陽光般的笑容,,沒有這些,穿再貴的衣服人們在心里也不會給你打高分,。
守住這些底線,,并不意味我是個在金錢上苛待孩子的媽媽,。女兒去外州參加國際科學大賽,去DC領獎,,我都會帶她去買漂亮的衣服,,去做頭發(fā),去買好的化妝品,。女兒和朋友去逛mall,,看電影,吃飯,,如果她需要20塊錢,,我會給她30,回來后她會主動把剩的錢還給我,。
特別是女兒上高中以后,,校內校外參加的很多活動都要花很多錢,有時我們也會私底下嘮叨一句:“這真是花錢如流水啊!”可是該花的時候我們從不猶豫,。記得九年級女兒試著組織debate club(辯論俱樂部)的時候,,她對我說:“媽媽,要加入一個全國的組織,,需要交200多美元的會費,。可是現(xiàn)在還沒有幾個人,,而且他們幾個都猶猶豫豫 的,。”我說:“你不用擔心這個錢,需要交的時候我們?yōu)槟愀丁?rdquo;盡管最后club沒有辦起來,,可是女兒知道爸爸媽媽一直在支持她。今年,,她要參加一個全國性 的科學學會組織的競賽,。那個競賽不僅要提交書面報告,還要交一份錄像,。因為這學期的功課和考試的壓力特別大,,女兒想要放棄。她說:“我準備得不充分,,得不 了獎,,95塊錢的報名費肯定是白花的。”我說:“95塊錢你不用考慮,,你不試怎么知道自己不行?你已經準備了,,別錯過這個機會。”結果她得了二等獎,,對于這意外的收獲她高興得不得了,。
因為知道要尊重父母辛勞得來的金錢,,所以她不揮霍;因為父母在金錢上讓她不缺乏,給她安全感,,所以她不會對金錢孜孜以求,,錙銖必較。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為她花錢的時候,,我們的選擇和優(yōu)先次序向她傳遞著我們的價值觀,。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個女兒從小到大,,小到玩具衣服,,大到手機電腦,從沒為哪樣東西和我們糾纏過,,更沒有因為得不到滿足而對父母抱怨,。當然,手機和電腦在她該需要的時候我們就會為她準備,。
特別是這一兩年,,我們對她自己的花費越來越放松,可是她自己懂得分寸,,所以還沒讓我們頭疼過,。
去年暑假她去華盛頓參加一個政府部門組織的的活動,一周里所有費用主辦方都包了,,沒有需要花錢的地方,,可是我還是給她100塊錢?;顒咏Y束 后我們全家在華盛頓又玩了幾天,,在歷史博物館,妹妹挑了幾件紀念品和書,,交款的時候,,我一時著急找不到信用卡,大女兒連忙從自己的包里拿出錢,。后來她又在 路邊的小店給妹妹買了一件紀念衫,。我跟小女兒說:“看,姐姐多好!”大女兒馬上說:“那是媽媽的錢,。”回到家后,,她把剩下的錢交給我,我隨便問了句:“你買什么了?”她說在Smithsonian(美國著名的國家博物館)買了些紀念品,,是送給她的好朋友們的,。
就這樣,在我還沒明白啥是窮養(yǎng)富養(yǎng)的時候,,孩子就長大了,。
看到關于窮養(yǎng)富養(yǎng)的討論我問女兒怎么看,,她說:“小孩懂事之前不該富養(yǎng)。”看來小時候的苦日子在她的身上沒有成為負能量,,而是讓她懂得了父母給與孩子的無限的愛和有限的物質之間是不矛盾的,。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