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水餃中出現煙頭
消費者購買的思念灌湯水餃
購買水餃時的發(fā)票
信網1月15日訊 近日,,青島即墨的任女士致電信報全媒體,,稱在即墨家佳源超市購買了一包思念牌水餃,,回家在水餃里吃出了煙頭,。任女士找到即墨家佳源超市反映問題,,據任女士介紹,,家佳源超市答應賠償200元,。隨后,,信報全媒體聯系到了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下稱思念食品)和即墨家佳源超市,思念食品工作人員表示,,核查之后才能下結論,,而即墨家佳源超市卻未正面回應此次事件。
“思念”水餃現煙頭
2015年1月13日,,青島即墨任女士向信報全媒體反映,,自己于1月12日在即墨家佳源超市購買了一包思念牌豬肉白菜灌湯水餃,打算作為當晚晚餐,。然而任女士與丈夫吃晚飯時,,任女士的丈夫感覺其中一只水餃不太對勁,仔細一看,,水餃的餡里夾著一個煙頭,,煙頭包裹在餃子餡中,已被泡爛,。任女士的丈夫頓時感到一陣惡心,,隨后就開始嘔吐,。“吃水餃能吃出煙頭,太惡心了,,這還是大超市里買的大品牌,。”任女士說。
另據任女士介紹,,當天晚上,,任女士的丈夫一直在嘔吐。
13日上午,,任女士帶著吃出煙頭的水餃來到即墨家佳源超市,,向超市討要說法。據任女士介紹,,超市的工作人員答應賠償200元,。“我提出了賠償2000元,然后給我們去醫(yī)院做檢查,,并且道歉,。超市的人卻說最多給我200元,我丈夫后來嘔至吐血,,又因為這個事情,,耽誤了一天的工作,這么大的超市,,食品的安全出現了問題,,僅僅200元就把消費者打發(fā)了,以后再出現這種問題呢?”任女士說,。
另據任女士介紹,,1月13日下午4時許,家佳源超市回復了任女士,。任女士對信報全媒體說:“他們說廠家下午來人,,我從下午4點多等到晚上8點多,也沒見到有人出面解決問題,。作為知名的企業(yè),,出現問題以后,連最起碼的態(tài)度都沒有,,這兩家公司的做法太讓消費者寒心了,。”任女士對信報全媒體說。
超市均未正面回應
據青島華聯商廈介紹,,即墨家佳源超市隸屬于青島華聯商廈,,隨后信報全媒體聯系了青島華聯商廈,想要了解此次事件的具體情況及進展,華聯商廈總服務臺的工作人員對信報全媒體表示:“會將情況向上級匯報,,由專人向信報全媒體介紹情況,。”
但是,信報全媒體并沒有等到青島華聯商廈或即墨家佳源超市工作人員的聯系電話,,當信報全媒體第二次聯系到青島華聯商廈總服務臺時,,工作人員說:“已經將情況向領導匯報,會有工作人員與你聯系,,如果沒聯系就先等一下,。”
之后,信報全媒體又聯系了家佳源超市的服務臺,,得到的答復幾乎與華聯商廈服務臺一樣:向領導匯報,,稍后作出答復。信報全媒體又撥打了家佳源超市一張姓經理的手機,,對方處于關機狀態(tài),。
后來,信報全媒體通過任女士,,聯系到了家佳源超市張經理,,起初張經理執(zhí)意不接信報全媒體的采訪電話,在任女士的多次質問下,,張經理才最終接了電話,,僅說了一句“明天工商局來解決”就掛斷了電話,。
思念食品:情況需核實后下結論
信報全媒體又聯系了此次事件的另外一方——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下稱思念食品),。就此次事件詢問了相關的問題。
據思念食品8012號工作人員介紹,,事件發(fā)生以后,,思念食品就派人趕往了青島即墨家佳源超市。“我們聯系了離青島最近的業(yè)務員,,業(yè)務員將會趕到即墨家佳源超市,,對問題產品進行拍照取證,核對生產日期和批號,,然后傳回公司總部,,公司總部根據傳回的資料將先進行自查,調取當日的監(jiān)控錄像,。最終,,會給消費者一個答復。”
信報全媒體詢問:生產過程中是否可能會出現員工不小心將煙頭掉到水餃餡中,,該工作人員回應稱:“這個還需要核實情況后才能下結論,,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車間內是不允許帶煙進入的,而且管控過程中,,煙頭大小的東西根本過不了檢查,。”
何時會有結論,該工作人員則表示,,需要核實以后,,才能確定。屆時會有專門處理此事件的工作人員進行答復,。
14日上午,,任女士告訴信報全媒體,已經撥打了“12331”熱,,向即墨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舉報,,由執(zhí)法部門進行鑒定,幫助消費者維權,。隨后,,信報全媒體采訪了即墨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據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我們已經派人對此事進行調查,,按照流程和規(guī)定,,需要5個工作日以后出結果。”
維權困難需要多方佐證
針對此次事件,,信報全媒體咨詢了山東德衡律師事務所的任輝律師,,任律師對此次事件做了分析后,對信報全媒體說:“根據《新消法》的規(guī)定,,除商家的承諾賠償之外,,一般情況下,是對消費者進行三倍賠償,,但是不排除知名企業(yè)可能會顧及到企業(yè)形象,,根據情況提高對消費者的賠償額度。”
另外,,任律師也表示,,近幾年食品安全問題的案例屢有發(fā)生,作為消費者,,應該了解并且掌握維權的方式方法,,任律師說:“一般有這么幾種方法,第一個是雙方協商,,通過協商商定如何賠償;第二個是撥打‘12315’,、‘12331’等投訴電話,由工商局和食藥管理局介入進行維權;第三個是訴諸法律,,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利益,。”
任律師還特別強調了訴諸法律的事宜,,據任律師介紹,上述三點中,,訴諸法律是最困難的,,困難點在于搜取有力的證據。“第一,,消費者要提供商品信息的相關證據,,比如發(fā)票;第二,要能證明商品確實存在問題,,以任女士的事件為例,,就是能夠提供證明水餃中有煙頭的證據或者廠家和超市承認水餃中有煙頭。”任律師說,。
但是,,據任律師介紹,普通消費者一般沒有搜證的意識,,要獲取商品存在問題的證據很困難,,尤其是已經開了封的商品搜證更加困難。任律師建議消費者:在維權取證時,,盡量全程拍照錄音,,以便可能獲取更多的有力證據。
信報全媒體會持續(xù)關注此次事件,。信報全媒體記者 杜杲燃(圖片由當事人提供)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