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某縣鄉(xiāng)村小學,,課桌仍是破的,。
提高工資,、加強輪崗、招錄定向師范生……為了解決鄉(xiāng)村教師流失的問題,,我省想了不少辦法,。“農村教學條件不改善,光靠道德說教肯定不管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不少政協(xié)委員也提議改善農村教師待遇,但多地教育部門都表示,,財政缺錢是最大阻力,。
專家認為,從根本上講,,只有打破城鄉(xiāng)對立的二元格局,,讓向城市傾斜過度的資源向農村回流,才能改善基層教師工作條件,,既留得住人,,也留得住心。
鄉(xiāng)村教師待遇低 缺錢是根本癥結
“找工作,,最先看的當然是待遇,。”在日前山師大舉行的師范類高校畢業(yè)生招聘會上,畢業(yè)生李慧告訴記者,,他們班很多同學優(yōu)先選擇待遇好的縣級以上學校,,很少有人選擇去基層任教。
城鄉(xiāng)教師待遇差距有多大呢?根據東北師范大學發(fā)布的《中國農村教育發(fā)展報告2013-2014》,,我國鄉(xiāng)村教師2013年平均工資為2359元,,而在城市,這一數字超過4000元,。“如果每月多加四五百元,,就能穩(wěn)住不少老師的心。”在采訪中,,多位鄉(xiāng)村老師都表示,,即使條件不錯的地區(qū),,新入職的教師工資在2000元左右,干了十幾年的老教師每月也多不了1000塊,。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俞敏洪提出,提高薪資待遇是解決農村教師扎根的根本,,凡在農村中小學教書的老師,,在薪酬體系上應該比城市老師有20%-30%的上升。
而根據教育部門的調查,,如果初期月工資達到3001元到4000元時,,就有79.4%的畢業(yè)生愿去農村任教;如果工資達到4001元到5000元,88.07%的學生都愿意下到農村,。不過目前的情況卻是,,我省高達七成的師范生最終都轉行了。
近年來,,我省不斷提高鄉(xiāng)村教師待遇,,日前出臺的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方案就提到,將提高農村教師薪酬待遇,,但在實施中仍然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報告打上去,財政說沒錢,,你有啥辦法?”對于增加工資的建議,,多個縣市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都表示,缺錢是根本癥結,。
城鄉(xiāng)教師輪崗,,應避免“鍍金”心態(tài)
為了保證農村教師穩(wěn)定,,各地教育局也想了不少辦法,。“新招聘的在編老師,都要分到基層學校中服務三到五年,。”據悉,,我省各地一般都將新招老師分到鄉(xiāng)村學校,服務期滿后才允許調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村教育水平,。
我省不少地方多年來還實施教師跨校交換,除了區(qū)域內交流輪崗,、名優(yōu)教師交流外,,城鄉(xiāng)對口交流也是一個重要部分。城區(qū)優(yōu)質學校與農村學校之間相互交流,,對口支援,。不僅如此,,對口支援也用在各市之間,青島,、東營,、煙臺和威海4市,對口支援菏澤,、聊城,、臨沂和濟寧4市,通過這種方式提高落后地區(qū)的教育質量,。
申報高級教師需有輪崗經歷,,至少要在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聽起來能提高農村學校水平,,但也有不少鄉(xiāng)村教師反映,很多城里來的老師帶著“鍍金”的心態(tài),,輪完崗就走了,。“有的人雖然能帶來先進的教學理念,但由于流動較大,,孩子們也沒法接受穩(wěn)定的教育,。”
“崗位輪換只是一方面,城鄉(xiāng)職稱評定差距也不小,。”業(yè)內專家表示,,對外交流是提高鄉(xiāng)村教師素質的一個方式,但要根本穩(wěn)定教師隊伍,,必須增加農村教師的職稱評定數量,。
據東北師范大學教授鄔志輝調查,城市初中和小學教師獲得中教高級和小教高級職稱的時間分別要比鄉(xiāng)村教師早5.8年和5.5年,。
山東省教育廳明確規(guī)定,,會適當增加農村、偏遠地區(qū)中小學和薄弱學校中高級職稱崗位,。有專家認為,,職稱評定應該按照需求比例來劃分,而非地域條件,。“職稱既事關教學能力,,也事關收入,應當參考城鄉(xiāng)教師的需評數量,。”
記者了解到,,為了解決農村教師短缺問題,我省去年首次面向菏澤招收200名定向師范生。這批學生畢業(yè)后不需要參加教師招聘考試,,直接獲得事業(yè)編制,,但需到農村公辦中小學校任教不少于10年。
“沒想到報考的這么少,。”在投檔后,,定向師范生遇冷也讓招考人員很是意外。
根據首輪投檔情況,,山東師范大學和曲阜師范大學的農村專項計劃均未投滿,。山東師范大學文科招收75名學生,僅投出4人;理科招收25名學生,,僅投出12人,。曲阜師范大學文科招收40人,無人投檔;理科招收60人,,僅5人投檔,,缺額總共為179人。
“當初也想報,,但考慮后還是放棄了,。”一名來自菏澤的山師大大一學生表示,雖然條件看似很優(yōu)惠,,但去農村任教10年還是嚇退了很多報名者,。
據悉,我國很早就啟動了免費師范生計劃,,但根據對陜西,、內蒙古等17個省、自治區(qū)首批免費師范生就業(yè)情況的調查,,4621名免費師范生,,最終去農村學校就業(yè)的只有183人,占3.96%,。定向生和免費師范生類似,,都存在回流農村效果差的問題。不少學生來自農村,,卻不愿意回農村,,根子還在于農村教課累,、待遇差,。
為此,我省將實行師范生提前批次錄取,,擴大教師定向培養(yǎng)計劃,。但這也是治標不治本,為了讓畢業(yè)生能扎根基層,最根本的還是提高包括工資,、職稱在內的所有薪酬,、政策待遇。只有基層教師的條件逐步得到改善,,打破城鄉(xiāng)對立的二元格局,,定向師范生的初衷才能落到實處。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