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城市整體規(guī)劃發(fā)展,,美化城市環(huán)境,,改善居民居住條件,,青島的棚戶區(qū)搬遷改造成果頗多。提起老城區(qū)分布的老舊棚戶區(qū),,不僅居住在“趴趴房”里的市民倍感生活不便,,就連周邊居民也是苦不堪言。
在市區(qū)所有棚戶區(qū)改造中,,零星分布的棚戶區(qū)改造最為困難,。由于體量較小、分布較散,,因此搬遷改造工作相對緩慢,。日前,青島市房地產開發(fā)管理局曹天宇處長做客網絡問政時透露今年新一批棚戶區(qū)征收名單,,其中館陶路4號和6號,、大沙支路2號、廣饒路改造項目一期,、遼陽東路5號等不少零星片區(qū)被列入征收范圍,。飽受多年生活不便的老居民們,終于盼來了住新房的好消息!
零星棚戶區(qū)隱匿繁華老城中 危房都是"定時炸彈"
館陶路6號實景照片
此次記者走訪的幾處零星棚戶區(qū),,均位于青島市區(qū)繁華地段,,地理位置極佳。其中館陶路4號,、6號位于西部老城區(qū)內,,據居民介紹,這里前后僅有13戶居民,,中間還分布著一家企業(yè)的倉庫,,由于外圍是一家大型酒店和企業(yè)辦公樓,一般行走在館陶路上,,根本看不到4號,、6號棚戶區(qū)的環(huán)境。
館陶路4號實景照片
館陶路4號居民生活現(xiàn)狀
大沙支路2號則由隨意分布的一棟棟低矮平房組成,,由于居住環(huán)境太差,,老居民幾乎都已經搬離這里,騰出的老房子大部分為外來務工人員租住,,一些房屋由于常年無人居住,,布滿了灰塵和生活垃圾,臟亂差的環(huán)境與不遠處交付不久的整潔干凈的新建商品住宅項目——海情御園形成了鮮明對比,。
廣饒路兩側的筒子樓
筒子樓里居民的生活現(xiàn)狀
廣饒路改造項目位于快速路以南,、青島山以東、延安一路以西,,地處臺東商圈邊緣地帶,,通山路以及廣饒路延安路合圍區(qū)域分布著多棟筒子樓,。據介紹,這些筒子樓原先為上世紀七十年代各單位的職工家屬樓,,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幾十年前人人羨慕的“小樓”卻演變成了如今老舊的危舊房屋。
大沙支路2號是由破舊平房組成
遼陽東路5號周邊為簡易板房
遼陽東路5號是本次走訪中建設年代最晚的一片危舊房,,全部為一梯兩戶的套房,,但周邊卻分布著經營各類生意的簡易板房,隨意丟棄的生活垃圾令周邊彌漫著難聞的惡臭味,,從遼陽東路拐進這里需要經過一段泥濘坑洼不平的土路,,2013年這里曾出臺過相關改造規(guī)劃,但由于各種因素影響遲遲沒有啟動改造,,擱置兩年后,,居民們終于又迎來了征收的好消息。
棚戶區(qū)周邊隨處可見亂扔的生活垃圾
走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由于體量小,,分布分散,這些棚戶區(qū)搬遷改造比較復雜,,推進工作相對緩慢,。久而久之,破舊不堪的“趴趴房”竟成了城市中的“詬病”,。
鱗次櫛比的高樓將一棟棟低矮破舊的老房子掩埋其中,,很難想象,在現(xiàn)代氣息濃厚的棟棟高樓中,,竟然掩藏著如此破舊不堪的老房子,,有的房屋甚至被鑒定為危舊房,但迫于生計,,部分居民不得不留下來,。“現(xiàn)在老樓里留守的居民已經沒有幾家了,因為生活實在不方便,,很多人家很早就搬走了,,把房子租了出去”,居民們這樣告訴記者,。
筒子樓里的管道已經腐朽漏水
外墻上全都是私搭亂建的電線 非常危險
無論是私搭亂建的平房還是一層就分布十幾戶的筒子樓,,由于年久失修,房屋質量普遍存在各種問題,,外墻體酥化脫落,屋頂逢雨必漏,,走道樓梯磚塊掉落架空,,隨時會有坍塌的可能,,通往各家的電線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劃隨意纏繞在一起,居民們告訴記者,,由于電線老化,,此前還發(fā)生過一次比較嚴重的火災事故,所以居民們更加盼望能夠趕緊搬離,,“當時著火時,,整個樓里簡直一團糟。幸虧消防隊員及時撲滅了火災,,要不然老樓里行動不便的老人都要跟著遭殃了,,除此之外,老樓里還有很多其他潛在危險”,。
棚戶區(qū)衛(wèi)生臟亂差 留守居民苦不堪言盼拆遷
幾十年房齡的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導致房屋出現(xiàn)嚴重隱患問題,讓居民苦惱的還不僅如此,,生活配套跟不上,,周邊惡劣的衛(wèi)生環(huán)境,更讓居民無奈,。
居民房間內的頂棚吊床一睡就是30年
“冬天沒有取暖設備,,我們至今還得用煤取暖,幾戶人家公用一個廚房和衛(wèi)生間,,一點隱私都沒有”,,記者看到,為了生活方面,,居民在走道外搭建了廚房和煤池,,如此以來原本就不寬敞的走道顯得更加狹窄,必須側著身子才能通過,。另外,,房屋漏雨更是稀松平常的事兒,“冬天樓上使用衛(wèi)生間,,樓下就跟著漏水,,水淌到地面,結上厚厚的一層冰,,走起路特別容易打滑摔倒”,。
據悉,青島主城區(qū)老舊棚戶區(qū)多為70年代建成的各單位職工宿舍樓,,室內面積集中在15㎡左右,,只能擺放幾件簡單的家電和家具。即使房屋空間逼仄,三代五口人擠在十幾平米小房間里生活的卻比比皆是,,“原先我們家五口人擠在12平米的小房間里,,后來孩子結婚就住在我們樓上的房間里,但室內面積也非常小,,根本住不下”,,居民徐大爺指著不遠處的筒子樓告訴記者,“前面樓也有幾戶居民,,情況跟我們家差不多,,生活十分困難”,順著徐大爺手指的方向看去,,筒子樓里僅有的樓梯現(xiàn)在根本無法正常使用,,可能是問題太多,老鄰居已經大都搬走了,。
走進一位居民家中記者看到,,為了讓孩子擁有私人休息空間,居民不得已在距離天花板不足半米的位置搭建了一個簡易吊鋪,,躺在上面,,感覺壓抑的很,而且密不透風,,一會兒工夫就悶得難受,,“孩子就是在這樣的吊鋪一睡快30年”,居民無奈地告訴記者,,“一到下雨天,,天花板還往外滲著雨,雨水會把床鋪全部浸透了,,根本沒法入睡”,。
筒子樓環(huán)境臟亂差
除了房屋本身安全隱患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外,周邊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更讓他們苦惱不已,,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筒子樓合圍的平房內,已經被用作廢品回收點,,各種生活廢品隨意擺放在道路兩旁,,不僅占據了過道,而且極不衛(wèi)生“很多人房屋將轉租給了其他人,,久而久之,,這里被弄得烏煙瘴氣、臭氣熏天”,。記者從筒子樓向下看去,,較矮的屋頂上布滿了各種生活垃圾,,居民們看到滿房頂?shù)睦驮阈牡暮埽?ldquo;有些租戶特別不自覺,竟然從樓上直接向下扔東西,,現(xiàn)在周邊就像‘貧民窟’一樣環(huán)境惡劣”,。
“這樣的房子,我們住的夠夠的”!在采訪中,,記者總是能聽到居民這樣的抱怨聲,,看著破舊不堪的老舊危房,,聞著空氣中彌漫陣陣惡臭的味道,居民們改造搬遷的想法就愈發(fā)強烈,,“我們就希望能夠趕緊拆遷,,然后住進有獨立衛(wèi)生間和廚房,寬敞明亮的新房里去”,,居民們說,,每當有工作人員摸底調查的時候,他們都特別高興,,總覺得拆遷有望,,就盼望著拆遷后,能住上新房,。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