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年輕的理財者:
你們好!
巴菲特曾經(jīng)說過,“我并不試圖超過七英尺高的欄桿,我到處找的是我能跨過的一英尺高的欄桿,。”開始理財之后,越來越能體會到這句話的意義,。理財,,沒有一定之規(guī),收益高固然好,,也要考慮自己能不能承受得了高風險,。最重要的是要適合自己,量力而為,。
慶幸我能成為銀行人 ,,慶幸在我拿到第一份工資時,也接受到了專業(yè)的理財培訓,。所以相比一般的上班族,,我的理財意識更強烈,接收到的第一個訊號就是:強制理財,。
對于那時要租房子的我來說,,能攢下的錢真的不多。從第一個月起,,抱有一個簡單又美好的愿望,,就是每月基金定投100元,等當時三歲的小外甥將來結婚時,,把這份二十幾年的愛全部給他,。五年下來,收益是零存整取的幾十倍,,而且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因為這個“欄桿”足夠低,邁得輕松,,過得順暢,。
另一個“欄桿”就是強制儲蓄了,,想法很美好,但過程斷斷續(xù)續(xù),。即便這樣,,在剛畢業(yè)的那些年,正是這些強制儲蓄,,不僅讓我安穩(wěn)度過喜帖不斷的紅五月和紅十月,,也讓我可以思考我能為父母做點什么。
無論送什么樣的禮物都不能表達對父母的感恩,,想過給他們買保險,,但是父母年紀大了,投保并不劃算,。其實父母最大的愿望是兒女過得好,。所以我為自己投了第一份保險——重疾險,保費就是從我的強制儲蓄里面出的,,在后來的這些年,,這個習慣一直沒變,每年將零存整取的部分拿出來,,年交費7000多元,,保額200000元,被保險人是我自己,,受益人是母親,。一旦我有事,可以不給父母增加負擔;萬一我有不測,,自己至少安心一點;當然,,皆大歡喜的就是永遠用不到這份保險,那最終把本金和收益都留給我的下一代,。
在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后,,我給老公也做了同樣的重疾險,讓家庭沒有后顧之憂,。兩個人的收入雖然比前好了很多,,但是各種意料之外的支出也是源源不斷,總感覺攢不下錢,。“欄桿”就在眼前,就是夠不到,,所以開始了理財?shù)牡诙A段——財富規(guī)劃,。不要笑 ,真的不是百萬富翁才需要規(guī)劃的,,理理財會發(fā)現(xiàn)簡單的小日子也可以有滋有味,。我們將家庭收入分為三大塊,,一是夫妻一個人的收入,用于家庭生活基本支出;二是另一個人的收入用于投資;三是兩個人的年終獎作為婚后保險產(chǎn)品以及贍養(yǎng)父母專項基金,。
婚后的投資我們采取動態(tài)的積累過程,,隨著財富的增長,也在不斷進行調整,。我算進取型的投資者,,每月可投資的部分一半買基金,一半做儲蓄和買一點點黃金,。積累夠5萬時買了第一筆低風險的理財產(chǎn)品,。每次理財?shù)狡冢驮偬硪稽c繼續(xù),。雖然金額在不斷調整,,但是維持一個比例,就是在家庭投資資產(chǎn)中,,保守理財占比60%,,基金占比20% ,保險支出占比10%,,黃金占比10%,。財富積累的過程中,需求也在不斷變化,,目前的長期理財目標是能為父母在這里買一套房子,,讓他們可以離我們更近一點。
回顧我的理財之路,,很平淡很簡單,,有一點小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是不論資產(chǎn)量大小,強制儲蓄,,這是以后財富增長的基礎,。
二是一定要有財富規(guī)劃,家庭成長過程中用保險來保障生活,,不因任何意外發(fā)生而改變,,做到保富;用儲蓄和基金、黃金完成零散資金的投資,,做到創(chuàng)富;用理財產(chǎn)品完成財富的增值,,做到增富。
三是要有理財目標,,長期,、短期或階段性目標相結合。比如可以用短期基金收益規(guī)劃假日旅行,,用長期財富積累規(guī)劃換車換房,。
四是順勢而為,。這一點是建立在專業(yè)意見的基礎上,不同的行情下選擇不同的理財方式,。例如現(xiàn)在資本市場行情比較好,,投資者可以適當嘗試基金股票的投資,但在基金選擇上,,重倉方向,、調倉能力、基金規(guī)模,、過往業(yè)績等等都是考慮的重點,。
五是要有專業(yè)的理財師。財富管理是動態(tài)的管理過程,,在家庭成長的不同時期,,根據(jù)需求配置是不一樣的。建議聽取專業(yè)理財師的意見,。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不但為自己理財。更希望能為客戶提供最專業(yè)的服務,。
財富路上,,我們攜手同行。
交通銀行維客社區(qū)支行行長叢靜靜
2015年4月26日
城市信報/信網(wǎng)記者 孫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