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首家"鋼絲善行"實體店,,利潤的10%將做慈善,。 記者 張偉
4月18日,一家餡餅店在臺東一路開張了:來自黑龍江的夫妻倆是“店長”,,十幾位戴著紅帽子的志愿者當“臨時工”,。它是全國第二家、也是青島首家“鋼絲善行”實體店,,店鋪是由網絡首善“鋼子”全額資助的,,而對經營者的唯一要求,是要將利潤的10%捐助給需要幫助的人,。
經營失敗不承擔責任
18日上午,熙熙攘攘的臺東一路上,,@鋼子餡餅店正式開張了,。除了門頭,下面一行注解“鋼絲善行團公益創(chuàng)投項目‘鋼絲小天使計劃’實體店”同樣吸引了許多行人的目光,。
這家面積30多平方米的店面,,入口處幾乎只能容一人通過,,主打6元一張的雞蛋肉餡餅,還賣8元一碗的瘦肉丸和現(xiàn)磨豆?jié){,。十幾個戴著“鋼絲善行團”字樣帽子的志愿者成了服務員,,幫著招攬客戶。這幾天,,對于老板娘李美玲而言,,一切簡直像是一場夢,用她自己的話:“天上掉餡餅了,。”
據“鋼絲善行團”山東區(qū)域負責人“青島鵬少”介紹,,這家店前期投入了13萬元。如果經營失敗,,經營者不需承擔任何責任,。實體店盈利后,將每年利潤的1% 至10%捐贈給鋼子“一起捐”所對應的項目或其他慈善公益組織,。
曾受捐助決心做慈善
李美玲和老公劉云鵬在此之前并不幸運,。2012年,他們唯一的兒子,、當時三歲的潓泊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把房子賣了,到處借錢,,走投無路,。”說起兒子,李美玲流下眼淚,。
后來在一位大學生的幫助下,,李美玲在網絡上發(fā)起了求助,被“鋼子”發(fā)現(xiàn),。從那之后,,每個月都會有善款打到她的賬戶里,為孩子化療,,前后累計7萬元,。2013年8月12日,李美玲的兒子離開了世界,。孩子去世之前,,曾經錄過一段視頻,說以后也要做慈善感謝這些好心人,。
孩子的遺愿,,成為了李美玲的“事業(yè)”,她和老公也成為了“鋼絲善行團”的一員,每天捐助一塊錢,,給需要幫助的人,。雖然他們家還有20多萬的外債。
開張送出1000個餡餅
李美玲告訴記者,,餡餅店開張當天,,她送出了1000個餡餅,給路過門口的環(huán)衛(wèi)工,、乞丐等,。“不想做噱頭,就是想踏踏實實地做生意,,然后把這份愛心傳遞出去,,我將把店鋪的一成利潤捐獻。”
“預計今年,,將在全國開設400家左右‘鋼絲善行’實體店,。”“青島鵬少”說,目前,,李美玲的店鋪需要招募一到兩名店員,,“有兩個基本的條件,一是困難家庭,、低保家庭成員,,二是吃苦耐勞、有勞動能力,。”有意向者可通過新浪微博與“青島鵬少”聯(lián)系,。
“開這樣的實體店,確實有人質疑是炒作或者噱頭,,比如說真捐假捐,、捐多捐少誰說了算等。”“青島鵬少”坦言,。據介紹,,在完成前期資助后,店鋪的一切經營活動,,全部要由店長完成,,投資者并不參與,這實際上也給利潤核算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目前,,這些問題只能通過一些簡單的手段加以解決。比如說在每一個餡餅的包裝上,,都有獨一無二的產品編號,,以此來確定賣出了多少個等。
“經營這家店,就是靠良心,。”這是李美玲夫妻倆對于利潤問題的回答。
■鏈接
“鋼子”和他的“鋼絲善行團”
鋼子,,“一起捐”,、“鋼絲善行團”創(chuàng)始人、全民慈善的純公益倡導者,。“鋼子”不是真實的名字,,他是“中國慈善榜”舉辦以來唯一一位以非真實身份當選的慈善家。鋼子的愛心影響力,、募款能力以及他的個人捐款數額長期高居全國網絡第一,,因此被稱為“網絡首善”。因大量“補齊”求助項目或個人的余款,,被好些網友稱為“補齊哥”,。
“鋼絲”是對認同和追隨鋼子慈善公益理念的善心人士的昵稱,他們在線上和線下以“鋼絲善行團”的名義組織實施了大量慈善公益活動,,“鋼絲善行團”為保證其“純公益”的本質,,永不建立任何募捐賬戶。
“鋼絲小天使計劃”是鋼子專門為解決善款來源的可持續(xù)性等問題而制定的計劃,,使參與者都可以具備持續(xù)幫助別人的能力,。“鋼絲小天使計劃”的第一步就是鋼絲善行實體店計劃,由鋼絲善行團全額出資,,無償幫助全國各地鋼絲及志愿者開設實體店,,讓他們實現(xiàn)自助進而助人。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