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婚禮“私人定制”:在張揚個性和回歸傳統(tǒng)中開啟新生活
“十一”黃金周是結(jié)婚旺季,,不少新人選擇在此期間舉辦婚禮,。隨著時代發(fā)展,,婚禮不再是單純的儀式,,也是人們表達情感的平臺,,而年輕人在追求個性的同時,,也開始回歸傳統(tǒng),。
9月26日,,8對來自江西省內(nèi)鐵路單位一線生產(chǎn)崗位,分別從事火車司機,、車輛檢修工種的青年職工,,在單位同事、親朋好友的共同見證下,,莊重許下了對彼此摯愛一生的婚誓,,將自己的甜蜜幸福與職工同事們一起分享。 鮑贛生 攝
張揚個性:我的婚禮我做主
“良辰吉時已來到,,親朋好友坐下嘮……”燈光亮起,,一名穿著長袍馬褂的婚禮司儀走上舞臺,一段貫口相聲把賓客逗得哈哈大笑,。不一會,,臺下上來四個人,把司儀的長袍馬褂脫去,,露出一身西服,。
“我是司儀,更是今天的新郎,,我將為自己主持婚禮!”在歌聲中,,新郎走向自己的新娘,一路走,,一路有親朋好友送上玫瑰,。走到新娘面前時,新郎手捧大束玫瑰,,虔誠地說:“帶著親朋好友的祝福,,我請求你嫁給我!”新娘幸福地點著頭。
“太感動了,,非常有創(chuàng)意!”臺下的賓客不住地鼓掌,。
親自當(dāng)司儀給自己主持婚禮的劉先生說,以前的婚禮,,父母是主角,,全都由他們包辦,但現(xiàn)在年輕人越來越有想法了,婚姻要自己掌控,,婚禮當(dāng)然也要自己掌控,。
“過去的包辦婚姻沒有了,但婚姻中卻無處不有父母的影子,,包括婚禮,。”山西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常嗣新說,婚禮是時代變遷的縮影,,也是新舊觀念,、新舊傳統(tǒng)交鋒更替的舞臺。年輕人對婚禮主導(dǎo)權(quán)的掌控,,意味著他們個性和自我意識的覺醒,。
與過去千篇一律的婚禮相比,現(xiàn)在的婚禮大多是“私人定制”,,形式越來越豐富,,有目的地婚禮、派對婚禮,、草坪婚禮,、酒吧婚禮等。
中式婚禮:領(lǐng)略傳統(tǒng)文化之美
在追求個性過程中,,不少年輕人也開始回歸傳統(tǒng),,在婚禮中加入傳統(tǒng)文化元素。
“如果用‘漂亮’形容婚紗,,那只能用‘美’來形容中式嫁衣,。”為了一場完美的中式婚禮,張女士專門定制了一套龍鳳褂和一件旗袍,。“第一次穿上龍鳳褂就感動哭了,。”她說,龍鳳褂上面密布金銀線繡制的龍,、鳳,、蝙蝠、牡丹等吉祥圖案,,都是手藝人一針一線縫制成的,。
“太精致了!我希望能在自己的婚禮上把包含傳統(tǒng)文化的美好事物展示給更多人。”張女士說,。
隨著傳統(tǒng)文化復(fù)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傳統(tǒng)文化魅力所吸引。“穿中式嫁衣,,辦中式婚禮成為潮流,,說明我們傳統(tǒng)文化自信越來越強了,。”常嗣新說。
而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好道德也在通過婚禮進行傳承,。在劉先生的婚禮上,,雖然加入了很多年輕人喜歡的元素,但拜謝父母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感恩父母是必不可少的,,父母也會叮囑我們今后如何做人做事,,這也是家風(fēng)傳承,。”劉先生說。
返璞歸真:體驗情感交融
記者還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婚禮越來越小型化,,成為人們表達情感的平臺。
常年拍攝婚禮照片的太原攝影師閆飛告訴記者,,在過去,,動輒邀請五六百人,有的年輕人認為婚禮就像演戲一般,,演給很多不認識的人看,,而份子錢也成為一些人甜蜜的負擔(dān)。但現(xiàn)在,,婚禮小型化,,一般都在15桌左右,邀請的都是親朋好友,,人們不再一味追求場面宏大,、豪華氣派。
“過去拍攝的照片中,,有的賓客表情是木訥的,。但現(xiàn)在,新人和賓客有著很好的互動,,情感的東西更多了,。”閆飛說,透過這種婚禮,,能感受到親情,、愛情、友情等交融在一起的歡樂和感動,。
婚禮是人生的一個里程碑,。在個性張揚中、在傳統(tǒng)文化魅力閃爍中,、在情感交融中,,一個個新家庭幸福誕生,,一段段新生活盛大開啟。
[編輯:三人目]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