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是你的眼:6旬夫妻相伴40年,,她天天給失明丈夫嘮叨“外面的世界”
相濡以沫40年,,兩人很少紅臉,。5年前,,丈夫患眼疾失明,,妻子時刻陪伴左右照顧其飲食起居,,甘之若飴,。在兩江新區(qū)金山街道金湖社區(qū),,李植敏悉心照顧丈夫張裕寧的故事在社區(qū)傳頌。面對生活的不幸,李植敏沒有被壓倒,,用自己堅強的信念和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迎接命運的挑戰(zhàn),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擔(dān),。
緣起:“第一次見面就被他吸引”
5月24日,,在金湖社區(qū)一個小區(qū),記者見到了李植敏和張裕寧,。雖已年過6旬,,但老兩口依然一個優(yōu)雅,一個帥氣,。
回憶起初次見面的情景,,李植敏記憶猶新。
上世紀70年代末,,兩人經(jīng)親戚介紹認識,。“他外表帥氣,第一次見面就被他吸引,。”
因為兩人都有過當(dāng)知青的經(jīng)歷,,有很多共同語言,相識不久后,,就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夫妻倆有了一個女兒,,李植敏善良賢惠,,張裕寧老實忠厚,一家三口過著簡單平靜而又幸福的生活,。
采訪過程中,,李植敏翻開了他們的結(jié)婚相冊?;貞浧鹜盏男腋r光,,李植敏和丈夫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親戚和朋友的眼里,,李植敏,、張裕寧兩人舉案齊眉,是一對恩愛夫妻,。
“結(jié)婚后雖然有些磕磕碰碰,,但我們很少紅臉。”李植敏說,,婚后丈夫一直把她當(dāng)小妹妹一樣關(guān)愛呵護,,這輩子最幸運和幸福的事就是找到他當(dāng)老公,。
變故:丈夫患眼疾四處求醫(yī)無果
平靜的生活在10年前被打破。張裕寧患上眼疾,,視力一天不如一天,。
為了治療眼疾,老兩口把重慶,、北京,、上海各大醫(yī)院跑了個遍,可得到的回復(fù)是無法治愈,。
日子一天天過去,,張裕寧的病情愈加嚴重。直到5年前,,他眼前的世界變成了一片黑暗。
不能視物后,,丈夫心情很低落,,整天悶在家里不愿出門,他絕望地對妻子說:“我現(xiàn)在雙眼失明了,,成了廢人,,活著還有什么意義?”
在那段日子里,李植敏將張裕寧當(dāng)成孩子般悉心照顧,,洗臉,、刷牙、穿衣,、如廁……寸步不離,。丈夫心情不好時,她總是耐心地開導(dǎo)他,,給他講勵志故事,。
李植敏的努力沒有白費,張裕寧逐漸接受了現(xiàn)實,,心情豁達開朗起來,。
堅強:獨自一人扛起家庭重擔(dān)
在老伴患病的日子里,李植敏也曾感到力不從心,。
去年國慶節(jié),,李植敏舊疾復(fù)發(fā),只能臥床休息,。老伴無人照顧,,李植敏感到非常無助??伤€是咬牙堅持下去,,她在心中一直暗暗告誡自己決不能倒下去,,老伴還需要她來照顧。
類似的情況出現(xiàn)過多次,,李植敏每次都堅強地挺了過來,,微笑著面對人生。
除了照顧老伴,,李植敏還包攬了家里的所有事務(wù),,用她單薄雙肩挑起家中大梁。
每天早上6點,,李植敏就起床開始忙碌,,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衣,、接送外孫女上學(xué)放學(xué)……都是她一人負責(zé),一直到晚上八九點才休息,。無論春夏秋冬,,她總是默默的付出,堅持不懈,。
攜手:妻子成他的“眼”相伴走過風(fēng)雨
經(jīng)歷過風(fēng)雨,,夫妻倆的感情更加深厚,也更加默契,。
老伴看不見,,李植敏就做他的“眼睛”。
“小心,,前面有個坎,。”“冷開水倒在杯子里了,已經(jīng)放在桌子上面,。”……這些“提示語”,,經(jīng)常在張裕寧的耳邊響起,每一次聽見,,他的心里都熱乎乎的,。
身為丈夫的張裕寧,也心疼自己的妻子,,盡管眼睛看不見,,他也不甘心束手無策。
每天在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摸索,,從負一樓到二樓,從臥室到廚房,,慢慢熟悉家里物件擺放位置,,張裕寧逐漸憑自己的記憶能夠找到準確方位,。
為了讓丈夫能活動活動筋骨,天氣好的時候,,李植敏都會扶著老伴在小區(qū)里走一走,。兩人牽手散步的情景,讓許多目睹者動容,。
李植敏還帶著丈夫出去旅游,,云南、桂林,、北海……每到一處,,李植敏都會把眼前看到的東西講給丈夫聽。
采訪中,,李植敏反復(fù)說到一句話:“既然牽了手,,再難的路都要一直走下去。”這也是李植敏對丈夫的承諾,。
五載春秋,,寒來暑往,變化的是時間,,不變的是李植敏每天一如既往地照料??v使經(jīng)歷風(fēng)霜,,李植敏依舊樂觀開朗,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撐起家庭的那一片藍天,。
華龍網(wǎng)記者 李黎
[來源:華龍網(wǎng)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