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習手記|“讓文明的燈塔照耀人類前行的正道”
6月10日,,是聯合國“文明對話國際日”,。“文明對話國際日”由中國提議設立并在第78屆聯合國大會上協商一致通過,這再次表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響應,體現了世界百年變局中的人心所向,。
在人類共同居住的星球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2500多個民族,、超過80億人口。不同歷史和國情,,不同民族和習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什么才是不同文明之間的正確相處之道,?習近平總書記給出答案:“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fā)展,。”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交流對話對于人類文明的重要意義,,早在地方工作時,就著力推動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鑒——
在福建,,促成福州與美國塔科馬結為友好城市,;在浙江,部署指導浙江走出國門舉辦文化活動,,讓中式美學邂逅法式浪漫,;在上海,關心推進世界博覽會籌辦工作……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起一段往事:“我在浙江工作的時候,,推動了杭州和意大利維羅納兩個‘愛情之都’的友好交流。杭州有梁祝,、白蛇傳,,維羅納有羅密歐和朱麗葉。”
跨山越海,,不同文明里的愛情故事,,詮釋著人類共通的美好情感。兩座城市之間的交流佳話,,也是不同文明之間平等相待,、相互欣賞、美美與共的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主場外交到出國訪問,習近平總書記一次又一次向世界闡述中國的文明觀,,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等場合,,作出一系列深刻論述——
“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yōu)劣之分”“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人類歷史不會終結于一種文明,、一種制度”……
“我訪問過世界上許多地方,,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這些文明與其他文明的不同之處,、獨到之處,,了解在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念茲在茲,,身體力行。
在埃及盧克索神廟,,同塞西總統共憶中埃文明交流的源遠流長,;在法國尼斯海燕別墅,,同馬克龍總統縱論中國古代先賢和歐洲文藝復興;在希臘雅典衛(wèi)城博物館,,同時任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探討中國儒家民本思想與古希臘人本主義的共通之處……中國國家元首的一場場別具韻味的“文化外交”,,讓世界感受到“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開闊胸襟,,體悟到“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和美之誼。
當前多重危機挑戰(zhàn)交織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人類社會再次來到歷史的十字路口。面對世界百年變局帶來的巨大沖擊,,亟須以博大的人文情懷觀照人類命運,,以兼容并蓄的胸襟超越隔閡沖突,以和合共生的愿景凝聚發(fā)展合力,。文明的價值空前凸顯,,文明的互動至關重要,文明的對話正當其時,。
從將文明互鑒伙伴行動列為中非“十大伙伴行動”之首,,到推動開展“儒伊文明對話”合作、宣布舉辦中拉文明對話大會,、探討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正化作一個個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攜手前行的實際行動,。
應對共同挑戰(zhàn),、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fā)展的重要動力,。習近平總書記以心系人類前途命運的博大天下情懷和深厚文明情懷,,在人類何去何從的關鍵路口,向世界發(fā)出“讓文明的燈塔照耀人類前行的正道”的真摯呼吁,。
以聯合國“文明對話國際日”為新起點,,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將推動和平薪火代代相傳,、發(fā)展動力源源不斷,、文明光芒熠熠生輝,共同創(chuàng)造人類社會更加美好的未來。
[來源:新華社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