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騙取錢財,,僅有初中學歷的江西男子徐某某冒充中國臺灣某集團富商,以尋找另一半為由,,先后以辦理同居證,、護照、試真心等理由,,共騙取即墨女子潘某某人民幣23.5萬元,。近日,即墨市檢察院對涉嫌詐騙罪的犯罪嫌疑人徐某某依法提起公訴,,經開庭審理,、公訴人出庭支持公訴,,即墨市人民法院以其犯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
“集團老板”QQ上找對象
記者從即墨市人民檢察院官微獲悉,,為騙取錢財,,2013年10月份,徐某某利用QQ聊天結識了即墨女子潘某某,。“我告訴她,,我是臺灣省人,離婚,,單身,,今年50歲,現任臺灣某集團的老板,,想找一個老伴,。對方也跟我說了她的情況,我們在QQ上認識之后就相互留了對方的手機號碼,,然后我們就通電話聯系,,在摸清了她的情況后,我通過一些體貼的話獲得了她的信任,,然后就確定了戀愛關系,。”
取得信任后,徐某某開始要錢,。據徐某某供述,,后來自己騙對方說互相之間離得太遠,,自己想在即墨買套別墅與對方共同生活,并提出去即墨看她,,見個面,,如果合適的話,就把婚姻大事定下來,。隨后,,徐某某便使用改號軟件,通過在網上查到的即墨某大酒店電話號碼來與潘某某通話,,電話中徐某某稱為保證自身安全,,潘某某需向律師繳納保證金方能與之見面。此時,,潘某某是有一些懷疑的,,她打電話問徐某某為什么要繳納保證金?徐某某回答,“這不是我決定的,,我自己也要繳納保證金12000元,。”從而打消了潘某某的顧慮。
她被騙了23萬多元
之后 ,,徐某某再次使用改號軟件及摹音手機(說話的聲音可以隨意變化,,不顯示自己的真實聲音)偽裝成律師聲音與潘某某進行多次聯系,先后以辦理同居證,、護照,、買房子、律師請客,、外公去世,、試真心等理由,共騙取潘某某人民幣235000元,。
據了解,,交往期間,雖然潘某某多次懷疑自己可能受騙了,,但都被徐某某以“我給你買好了首飾”“所購房子的戶頭寫上你的名字”等借口以及以律師身份出面與潘某某接觸等方式,,糊弄了過去。
2014年12月16日下午,,潘某某將最后一筆錢匯到徐某某提供的賬號后 ,,再撥打徐某某的電話時,電話里只有“對方已關機”的手機提示音,,此時潘某某方才確定自己被騙了,,隨即向公安部門報案。公安部門通過潘某某提供的犯罪嫌疑人銀行賬號等線索,,順藤摸瓜查到了徐某某的真實身份,,凍結賬號,,并將其逮捕。
遇到無端利益誘惑,,保持冷靜
近日,,即墨市人民檢察院已對涉嫌詐騙罪的犯罪嫌疑人徐某某依法提起公訴。
辦案陳檢察官介紹,,類似騙局大多通過QQ聊天,、短信群發(fā)等方式以征婚或重金求子等噱頭進行,極具誘惑性,。“該種詐騙是利用了被害人的貪財及僥幸心理而屢屢得手,,被害人一旦陷入騙局便難以自拔,而在旁觀者看來這一糊涂舉動實屬滑稽,,令人不可思議,。”陳檢察官提醒市民 ,鑒于當下社會中詐騙活動屢禁不止,,犯罪手段推陳出新,,市民在遇到無端利益誘惑時,請保持冷靜頭腦,,并探明詳情,,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此種情形適宜多與他人溝通,、交流,,切莫貪財,、莽撞,以免一葉蔽目,,追悔莫及,。”
近日,經開庭審理,、公訴人出庭支持公訴,,即墨市人民法院以徐某某犯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任波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