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蒸汽為水管解凍
氣溫過低造成水管上凍,,搶修人員用高壓蒸汽給水管解凍,。昨日,,記者從青島水務海潤自來水集團獲悉,,島城遭遇極寒天氣考驗,城市公共供水設施通過“考試”,,搶修人員24小時待命,,66處水管上凍的情況均已恢復供水。
昨日上午,,記者跟隨青島水務海潤自來水集團辛家莊管線管理所的搶修車在路上巡檢,。“從今天凌晨2時到現在,我們一直在路上巡檢,,雖然穿著厚厚的棉鞋,,可腳早就凍透了,在車里也要不斷地跺腳,,防止凍麻了,。”工作人員張學偉話音剛落,又接到了新的任務,。
“宏大路26號三單元有居民反映家中沒水了,,請前去查看。”接到電話后,,張學偉和他的搶修小組立即趕赴現場,,經過查看,發(fā)現三單元西側的住戶都有水,,而東側的住戶則沒有水,。看完現場情況后,,張學偉判定應該是單元外的入戶管道被凍住了,。他們立即將車上攜帶的煤氣罐、高壓鍋,、塑料管等工具拿下來,,將一鍋熱水燒開,產生的蒸汽通過塑料管噴出,。“這是我們自己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被凍住的水管不能直接用熱水潑,容易爆管,,我們通過高壓蒸汽反復在被凍住的水管處來回加熱,,這樣一點點將水管解凍。”張學偉說。
“來水了,,來水了!”忙活了近1個小時,,單元里傳出居民們的喊聲。“真的很感謝你們,,大冷天的,,在外面忙活了這么長時間,都凍壞了吧,,進來喝杯熱水吧,。”宏大路26號三單元一樓居民熱情相邀,張學偉等人婉言謝絕,。“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天冷了,晚上可以把水龍頭稍微打開一點,,保持毛線般細的水流不斷流淌,,下面可用水桶或臉盆接水,這樣做能有效防止水管被凍結,,而且萬一斷水,,也能儲存部分自來水應對生活所需。”張學偉提醒說,。
“我們以前安裝水管的時候都采取了保溫措施了,。最近,有其他施工單位在安裝管道時將自來水管的保溫措施拆除沒有恢復,,導致在嚴寒天氣下凍住,。”隨后,張學偉和同事又給這些戶外的自來水管穿上了“保暖衣”,。
昨日,,記者從青島水務海潤自來水集團獲悉,該集團通過對供水管道,、表箱,、表池、表房,、表柜等供水設施的大排查,,特別對往年易凍管線和設施進行細致檢查,制訂了詳細的保溫計劃和保溫進度統(tǒng)計臺賬,,確保各區(qū)所按期完成保溫工作,。 記者 劉海龍 攝影報道
跟訪1 2 0
徹夜出診不停歇
寒冬,120急救車沒有停歇,,它們奔波在大街小巷,,為患者提供最及時的救助。昨天,記者跟訪120急救車,,記錄下急救人員奔馳在一線救助病人的情景,。
昨天早晨,記者來到海慈醫(yī)院急診值班室,,恰巧急救車剛出診,。值班人員告訴記者,從昨晚到現在急診室已經出診11起,,叫救護車的人以老人居多,。出診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老人冬天行動不便,,導致磕磕碰碰,,或者是老人發(fā)燒導致渾身無力,無法下床,。
等了約莫半個小時,,急救人員結束出診回來,但剛休息不到10分鐘,,救護車的警報再次響起,,剛脫下厚大衣的急救人員又急忙穿上了。
記者與急救人員一起出診到市北區(qū)一個居民小區(qū),,撥打120的是一位老人的兒子,。老人今年80歲左右,因為天冷行動不便,,起床時沒有穩(wěn)住,,倒在床上,頭部撞在床角上,,致使右眉處磕出傷口,。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急忙用急救箱先為老人處理傷口止住血,,做了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后,,把老人扶到醫(yī)用輪椅上,送到樓下救護車,,送往海慈醫(yī)院急診部進行治療,。 記者 王磊江 實習生 姜政
跟訪交警
四層衣服套上仍扛不住凍
秋褲、保暖褲,、毛褲,、警褲全套上,在路面上站20分鐘就凍透了,,寒風中寧夏路中隊民警曲建濤跺跺腳繼續(xù)在路中央指揮交通,。從前晚開始,交警部門為了應對極寒天氣啟動了二級勤務,出動732名警力上路執(zhí)勤,。
昨天上午11時許,,記者在福州路與香港中路路口見到了曲建濤。他告訴記者,,清晨7時20分,,他沒顧上吃早飯就趕到了轄區(qū)執(zhí)勤。上午空閑的時候,,他抽空跑回中隊吃了碗方便面,。
11時20分許,在香港中路上,,兩輛東向西行駛的轎車刮碰在一起,,司機互不相讓,結果占據了兩排車道,。曲建濤趕到時,,司機們還是各說各的理。曲建濤拍照后,,責令兩名司機把車挪到旁邊,,經過一番調解后,兩名司機各承擔一半責任,。昨晚6點半,,記者電話聯系曲建濤時,他還在轄區(qū)巡查,,“今天出行的車輛比平常少了一半,,事故量也比平常少了三成多。”
記者 陳勇 攝影報道
跟訪園林工人
雙層“套裝”護市花
昨天,,記者來到島城古樹名木最集中的中山公園中探訪發(fā)現,,在前期噴灑越冬水、加蓋覆土,、添加風擋的基礎上,,園林工人們又用毛紡布、風擋塑料布對一些抗寒能力差的植物進行遮擋,,確保它們安全過冬,。
在中山公園的市花園里,記者看到很多園林工人正在為耐冬覆蓋毛紡布,,裹上這層厚厚的“棉衣”后,,工作人員又給耐冬裹上了一層防風 “外套”。“如果不是遇到這樣多年不遇的寒潮天氣,,耐冬是不需要額外做這些防寒措施的,。”中山公園管理處副處長謝明春告訴記者,,這批耐冬是1996年從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樹群中移栽到中山公園的,因此特別珍貴,。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中山公園的工作人員綜合多方養(yǎng)護經驗,為其增加了雙層御寒“衣”,。
“此外,,我們的工作人員也是24小時值班。如果遇到暴雪天氣,,我們會啟動應急預案,,安排專人防凍打雪。”謝明春說,。 記者 王壽林 實習記者奚川平 攝影報道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