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韓某接受審訊,。被坑店主拍下的鋼絲。
3月1日,,經(jīng)營沙縣小吃的陸先生,,遭遇顧客吃出鋼絲劃破嘴的“巧事”,為了息事寧人他最終選擇賠錢,,可這件事卻讓他耿耿于懷,。“店里沒有鋼絲球,這不就是訛人嘛?”陸先生隨后將此時告訴了其他老鄉(xiāng),。接下來,,這件事就好像“傳染”一樣,又在其他店上演,。這很快引起大家警覺,,3月10日下午,這件事“傳染”遼寧路一家沙縣小吃店時,,店主報了警,。
食客被鋼絲球劃破嘴
陸先生在夏莊路附近經(jīng)營一家沙縣小吃,3月1日中午,,幾名男子到他店里點(diǎn)了200多塊錢的菜,,“突然其中一人說吃蒸餃吃出了鋼絲球上的鐵絲,把嘴唇劃出了血!”陸先生說,當(dāng)時那名男子確實嘴唇出了血,,他趕緊道歉,。“可是我心里面就犯嘀咕,我們店根本就不用鋼絲球啊!”隨后對方要求賠償500元,。“我們畢竟是做小本買賣的,,雖然懷疑被訛了,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能因為一點(diǎn)點(diǎn)事兒就把自己的門頭砸了,。”一番討價還價,陸先生給了對方300塊錢,。
“我越想越不對,,就跟其他的老鄉(xiāng)說了這件事!”陸先生說,沒想到,,3月8日老鄉(xiāng)蔡先生的店,,就遭遇了跟他一模一樣的事。
“他們進(jìn)店后,,神色怪怪的,,根本就不像平時的食客。”蔡先生說,,不一會有人拿著一塊鋼絲,,說從魚丸里吃出來的,而且嘴劃破了,。蔡先生雖然最終賠給了對方100元,,但是暗地里卻提醒妻子拍了照,并發(fā)到沙縣小吃的微信群里,。“我們都是老鄉(xiāng),,當(dāng)時就想著提醒一下,讓別的店別上當(dāng)受騙,。”
故伎重施“演砸了”
連續(xù)兩次作案,,三名男子很快嘗到了甜頭,3月10日他們又來到了遼寧路的一家沙縣小吃店,,打算故伎重施,。“他們吃了沒多會就說嘴劃破了,問我要2000元!”店主詹先生說,,正好他的員工看到了微信群里的照片,立即提醒報警,。
遼寧路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往現(xiàn)場,,店主詹先生也將之前被訛的老鄉(xiāng)叫到了一起。他們剛進(jìn)門就認(rèn)出了這三個人,并將整個經(jīng)過告訴了民警,。眼看躲不過去了,,三人只好承認(rèn)了之前的犯罪事實。
三家小吃店的店主都表示,,店里從不使用鋼絲球刷碗,,統(tǒng)一使用洗碗布。之所以選擇賠錢給訛錢男子,,只是為了息事寧人,。警方表示,韓某等三名男子多次敲詐勒索的行為,,非常惡劣,,給商家的聲譽(yù)和收益造成影響,助長了社會不良之風(fēng),,必須堅決打壓,,給社會一個說法。目前三人已被刑拘,。
■對話
覺得生意人不想惹事,,才訛他們
記者:你們?nèi)齻€人是怎么認(rèn)識的?
韓某:我們是老鄉(xiāng),很久以前就認(rèn)識,。最近一段時間,,三個人都沒有固定的工作,經(jīng)常在一塊吃飯,。手里邊沒錢,,大家便商量著一起弄點(diǎn)錢花。
記者:當(dāng)時怎么想到用這個方法弄錢?
韓某:我們覺著去偷去搶都犯法,,被抓起來要判刑,,去店里這樣訛點(diǎn)錢花,店主可能因為錢少不去報警,。
記者:為什么專門選擇沙縣小吃?
韓某:也是怕被抓,。沙縣小吃店基本上都是外地人開的,他們這些做生意的人,,一般不愿意惹事,。我們也就要幾百元買消炎藥,店主很可能就選擇花錢消災(zāi),。
記者:到了一家店具體怎么操作?
韓某:每次作案前,,將提前買好的鋼絲球放在口袋里。到了一家店就點(diǎn)上一桌子菜,,然后在點(diǎn)上幾瓶酒,。等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將鋼絲球放在嘴里,連菜一起嚼,,這樣口里就流出血來,,之后便跟老板商量可以私了。
記者:弄來的錢都干嘛了?
韓某:一小部分用來買消炎藥治療一下,。剩下的錢平分,,除了買煙就是找地方再大吃一頓,訛來的幾百元基本上已經(jīng)花光了,。
文/圖 本報記者鮑福玉 孫桂東 實習(xí)生 陳瀟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