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六旬,,不圖名利,,心甘情愿做奉獻。在鐵路青島北站的“雷鋒驛站”里,,王禮徑熱心地跑前跑后,,幫提大包小包行李的旅客指路、搬運行李,。你要問他為什么?他的回答豪氣沖天:沒什么為什么,,我是志愿者,我是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到現(xiàn)在,,“雷鋒驛站”設立已經(jīng)超過800天,,王禮徑帶著他的“雷鋒驛站”近百名志愿者們,每天迎接著熙來攘往的過客,。后海的北風清冽刺骨,,在他的臉上刮出熱情洋溢的“高原紅”,他駐守的“雷鋒驛站”與鐵路青島北站一同迎接著乘坐火車途經(jīng)青島的乘客,,展現(xiàn)出青島人好客,、熱情的精神。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wǎng) 記者 趙黎
退休后掛帥火車站文明崗
2013年5月,,退休后的王禮徑在報紙上看到招聘公共文明引導志愿者的消息后,第一時間就到李滄文明辦報了名,憑借個人熱情和工作經(jīng)歷,,他成為李滄區(qū)第一批公共文明引導志愿者中的組長,,主要負責李村商圈重要路口的公共文明引導工作。由于他扎實的工作作風和對公共文明的獨到見解,,很快成為志愿者中的標桿式人物,。
2014年1月10日,鐵路青島北站準備按計劃開通,時值春運,,乘客流量非常大,,但北客站的部分工程仍然在建,有些硬件設施尚未投入使用,,必備的餐飲,、住宿、購物等條件也不具備,。硬服務的暫時缺位,,就需要由軟服務來補充。為全力保障鐵路青島北站順利運營,,李滄區(qū)委宣傳部,、文明辦決定成立一支專門服務北客站志愿者隊伍,北客 “雷鋒驛站”應運而生,。誰來擔任首任站長呢?領導們從工作能力,、工作經(jīng)驗、工作熱情和身體條件等各方面考慮,,確定由王禮徑掛帥,。當王禮徑接到文明辦電話,邀請其參加 “雷鋒驛站”志愿工作時,,他幾乎不假思索就欣然接受,。其實,王禮徑已經(jīng)64歲,,體力身不由己,,家離鐵路北站又比較遠,有許多困難也有許多不便,。但幾天后,,王站長就走馬上任。
“雷鋒驛站”最初的志愿者隊伍由參與志愿服務的機關干部,、寒假期間的教職員工以及公共文明引導志愿組成,,一般每天都有120人左右在崗值班,帶領這樣非正式編制的一支隊伍全天候從事志愿工作,,沒有過硬的組織領導能力和以身作則的奉獻精神,,是不可想象的,。64歲的王禮徑每天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志愿服務時間平均要達到12個小時以上,,而這12個小時之中,他基本都在崗與崗之間巡查,、協(xié)調,、指揮,就這樣一干就是40天,,圓滿地完成了春運志愿者服務任務,。
“黑貓警長”勸回輕生小伙
春運之后,王禮徑?jīng)]有放松志愿服務腳步,,驛站的服務項目也逐漸豐富起來,,從最初為乘客提供問詢服務、幫助殘障人上下樓梯,,到后來逐漸細致到為沒有攜帶零錢的乘客換零錢乘坐公交車,、失物招領、提供針線包,,包括大膽與違法的“黑出租”作斗爭,,維護出租客運秩序,只要志愿者在,,“黑出租”就不敢露面,,王禮徑還得了一個“黑貓警長”的雅號。
王禮徑當過兵,,干過企業(yè)保衛(wèi)工作,,目光敏銳,人生經(jīng)歷豐富,。今年臘月二十七,,他在巡視時,發(fā)現(xiàn)一位旅客滿臉愁容,,久久在客棧內(nèi)徘徊,,便主動上前與之攀談。小伙子見到真誠的王站長張開緊閉的,、無力的嘴,。原來,小伙子在外地打拼,,多年未見父母,,不久前查出患癌晚期,已經(jīng)時日不多,,死亡的陰影籠罩在他的心頭,。一方面想著能回來見父母最后一面,,而另一方面覺得,這么多年沒回家,,一回來就是患癌晚期,,實在覺得難以啟齒、對不起父母,,不如一死了之,不想再給父母添麻煩……聽了小伙子的傾訴,,王禮徑看著將不久于人世的小伙子,,心情十分沉重,便像父親一樣勸導他:不論兒女走到哪里,,不論你們遇到什么事,,做父母的永遠都掛念著自己的孩子;即便是你身患重病,父母也希望能照顧你,,陪你度過最后的時光;更何況現(xiàn)在醫(yī)療技術這么發(fā)達,,青島的好醫(yī)院又多,不如回家跟父母一起到醫(yī)院再重新診斷一下,,或許還有新的轉機,。小伙子淚流滿面地感謝王禮徑這番話啟發(fā)了他,表示特別想馬上見到父母,,他要回家,。于是,王禮徑給他叫來一輛出租車,,安慰著把他送上車,,并幫他支付了車費。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