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人員迅速撲滅山火,。
20日上午10時30分,李滄區(qū)畢家山北麓山頂位置,突然爆發(fā)“山火”,。別緊張,這不是真的山火,而是2016~2017年度李滄區(qū)森林防火演練。滅火過程中,救援人員啟用了島城率先建成的畢家水滅火系統(tǒng),只花了十幾分鐘便將大火撲滅,。
在“險情”發(fā)生后,李滄區(qū)建管局,、李滄區(qū)衛(wèi)計局、公安李滄分局,、消防李滄大隊,、各涉林街道辦事處等13個部門,迅速組織了80多人的滅火搶險隊員,攜帶40多臺風力滅火機進山。兩組救援人員啟動滅火機站成隊列上前滅火,另外兩組救援人員則抱著水管沖進了樹林中,。幾名消防隊員拿出一個個紅色塑料瓶,擰開瓶蓋拉出引信后扔到了火堆中,。接著,這些紅色塑料瓶就像鞭炮一樣爆炸,迸發(fā)出的白色的粉末瞬間壓制了躥起的火焰。救援人員告訴記者,這些紅色塑料瓶是手投式森林干粉滅火器,每一個紅色塑料瓶的滅火面積約為6平方米,。
就在火災救援緊張進行時,順著樹林中鋪設的水管有了動靜,癟癟的水管鼓脹起來,救援人員將水管對準火場,很快便有高壓水流噴射出來,。在這些高壓水流的幫助下,救援人員最終只花了十幾分鐘便將山火撲滅。
然而,崎嶇的山頂上,從哪里來的水?“這些水來自我們今年竣工投入使用的畢家水滅火系統(tǒng),。”在救援人員的帶領下,記者翻越一個山頭,在另一側看到了正在轟鳴運轉的兩臺強力水泵,。救援人員告訴記者,在水泵的下方,是一個用水泥壘筑的密閉水池,約能存儲50立方米的水,當山火爆發(fā)時,這些水源可以用作滅火良器。而像這樣的儲水池,在畢家山周邊山頭上共有4個,儲水量最大的水池容量約200立方米,。
記者了解到,李滄區(qū)有百果山,、虎山、棗山等12座山丘,森林覆蓋面積24000多畝,。為了減少森林山火的危害和隱患,李滄區(qū)建管局從2015年開始修建林區(qū)水滅火系統(tǒng),并以畢家山為試點,投資約1000萬元在島城率先打造全新的水滅火工程。
“山林水滅火工程主要由山頂蓄水池,、泵房及輸水管道組成,。蓄水池依托畢家上流社區(qū)的石園塘壩,是水滅火系統(tǒng)的主要水源,其蓄水量約為37000立方米。”工作人員稱,此外還修建了工程泵房及管道工程,能將水從塘壩輸送到山頂?shù)男钏亍?ldquo;當發(fā)生山火時,用管道泵將石園塘壩的水連續(xù)不斷提升到山頂?shù)乃膫€蓄水池內,蓄水池蓄滿時,可控制周邊約1000畝的山林范圍撲救,。”工作人員說,。
文/半島記者 徐杰 圖/半島記者 張偉 報道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