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耗時一年剪出108將!八旬老人的剪紙人生
今年82歲的姜淑英老人家住萊西市市北小區(qū),,她不但有嫻熟的剪紙手藝,,更擅長把歷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反映在剪紙作品中。
耗時一年多剪出108將
兒童時期,,姜淑英就喜歡用小剪刀在紙上剪著玩,,“那時候,我看著別人穿的繡花鞋上的花很漂亮,,就用筆畫下來。”也就是從那時起,,她對剪紙產(chǎn)生了極大的愛好,。孩子們玩的扣牌、掛歷上的圖畫,、衣服上的繡花等,,都成了她剪紙的模板。心靈手巧的姜淑英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很快就能剪出簡單的圖案,,凡是她看到的美的圖案和繪畫都嘗試去剪,。
走進姜淑英老人家,三本貼滿《水滸一百零八將》的剪紙掛歷映入眼簾,,各位梁山好漢的剪紙形象分為紅色和藍色兩種,,間隔排列,或怒發(fā)沖冠,或負劍而立,,或憑風仰首,,形態(tài)各異。再看他們使用的兵器,,也是刻畫逼真,。“這些都是我收集孩子們玩兒的扣牌,一個個畫出來,,然后剪出來的,。”姜淑英看著曾經(jīng)的剪紙作品回憶道。當時老人已62歲,,不懂繪畫的姜淑英拿著鉛筆逐一描繪,,然后再剪出來,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
70余幅作品參加省,、全國展覽
“從早到晚,在桌前一坐就是大半天,。平日里,,無時無刻不想著剪紙,有時走在路上突然有了靈感,,就會立馬把內(nèi)容畫下來,,回家以后再精雕細琢。”姜淑英說,,很多人剪紙喜歡找現(xiàn)成圖案照葫蘆畫瓢,,但她并不這樣,她把很多好的圖案收集后,,把自己生活中的“元素”融入每幅圖案的構思中,,并進行再創(chuàng)作,使每幅作品更讓人耳目一新,。
在姜淑英家里,,到處各種題材剪紙作品,民俗,、動物,、神話人物、花鳥……從小生活在農(nóng)村的姜淑英對民俗、民風非常了解,,不管是人物,、花卉、動物等剪紙作品,,還是反映日常生活層面的作品,,她都游刃有余, 一把剪刀,,幾張紅紙,,在她手中出神入化,每件作品都透著靈氣,,惟妙惟肖,。雖然姜淑英沒有從未學過繪畫和剪紙,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畫面,,都被她用剪刀記錄了下來,。七十年來,姜淑英創(chuàng)作剪紙作品數(shù)千幅,,其中70余幅作品參加省,、全國博物館展覽。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鑫 王洪智 通訊員 高歡歡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