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號線周邊調整20余條,市區(qū)公交網絡基本四通八達
在島城“三民”活動期間,,市民提了大量意見和建議,。公交線路尤其是3號線開通后的配套,成了廣大市民普遍關注的話題,。記者從政府部門的回應中了解到 ,,從2015年以來,島城已累計開辟調整公交線路83條,,重點解決了李滄區(qū)東部,、城陽區(qū)、高新區(qū) ,、藍色硅谷居民的出行難題,。3號線開通試運營以來調整了20多條公交線路,并將根據周邊公交客流變化情況統(tǒng)計分析,,進一步優(yōu)化公交線路和與3號線的銜接,。
兩年開辟調整公交線路83條
公交體系的完善能方便市民出行,市民陳曉婷建議應優(yōu)先發(fā)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吸引力,,引導市民形成乘坐公交出行的觀念,。記者了解到,2013年11月,,青島市成功申報成為國家“公交都市”創(chuàng)建示范城市。島城出臺了《關于優(yōu)先發(fā)展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和《青島市創(chuàng)建公交都市五年行動計劃》,,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體系中的主體地位,。去年5月,島城正式實施“中心城區(qū)公共交通一小時換乘優(yōu)惠”和“60~64周歲老年人半價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政策,,吸引更多市民乘坐公交車,。結合地鐵3號線的開通和公交場站建設,也開辟和優(yōu)化調整了公交線路,。
據介紹,,從2015年以來,根據市民出行需求累計開辟調整公交線路83條,,島城重點解決了李滄區(qū)東部,、城陽區(qū)、高新區(qū),、藍色硅谷居民的出行難題,。根據“公交都市”創(chuàng)建要求,市運管局正在加快建設城市公交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并以公交大數據分析為依托,,在40余條公交線路上推出“互聯網+公交快車”,在早晚高峰時段快速疏散客流,。青島市區(qū)已基本形成四通八達的公交網絡,,具備公交車通行的居民小區(qū)均已通行公交車,市民出行比較便利,。
3號線周邊公交線調整了20余條
地鐵3號線的開通無疑是件喜事,,市民張清關注到公交線路的配套,建議在地鐵3號線開通之后,,公交線路需做相應的調整,。根據政府部門回應,為做好常規(guī)公交與地鐵3號線的銜接,,方便乘客換乘,,市交通委會同相關部門編制了《青島市常規(guī)公交與地鐵3號線銜接方案》。
記者了解到,,島城優(yōu)化調整了地鐵3號線周邊公交線路,。地鐵3號線北段開通試運營以來,開通了18路1條公交線路,,并對地鐵3號線周邊19條公交線路進行了優(yōu)化調整,。遷改多處公交站點。根據地鐵3號線地面工程施工進度,遷改李村(京口路北向南)和振華路大村莊(振華路與重慶中路交叉口西側)2處公交站點,,對海水浴場站點港灣式車站進行了改造,,大幅縮短了常規(guī)公交與地鐵3號線銜接的空間距離。同時,,結合青島火車站周邊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對火車站周邊公交站點進行改造,并配建智能公交候車亭,。調整周邊公交線路的首末車時間,。地鐵3號線北段開通試運營以來,已對周邊387路,、603路,、773路、935路等20余條公交線路的首末車時間進行了調整,,使常規(guī)公交與地鐵3號線在時間上的銜接更加緊密,。
下一步,市運管局將組織公交企業(yè)對地鐵3號線周邊公交客流變化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適時調整線路走向,、首末車時間和發(fā)車密度等,使公交線路與地鐵3號線銜接更加緊密,,整體提升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
火車站周邊配建智能化公交候車亭
公交車的軌跡是否能夠精確查詢?市民姜曉婧建議實現地面公交各站點的智能查詢或動態(tài)顯示。據回復,,根據“公交都市”創(chuàng)建要求,,市運管局正在加快建設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通過智能化和信息化手段,,增強行業(yè)管理,、決策與應急能力,提高公交企業(yè)運營調度與管理效率,,提升乘客出行信息服務水平,。
目前,企業(yè)智能調度系統(tǒng)已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行業(yè)管理平臺正在加快建設中,,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建成后,將為公交電子站牌等智能顯示終端提供管理平臺和數據支撐,。今年1月5日,,由市交通運輸委自主開發(fā)的“青島交通”手機APP正式上線,為市民提供準確,、實時的公交出行信息查詢服務,。同時,,以青島火車站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為契機,市運管局正在對火車站周邊公交站點進行改造,,并配套建設多處智能化公交候車亭,。項目完工后,將為候車乘客提供及時,、準確的公交車輛到站信息,、電子地圖等出行信息查詢服務,方便市民出行,。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劉金震
[編輯:帛幼]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