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晚,,失主(右一)和丈夫(左二)到老人家中感謝老人,,社區(qū)書記牟永旭(右二)為老人發(fā)放社區(qū)拾金不昧獎。
老人在女兒的陪同下在撿錢包的地點講述事發(fā)經過,。
原標題:撿萬元現金老人寒風中等兩小時
83歲的老人撿到一個裝著1萬多元現金的錢包,,為了還給失主,老人在寒風中等了將近兩個小時,,直到社區(qū)保安聯(lián)系上失主,。這是今年1月24日,農歷臘月廿七發(fā)生在李滄區(qū)樓山街道翠湖社區(qū)的一件感人事,。昨天,,拾金不昧的老人李振江向記者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錢包里放著萬元現金
昨天上午,,記者在樓山街道翠湖社區(qū)居委會里見到了83歲高齡的李振江老人,。老人精神矍鑠,腿腳有些不利索,,女兒一直陪在身邊,。李振江老人是一汽解放青島汽車廠的退休職工。 7年前,,老伴去世后,,他一直與女兒同住。
1月24日是農歷的臘月廿七,,當天下午2點左右,,李大爺理完發(fā)回家途中,,看到人行道的樹下放著幾只空紙箱,便想撿回家賣些錢補貼家用,。“撿紙箱時發(fā)現了錢包,。 ”李振江老人告訴記者,一彎腰發(fā)現,,路面上還有一只黑色的女式錢包,。李大爺撿起錢包,起初以為是有人丟棄的,,但打開錢包卻發(fā)現,,內有一部手機和厚厚一沓現金,還有水電卡等五六張卡,。
寒風中等失主兩小時
“臨近春節(jié),,丟了這么多錢可怎么過年,失主肯定急壞了! ”李振江老人沒有手機無法報警,,只好在原地等待失主,。這一等就是兩個多小時。 “在這個過程中,,包內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但我不會用,按了一個鍵,,電話反而掛斷了,。 ”李振江只好繼續(xù)在路邊等待。但始終沒有見到失主前來,。
就在李振江老人拿著錢包犯愁時,,兩名社區(qū)保安走到李大爺的附近。李大爺趕緊講述了事情的經過,,并囑咐保安趕緊尋找失主,。 “社區(qū)保安知道這個消息后,立即通知了保安隊,,巧的是,,剛剛有一個女的詢問保安是否有人撿到過錢包。 ”樓山街道翠湖社區(qū)黨支部書記牟永旭說,,兩名保安看到李大爺手中的錢包正是失主描述的樣子,,連忙讓李大爺在原地稍作等待,兩人迅速將丟失錢包的石女士一家接來,。
李大爺把錢包交還給石女士,,讓她檢查一下包里是否少了東西。石女士檢查后發(fā)現包內現金,、貴重物品一樣不少,,看著李大爺和藹的笑容,,他們連連向李大爺鞠躬道謝,又從包里拿出500元塞給他,,被老人當場拒絕。
萬元現金是孩子看病錢
原來,,丟失的現金是石女士給孩子看病的救命錢,。2016年底,石女士生下女兒,,臨近春節(jié),,孩子突然患病,而石女士家中并不寬裕,,她只好帶著孩子來到青島向家住翠湖社區(qū)的姐姐求助,。在姐姐的幫助下,湊齊了一萬元醫(yī)藥費,,加上自己的現金,,總共是1萬多元裝在錢包里。到了婦女兒童醫(yī)院,,石女士這才發(fā)現錢包不見了,。“我當時已經絕望了,以為錢再也找不回來了,。 ”石女士告訴記者,,她馬上原路返回姐姐家把丟失錢包的消息告訴了家人,姐姐聽后趕忙撥打妹妹遺失的電話,,電話雖然通了,,但響了一陣后被掛斷,這又讓一家人陷入了絕望,。一家人沿著下午走過的路線尋找,,途中遇到兩名小區(qū)保安,石女士趕緊上前求助,,保安表示沒有看見錢包,,并建議石女士報案,石女士一行只好前往派出所,。沒想到,,就在她們走后不久,錢包竟然失而復得了,。
老人稱誠實本分天經地義
事發(fā)當晚,,石女士又帶著禮物看望了當天被凍感冒的李振江大爺,李大爺再次謝絕了石女士的酬謝,,“這就是個很普通的事,,人人都會做,。 ”李大爺認為自己拾金不昧的行為不足掛齒,為人誠實本分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據介紹,,李振江18歲來到青島做機械學徒,4年出徒后來到當時青島汽車廠工作,。工作期間,,李振江勤懇踏實,任勞任怨,,常常主動加班加點,,先后被推薦為小組長、帶班長,,也教出了許多優(yōu)秀的徒弟,。 41歲那年,由于常年過勞工作,,他腰部和腿部積勞成疾,、疼痛難忍,不得不提前辦理退休,,離開了汽車廠,,由二兒子接替了自己的工作。
“我的兩個兒子和女兒聽說這件事后,,他們都為我點贊,。 ”李振江老人告訴記者,他們家家風淳樸,,他也經常跟兒女們說,,勤勞本分才是做人的根本。
最大居民小區(qū)好人好事頻演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并不是翠湖社區(qū)第一次發(fā)生類似的好人好事,每年這里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有跳湖勇救落水少年的,,有主動照顧鄰居孤寡老人的,有警民共抓竊賊的……好人好事在這個1.7萬人的社區(qū)里已經蔚然成風,。
3人救起兩名落水少年
2015年5月20日晚9時30分左右,,翠湖社區(qū)南湖兩名少年遭遇生命危險:當時夜色漸深,兩人在翠湖小區(qū)南湖邊追趕玩耍,,翻越護欄嬉戲打鬧,,不慎落入湖中。兩名少年落水后雖盡力往上攀爬,但由于驚慌失措,,兩人掙扎中又嗆了幾口水后,,漸漸體力不支。
此時正在不遠處散步的林顯德,、董文炯,、王厚榮聽見了微弱的呼救聲,3位居民急忙應聲找到少年落水的地點,,縱身一躍,,奮力施救。 3人幾經周折,,用盡全力才終于把兩名落水少年救上了岸。 2015年7月,,3人被評為見義勇為群體,。
網上逃犯居民群里“落網”
2016年5月的一天,翠湖社區(qū)片警康金祥接到刑警部門的協(xié)查通報,,網上逃犯王某可能藏匿在翠湖社區(qū),。康金祥調取了王某的資料后,,將截圖發(fā)在翠湖社區(qū)居民的QQ群里,,居民們一雙雙火眼金睛很快發(fā)現了王某的落腳點。李滄警方當日下午就抓獲了王某,。
101個樓座,、6500戶居民,人口總數達到1.7萬,,李滄樓山街道的翠湖社區(qū)是我市最大的一個居民小區(qū),。這個小區(qū)創(chuàng)造了4年沒有發(fā)生刑事案件的紀錄。在翠湖社區(qū),,居民們生活的安心,、舒心、放心,、齊心,。“翠湖正能量”已經成為了居民們的共同行為準則。
“翠湖”好風氣蔚然成風
然而,,早在2006年翠湖社區(qū)剛剛成立時,,卻并不是這個樣子。翠湖社區(qū)是由樓山后村,、西南渠村,、石家村、徐家村四個自然村搬遷安置組成,4村居民合住,,鄰里間也經常發(fā)生爭執(zhí),。樓山街道翠湖社區(qū)黨支部書記牟永旭說:“歷屆李滄區(qū)政府都非常重視翠湖社區(qū)的建設,是多方的合力才形成了翠湖社區(qū)如今的好風氣,,正能量”,。
“翠湖社區(qū)剛建成時,小區(qū)內雖然有綠化,,但很多居民建成了自家菜園子,,政府重新綠化,讓小區(qū)變成了花園,。沒有道路,,政府修路。沒有人行道,,鋪起了人行道,。 ”牟永旭告訴記者,硬件完善后,,居民們看到環(huán)境變美了,,人人都自覺主動地愛護環(huán)境,小商小販也不見了,。
牟永旭告訴記者,,翠湖社區(qū)每年還舉辦春晚、納涼晚會,,節(jié)目都是居民們自編自演,。每年,社區(qū)還舉辦道德大講堂,,讓居民們講身邊事,,講家風,樹新風,。 “現在的翠湖社區(qū),,好風氣已經蔚然成風,真情翠湖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共識,。 ”牟永旭告訴記者,。(記者 原野 通訊員 丁之)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