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改文風就是轉作風
文風關乎世運,,世運隱于文風,。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文風與黨風同社會風氣是緊密相連的,。”文風看似是為文風格,實則體現思想認識,、工作作風,、素質能力,關系事業(yè)興衰成敗,。文風不正,,折射的正是作風不實、擔當不力,。在這個意義上,,改文風就是轉作風!
有什么樣的作風就有什么樣的文風。作風扎實,,文章講話就會清新樸實,、言簡意賅、解決問題,,起草的文件就能具體、務實,、可操作,,反之就會言之無物、冗長沉悶,、刻板俗套,。有的文件,看上去板板正正,、系統(tǒng)全面,卻說不清楚誰來干,、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花里胡哨落不下來,,云里霧里摸不著頭腦;有的講話,洋洋灑灑,、“穿靴戴帽”,,明明幾句話就能講清楚的事,卻硬要講上一兩個小時,,且這方唱罷,、那方登場,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于工作毫無價值可言,。這實質上是貪圖虛名,、弄虛作假的形式主義在作祟,是消極應付,、推諉扯皮的官僚主義在作怪,。改文風,必須堅決鏟除這些滋生不良風氣的壞土壤,。
好文風不會憑空而來,,首先來自日積月累的學習。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如果只滿足于學過了,、知道了,而沒有真正學深悟透,,認識怎么到位,,思想如何提升?當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形勢不斷變化,不加強業(yè)務學習,,不掌握前沿知識和最新動態(tài),,又怎能言之有物?“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只有學習態(tài)度端正了,理論功底扎實了,,把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理解透徹了,肚子里裝的東西越來越多,,講話才能有血有肉,文章才能深入淺出,。
好文風不是“寫”出來的,,而是“走”出來的。不下去調查研究,,整天坐在辦公室里空想,,文風是改不好的。到田間地頭去,,到工廠車間去,,蹲點調研、解剖麻雀,,何愁抓不到“活魚”?與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聽實話,、摸實情,何愁取不回“真經”?正所謂,,在路上心中才會有時代,在基層心中才會有群眾,,在現場心中才會有感動,。以從嚴從實的工作作風,撲下身子,、沉下心來,,在具體實踐中“望聞問切”,說話行文勢必更加有溫度,、有感情,、有根據、有分量,,文風也才會更加受歡迎,。
□ 魯 義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