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康之約】評論:永葆“拼搏奉獻 奮楫爭先”的氣質
劈山斬石,、百折不回,既有磅礴宏偉的氣魄,,又有接納百川的氣度,這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既因為黃河奔騰不息,,哺育著兩岸億萬生靈,也因為她孕育了中華文明,,給予中華兒女以精神力量,。從“三年兩決口”到70年歲歲安瀾,齊魯兒女敬畏黃河,、保護黃河,、發(fā)展黃河,在與充盈澎湃的黃河相互激蕩中共生共長中積淀,、傳承,,孕育出了“拼搏奉獻、奮楫爭先”的黃河精神之魄,。
“黃河的水金閃閃地黃,,黃河的子孫鋼勁勁地強。”拼搏奉獻,、奮楫爭先是齊魯兒女的鮮明特質,,綿延不絕。“山上松樹戴帽,、山下林果纏腰,。”被譽為“當代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的一級傷殘軍人朱彥夫,,帶領群眾改天換地,把貧窮的小山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模范村;張瑞敏掄起大錘砸壞了76臺有品質缺陷的冰箱,,砸出了一個全球知名的跨國大企業(yè);淄博市原山林場黨委書記孫建博拄著拐杖,、拖著一條病腿,幾乎走遍了原山的溝溝坎坎,,團結帶領林場千名職工苦干實干,,把荒山禿嶺變成了綠水青山,實現(xiàn)了從“要飯林場”到業(yè)興人富的華麗嬗變……燦若星辰的齊魯兒女忘我奉獻,、勇于擔當?shù)某绺唢L范,,正是黃河精神的現(xiàn)實寫照。
黃河精神歷久彌新,,它穿越時空,,筑就新時代圓夢中國的磅礴偉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脫貧攻堅行進到今天,,挑戰(zhàn)頻出,無論是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還是轉型升級、環(huán)境整治,,實現(xiàn)全面小康都需要黨員干部葆有赤城奉獻和創(chuàng)先爭優(yōu)精神,,帶領群眾敢啃硬骨、敢涉險灘,、敢過激流,。新時代,我們培育和弘揚黃河精神,,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腳到勇于挺起腰桿擔當實干、撲下身子拼搏奉獻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
當下,,決戰(zhàn)脫貧攻堅,、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鄉(xiāng)村振興齊魯樣板,、做優(yōu)做強海洋發(fā)展大文章等重點工作均面臨疫情,、洪水等多線作戰(zhàn)的考驗。全省黨員干部要埋頭苦干,,奮楫爭先,,以實干引領實干,,用擔當帶動擔當,于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扎實做好“六穩(wěn)”“六保”工作,推進八大發(fā)展戰(zhàn)略,,實施九大改革攻堅行動,,我們就一定能匯聚起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千年夢想就一定會變?yōu)楝F(xiàn)實。(文/周建國)
閃電新聞記者 曹晗 報道
[來源:齊魯網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