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biāo)題:市民游客爭相打卡歷史城區(qū)
青島老城區(qū)新開街的高密路、新“打開”的太平路,,新亮相的中山路城市記憶館,,成為國慶假期吸引市民游客的新亮點。10月1日,,記者從海邊棧橋一直往北走到高密路,,發(fā)現(xiàn)這些老城更新后的新亮點激發(fā)了很多本土市民和年輕人的興趣,他們在保護修繕后的老建筑內(nèi),,一邊觸摸歷史,、感知城市變遷,,一邊休閑娛樂,、品嘗老城“新味道”,。
上午9點,,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qū)已經(jīng)熱鬧起來,,歌聲打破了老街往日的寧靜,,《我和我的祖國》旋律飛揚在里院上空,游人們手持五星紅旗,,在街區(qū)打卡拍照,,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位于高密路的青島建房所老建筑主題館人氣十足,,首次推出的廣興里積木模型引來眾人圍觀。“青島城市像是偌大的建筑博物館,,我們希望通過積木和手辦展現(xiàn)老建筑的高光時刻,講述城市發(fā)展故事,。”建房所是青島首家以青島老建筑,、老字號為主提供集老建筑積木手辦、建筑美學(xué)教育,、老建筑歷史研學(xué)的綜合性手辦商店,,設(shè)計師周柏成告訴記者,店鋪還將陸續(xù)推出取引所,、劈柴院等系列積木手辦,“建房所IP和歷史街區(qū)更新理念契合,,再加上街區(qū)本身就是一個自帶流量的網(wǎng)紅景點,,未來必定人氣十足。”
“我原來住芝罘路60號,,聽說今天高密路開街,就約老鄰居們來看看,。老街的變化真是一天一個樣,,越來越好了,!”年已七旬的盧愛君看到過去破舊的民居房被保護性修繕,,變成敞亮的歷史文化街區(qū),,她感慨萬分。“祖國母親生日快樂,,青島里院越來越好。”在海泊路易州路廣場打卡處,,和盧愛君一起故地重游的老人們高聲呼喊,,燦爛的笑容瞬間定格。
市民劉先生曾在廣西路上居住過6年,,由于對老城區(qū)太過熟悉,,過去他很少在節(jié)假日期間選擇去老城玩,。“聽聞太平路一部分變成慢行街了,,我實在很想來感受感受這條路的新變化,,所以這個假期我主動提議,帶家人來中山路,、太平路逛逛,。”他告訴記者,,過去他從廣西路出租房內(nèi)“一邁腿”就到了太平路,,現(xiàn)在部分路段不走機動車后,,確實讓他感覺很新鮮,。“聽說未來還要建青島灣廣場,我們很期待,。”
在全新亮相的中山路城市記憶館內(nèi),,許多老市民在認(rèn)真觀看著展板上的照片、文字和展出的老物件,。“我們住在附近,,今天一開門就來了,展館做得非常用心,,我們在這兒回憶起了很多往事,。”70歲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在展館的沉浸式影院內(nèi),,許多小孩子看完《百年中山路》主題影片后,,都不愿離去。“我家孩子今年5歲,,這里的沉浸式效果非常好,,新穎有趣,讓他真切地感受到中山路在不同歷史年代的面貌和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他已經(jīng)在這兒看了三遍了,。”市民趙女士說。記者注意到,,中午1點左右,,中山路城市記憶館微信預(yù)約小程序顯示,,當(dāng)天的游覽名額已約滿。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余瑞新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