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隴“一家親” 續(xù)寫“山海情”
在棧橋邊跳起鍋莊舞,,在航海博物館、奧帆博物館學習海洋知識,,在地道海味中感受味蕾的喜悅……近日,,來青研學的隴南學生收獲了一段豐富多彩,、海味十足的快樂旅程。在海鷗的翻飛中,,在嶗山熱可樂的溫暖中,,在講解員的耐心話語中,隴南學生感受到青島的曼妙,,感受到市南的熱情,,感受到“山海情深”的雙向奔赴。
隴南娃的海濱“初體驗”
“今天我們宕昌二中的25名高一,、高二學生來到奧帆博物館參觀學習,,孩子們都很激動,表現得很活躍,。”甘肅省隴南市宕昌二中黨總支書記,、校長趙鵬告訴記者。“這是學生們第一次來到青島研學,,普遍反映非常驚喜,。他們一直在大山里生活,現在看到大海,、感受到海洋的魅力,,是一種別樣體驗。特別是對海洋知識的進一步了解,,比如說親眼看到帆船,、奧運會火炬、奧運會比賽服,,對他們來說是眼界的開闊和知識的增加,,補足了地理差異帶來的短板。站在學生們長足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國家提出了海洋強國戰(zhàn)略,,進一步認識海洋和了解海洋,對他們今后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而且這種真切的體驗對他們參加高考也很有幫助,,畢竟現在的高考‘無情景不命題’,學生們從書本上掌握的海洋知識,,終于可以在實踐當中進一步了解,、感悟,這是十分珍貴的機會,。”趙鵬說,。
在這幾天的研學之旅中,最讓趙鵬印象深刻的是青島人民的熱情好客,。“不管是愛心企業(yè),、愛心人士還是路人,,都特別熱情,幫我們介紹景點,、拍攝照片,,請我們吃特產、品海味,,溫暖和幸福感撲面而來,。而且青島真的是一座非常美的城市,每到一處都有不同的風景,,讓我們油然而生出對這座海濱城市的喜愛,。希望以后能讓更多的隴南孩子來到青島感受海洋文化、了解海洋文化,,開闊他們的眼界和胸襟,。同時,也非常期待青島市民能來到隴南宕昌,,我們的官鵝溝也是5A級景區(qū),,集森林湖泊、峽谷瀑布和高山草甸等景觀于一體,,四季湖光山色美不勝收,。”趙鵬告訴記者。
百年里院感受青島城市韻味
1月24日上午,,隴南學生來到了青島市科技館,,充滿好奇地探索著館內的各種展品。參觀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對海洋知識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接下來,,同學們來到針路航海博物館,,仔細聆聽講解員講解,積極與志愿者互動,,被精彩的海洋世界深深吸引。隨后,,同學們來到青島七中,,學校為他們準備了熱烈的歡迎儀式和精美的午餐,兩地學生還開展了讀書漂流活動,,互留了聯系方式,,將通過書籍分享增進友誼。
當日下午,,禮縣三中和宕昌二中的學生換上了演出服,,來到了青島的標志性景點——棧橋景區(qū)翩翩起舞,。此時,無數海鷗時而低飛,、時而鳴叫,,與同學們的表演形成了美妙的呼應。宕昌二中的同學們帶來了鍋莊舞《情滿官鵝》,,禮縣三中的同學們帶來了敦煌舞和合唱《萱草花》,,他們身著色彩鮮艷的民族服裝,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歡快地跳躍著,、動情地歌唱著,盡情展現著自己的才華,。精彩的表演也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駐足觀看,,大家紛紛掏出手機,記錄下這美好的時刻,。
從棧橋再次出發(fā),,同學們參觀了城市記憶館,游覽了中山路上街里的“城之南 海之角”,,聽解說員講解了青島百年里院建筑形態(tài),,感受青島城市文化獨特的韻味。隴南學子的到來為市南區(qū)注入了新的活力,,讓更多人了解隴南和青島之間的緊密聯系,。同學們精彩的表演,也傳遞出友誼與團結的美好愿景,,為兩地的交流與合作開辟了更廣闊的天地,。
1月25日,隴南學生們來到了非常期待的一站——青島海底世界景區(qū),。“我和朋友們都是第一次看到這些可愛的海洋精靈,,真是大開眼界!”一名禮縣三中的學生說道,。隨后,,學生們又登上了船,近距離感受青島“海鷗季”的絕佳景觀,。“伸出手舉著食物,,海鷗就會湊過來,一點也不怕人,,我覺得很神奇,!而且聽說海鷗都是從很遠的地方飛過來的,青島海濱有如此特殊的吸引力,不僅吸引了海鷗,,也迷住了我們,。”學生們紛紛說道。
“這次來到青島研學,,我的感受就是看到了不一樣的‘遠方’,,而且這個‘遠方’有詩一般的色彩,藍藍的天空,,藍藍的大海,,成群的海鷗,獨特的建筑,,到處都充滿著浪漫和時尚,。這是我第一次看海,算是圓了自己的一個小夢想,。”宕昌二中高二(7)班的李柴夏告訴記者,,“未來,我希望能有機會來青島上學或者工作,,與這座美麗的城市結下更深的緣分,。”
現代化場景中續(xù)寫“山海情”
市南區(qū)因海而生、依海而興,,宕昌縣景色秀麗,、資源富集。是什么讓兩地如此頻繁交流互訪,,結下不解之緣,?這段“山海情”要從8年前開始說起。2017年東西部協作以來,,市南區(qū)與宕昌縣攜手并進,,一次次“隴”貨入“青”、一場場文化互動,、一個個項目拔地而起……產業(yè)合作,、勞務協作、人才支援,、資金支持,,兩地推進合作交流向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邁進,。
為解決人才緊缺問題,市南區(qū),、宕昌縣突出人才互動,進一步加強兩地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圍繞鄉(xiāng)村振興,、教育醫(yī)療,、社會服務、科技創(chuàng)新等重點領域,,通過組織培訓,、在崗帶訓、交流掛職等多元方式,,持續(xù)加強人員互派,、觀念互通、作風互鑒,,在強化志智雙扶上激發(fā)新動力,,推動人才“傳幫帶培”,推進人才科技實現“雙向奔赴”,。
這份跨越千里的“山海情”正在持續(xù)加深,,協作成果也是日益豐碩。艾草原本是生長在荒坡,、田間溝渠里的一種很常見的藥草,。近年來,市南區(qū)投入幫扶資金50萬元,,在宕昌北部山區(qū)木耳鄉(xiāng)境內建設艾草種植基地,,拓展鄉(xiāng)村振興產業(yè)發(fā)展新領域。原來不起眼的“野草”,,搖身一變成了當地群眾致富的“金枝玉葉”,。
“其實宕昌二中與市南區(qū)的關系密不可分。”原來,,在市南區(qū)的幫助下,,宕昌縣第二中學僅僅利用1年的時間就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優(yōu)化了教育資源配置,,助推縣域教育事業(yè)向高質量發(fā)展的方向邁進,。
下一步,市南區(qū)和宕昌縣將緊緊圍繞幫扶協作重點,,推動雙方協作范圍進一步拓展,,協作成效進一步鞏固。“希望能進一步加大對宕昌豐富的旅游,、中藥材,、勞務等優(yōu)勢資源的宣傳推介力度,吸引市南區(qū)更多企業(yè)到宕昌投資興業(yè),。”趙鵬說,。
山川一脈,,青隴同鄉(xiāng)。如今,,兩地協作正孕育著更多有辨識度的東西部協作成果,,在中國式現代化場景中續(xù)寫“山海情”。
本版撰稿攝影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王彤 通訊員 董志剛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