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朋友,中華民族是一個愛祖國,、愛人民,、愛和平的民族。
明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第75個生日,。為此,我查閱了一些歷史資料和自己多年來的采訪筆記,,將青島有關(guān)“國家戰(zhàn)略”“國家概念”,,以及具有“國家意義”和“國家象征”的故事,編成一輯,,以展現(xiàn)青島對于祖國的無限熱愛與特殊貢獻,。
一、收回中國主權(quán)
1922年12月10日,,在“五四運動”紅色風(fēng)暴的席卷和抗爭之下,,中國政府成功從日本列強手中收回了軍事占領(lǐng)長達八年的青島。
就是在這一天,,原膠澳總督府上的日本國旗速速墜地,,代表中華民族的五色國旗,伴隨著太陽,,冉冉升起,。
從此,青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二,、路名記錄中國
1923年,是青島回歸祖國的第一年,。為了記錄青島回到祖國大家庭的這一歷史性時刻,,讓歷史告訴未來,青島即將當時中國的“省”級行政區(qū)劃名稱,,同時按照其所在的方位,,寫進了青島的路名。而將日本守備軍統(tǒng)治下“帶有殖民色彩”的“日本路名”,,全部替換,、清除。
比如,,現(xiàn)在青島老城的“西部”,,仍舊還保留著“四川”“云南”“貴州”和“西藏”等路名。而其“北部”,仍有“新疆”“寧夏”“甘肅”和“吉林”等路名,。諸如“中部”的“熱河”等等,。這些,都是佐證,。
小時候,就聽老青島人說,,當時你走在青島的大街上,,心里只要裝著一張“中國地圖”,保證就不會迷路,。
也就是在這一年,青島命名了一條屬于自己城市的路名:青島路,。而日本的“不入斗町”路名,,便當即廢除。因為這條路,,一直是青島的一條“標尺路”,、“中軸線路”和“中央大街”,承載著青島的諸多風(fēng)風(fēng)雨雨,,以及命運和未來,。
三、中國子午線測量
自1926年至1928年的三年間,,青島代表中國參加了國際“萬國經(jīng)度測量”科學(xué)活動,,從而第一次確定中國的時間標尺——中國的子午線。
四,、青島第一面紅旗
1949年6月2日,,國民黨盤踞在長江以北的最后一座城市——青島,終于在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宣布解放,。
這天中午,,年輕的中共地下工作者聶希文,,隨著解放大軍一進城,就迅速爬上了青島市政府那高高的瓦頂,,將一面代表新中國即將誕生的紅旗,,插了上去……
現(xiàn)場的青島人,都在熱烈鼓掌,。他們說:“這是青島升起的第一面革命紅旗,。這說明,天快要亮了,新中國即將誕生了,!”
五,、中國水準原點
1954年11月,青島觀象山設(shè)立了“中國水準原點”,,命名為“黃海平均海平面”,,其高度為72.289米。接下來,,從1957年起,,中國大地的地球物理高程,便以此為原點,。
六,、國慶獻禮:火車頭
在1952年和1959年兩年的國慶節(jié)期間,青島四方機廠曾經(jīng)兩次自行研發(fā),、制造了“中國第一臺火車頭”和“中國第一臺液力傳動內(nèi)燃機車”,,向共和國的國慶節(jié),隆重獻禮,。
這兩個火車頭制造的壯舉,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為新中國的機車制造,,開辟了一條新路。
七,、勇闖“死亡之海”
眾所周知,,1964年10月16日,中國在新疆羅布泊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震驚了整個世界,。
回顧中國的原子彈試驗,還是走過了一段很艱難的歷程,。其中,,青島的著名海洋生態(tài)學(xué)家朱樹屏的孤膽勇闖“死亡之海”的故事,至今還被青島人津津樂道,。
誰都知道,二戰(zhàn)結(jié)束后,,自1946年至1958年期間,,美國為了稱霸世界,曾秘密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島上,,進行了23次大規(guī)模的核試驗,。從此,,比基尼島就成了“死亡之海”的代名詞,無人涉足,。
可是,,為了給中國的原子彈爆炸盡可能降低“環(huán)境污染”方面的科學(xué)數(shù)據(jù),朱樹屏曾經(jīng)幾次面對死亡,、不畏艱險,,前往比基尼島采集科學(xué)樣本和數(shù)據(jù),為我國的第一次核試驗“選址羅布泊”,,提供了重要的科學(xué)依據(jù),。
八、“東方紅一號”上的青島元素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人造衛(wèi)星的成功發(fā)射,,開創(chuàng)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
可是,現(xiàn)在的青年人也許不知,,在這顆直徑只有1米,,重達173公斤的衛(wèi)星中,有不少精密的電器元件是出自青島人之手,。為此,當年青島的電器元件廠還得到了國家有關(guān)部門的嘉獎,。
還記得觀看這顆人造衛(wèi)星劃破星空的那個晚上:全城的人,,剛吃過晚飯,,就都跑到大街上,舉頭仰望著茫茫夜空……
也不知是誰突然喊了一聲:“看,,衛(wèi)星出來了,!”
整個街道,一下子就變得鴉雀無聲,。似乎那首熟悉的《東方紅》樂曲,,便立即回響在人們的耳畔……
好像僅僅過了幾秒鐘,整個青島便成了萬眾歡騰的海洋……
還記得,,當時青島有位名叫歌星的詩人,,他的一句描寫“東方紅一號”人造衛(wèi)星的詩,是這樣寫的,。他說:“天上有一顆會唱歌的星……”
哎喲,,這詩句太傳神了!讓人一下子就想到了中國的人造衛(wèi)星,。因為那時外國的人造衛(wèi)星都不會“唱歌”,,只有中國的“東方紅一號”,,是它把這首優(yōu)美的樂曲,帶到了太空,,傳遍了全世界,。
九、南極考察
自1984年至1985年,,青島的許多科學(xué)工作者,,乘坐著向陽紅10號遠洋科學(xué)調(diào)查船,航程 26433.7海里,,歷時142天,,參加了我國首次南極考察。
他們不僅進行了生物,、地質(zhì),、地貌、高層大氣物理,、地震,、氣象、測繪和海洋科學(xué)等領(lǐng)域的實地調(diào)查和研究,,而且還于1985年2月20日,,首次在南極洲的喬治王島上建立了中國南極長城站。
后來,,1989年2月26日,,又在東南極大陸的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國南極中山站。2009年1月27日,,還在南極內(nèi)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西南方向約7.3公里處,,建立了中國南極昆侖站,這也是中國首個南極內(nèi)陸的綜合性科學(xué)考察站,。
至今年1月6日,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了深水生態(tài)潛標,,成為中國首次在極地布放的生態(tài)潛標,,標志著中國的南極考察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直到現(xiàn)在,,青島人還清楚地記得,,在青島市博物館內(nèi),曾經(jīng)還存放著一塊“南極石”,,這是第一次南極考察所獲得的一塊寶貴的實物見證,。
當年,當“南極石”在大學(xué)路博物館“老館”展覽的時候,,許多青島人都來了,,大家也都親手摸過這塊褐色的巖石,。
記得有人還興奮地大叫一聲:“快來看——我終于摸到南極了!”
十,、奧帆賽,,升國旗
2008年夏天,青島國際奧運會帆船比賽的許多激動人心的時刻和情景,,皆歷歷在目,,青島人至今不忘。
尤其是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在浮山灣上空高高升起的時候,,那一幕,簡直是太美了,、太叫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了!
可許多人并不知道,,為了能夠在青島舉行除北京之外的升旗儀式,國際奧組委是專門舉行會議,,進行特批的,。因為在這之前的許多屆奧運會帆船比賽,是從來不異地舉行升旗儀式的,。
也就是因為我們青島,,也就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強大的、富饒的,、壯美的中國!現(xiàn)在說來,,這是青島之幸,,也是祖國之光!
[來源:網(wǎng)瞰青島 編輯:陳燭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