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立冬了!北方人一次買100斤大白菜囤著過冬,,南方網(wǎng)友驚呆了
今日立冬,不少北方人,,尤其是老人都開始買白菜囤著過冬,。
近日網(wǎng)上一段“南方人不懂”系列的視頻火了!北京3口人,一次就買了100斤大白菜,。南方小伙伴驚呆了,,為何一次買這么多?難道白菜會升值?
北方網(wǎng)友看到后也表示很震驚:冬天白菜那么好吃,你們竟然不囤白菜?
南北差異是個永恒的話題,,就在前不久,,南北網(wǎng)友就曾因為買菜“南方一次買一頓,北方買一噸”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據(jù)了解,,每年11月,北京東城區(qū)一糧行賣冬儲大白菜,,堆起來有1人多高,,市民一般買100-500斤,該糧店去年賣34萬斤,。
有網(wǎng)友笑稱,,我在南方的艷陽里一臉蒙圈,你在北方的寒夜里白菜滿屋,。
北方人為什么要在冬天囤白菜,?
白菜,是土生土長的中國菜,,種類多樣,,包括山東膠州的大白菜、北京的青白,、東北的大矮白菜,,以及山西陽城的大毛邊等,。在中國,白菜的栽培面積和消費量那是穩(wěn)穩(wěn)地居于各類蔬菜之首,。
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長,,尤其在過去,蔬菜種植技術尚不發(fā)達,,人們冬天只能吃到有限的幾樣蔬菜,。這時候,多產(chǎn)的大白菜就成了人們最好的選擇,。而且與馬鈴薯,、蘿卜等冬儲菜相比,大白菜吃法多樣,,還耐寒,,小心照看的話能吃到來年開春。
所以每到立冬時節(jié),,請腦補以下畫面:
昔日北京市民購買大白菜的場景,。
梁實秋就曾在他的《談吃》一書中描寫道:在北平,白菜一年四季無缺,,到了冬初便有推小車子的小販,,一車車的白菜沿街叫賣。普通人家都是整車的買,,留置過冬,。
這些大白菜多是通過北京市二商局(現(xiàn)在的二商集團)下屬的蔬菜公司收購,然后再逐級批發(fā)給各區(qū)縣的食品公司,、菜店和菜站,。
各地菜店和菜站的大白菜都是晚上上貨,早上出售,。由于搶購的人多,,一車大白菜很快就能賣完,人們再買就要等下一趟車,。這個時候等的人就要著急了,,因為不知道下一趟車什么時候才能來。于是,,很多人就在天不亮的時候去菜店門前排隊,,爭取能買到第一趟車上的白菜。
白菜能抵百菜
白菜能抵百菜,,白菜在北方冬天蔬菜界的王者地位仍不可動搖,。一進入初冬,就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充斥著北方:一走進小區(qū),,總能看見這樣的景象,。
小區(qū)變菜地,,讓不少北方的小伙伴感慨:小時候入冬的象征并不是下雪,而是開始囤白菜,。
往前倒十多年,,一到冬天聽到賣大白菜的吆喝聲,人們便會跑出門排隊買,,一買便是百十來斤,,如果按現(xiàn)在的說法形容,那就是蔬菜界里的雙11活動了,,誰要不買點兒心里都不踏實,。
不過對此,多數(shù)南方的小伙伴則是一臉蒙圈,,竟然還有這種操作?
@波杰克馬克:騙我去賣大白菜?
@不一樣的花火zl:不懂為啥買大白菜,,不會壞嗎?
@我不是麥兜兜:真的理解不了,冬天沒賣嗎?很多蔬菜都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吧,。
感受到了北方人對大白菜的偏愛,但卻對它對于北方普通家庭的重要性和情感寄托一無所知,。
一句話老話“白菜能抵百菜”就概括了:白菜在北方人心中的地位,。看似平淡無奇的大白菜,,其實見證著北方的發(fā)展史,,體現(xiàn)著一種北方人過去對過冬深入骨髓的焦慮,所以南方的小伙伴未曾親身經(jīng)歷,,難以理解也不奇怪,。
儲存大白菜的“門道”
幾百斤大白菜拉回家后,先攤開晾曬,,然后存放起來,。住樓房的用報紙包好,鎖住白菜水分,,一顆顆整整齊齊地立在樓道里;住四合院或大雜院的,,一般會在院子里挖個菜窖專門存放。
菜窖不深,,一般有一人多高,,上面封頂,預留一個通風口防止人進入后極度缺氧,。入口通常為長寬均等的正方形,,下面搭上臺階或直接在墻壁上鑿洞方便人進出。平時不用的時候就用一塊厚重的鐵蓋蓋上,,上面再鋪一層油布防止雨水從周邊滲入,。
這種菜窖不用供暖,,溫度可以保持在0-5 ,隨取隨用,,被人們稱為“四季冰箱”,。把百十來斤大白菜放進菜窖,就可以安心過冬了,。
如今,,年輕的北方人早就都不囤白菜了。畢竟說老實話,,過冬的白菜放久了會水分流失,,外面幾層菜葉干干的,并不能入食,,扔掉實屬浪費,,而且因為種植技術的提高,物流倉儲的便捷,,網(wǎng)購,、超市的普及,舌尖上的南北美味已經(jīng)同步了,,各種蔬菜隨吃隨,,買新鮮又方便。
可就算這樣,,白菜在北方冬天蔬菜界的王者地位仍不可動搖,。無論生活怎樣變遷,家里的大小筵席上,,一道白菜總是不可或缺,。
雖然少了籌備入冬的激情和忙碌,囤白菜的小樂趣也塵封在80后的童年的回憶里,。但家中有老人的或許還會提前囤上些白菜過冬,。不過,他們囤的不再是食物,,而是一份情懷,,一份對過去生活的慰藉。
[編輯:乒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