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biāo)題:青島大姨做“花饃”17年 “聽聲”就能知好壞
走進萊西市沽河街道長清村的隋英蘭家,,就聞到一股淡淡的面食香氣,,面板上一個個花式各異的饅頭煞是好看。52歲的隋英蘭,,自小耳濡目染母親在村里做各式花饃,,對花樣饅頭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和熱愛。
“小時候,,村里農(nóng)婦都會做花樣饅頭,,我母親手藝特別巧,尤其捏面花,,村里的紅白事都愛找她去幫忙,。她做花樣饅頭時,我總會在跟前看著,,她就做些小魚,、小鳥之類的給我。”隋英蘭說,,“看著母親的手在面團上隨意捏幾下,,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面花就出來了,這使得我對學(xué)習(xí)制作花樣饅頭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梢哉f我的母親就是我創(chuàng)作花饃的啟蒙老師。”
隋英蘭
花樣饅頭制作工序看起來比較簡單,,但要做好,,也是件費心費力的事。
隋英蘭介紹,,醒饃時,,要掌握好時間和溫度,確保不變形,、不干裂,、濕潤光滑;揉好面以后,就要進入花樣饅頭制作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捏形了,。捏形的好壞全靠人們的手勁來掌握,,經(jīng)過搟、剪,、搓,、壓、印等,,造型簡單的,,用剪刀或筷子直接壓出花紋就行;造型復(fù)雜,、體積較大、層次多的,,就需要分層制作,用竹簽連接,。
蒸制時要控制好火候,,蒸出的饅頭才能熟透而又不變形、不起泡,。據(jù)了解,,隋英蘭制作的各種形狀的花樣饅頭有20多種,不同形狀的饅頭象征著不同的寓意,,比如老虎象征著虎虎生威,,燕子象征著吉祥如意,穗子則象征著平平安安,。
“只要眼睛一看,,或者用手一摸,甚至從拍打面團的聲音我都能感覺出出鍋時饅頭的好壞來,。”這是隋英蘭的“絕活”,。為了讓花樣饅頭更好的保持原汁原味,隋英蘭仍然堅持純手工制作,。她說:“手工揉出來味道好,,能吃出麥香味來,我們不加任何添加劑,,全是生引子,,我們這個引子一天生兩次。”她每天凌晨就得起來發(fā)面,、做饃,、蒸饃,一年四季都是如此,,這也是她的花樣饅頭俏銷的原因,,不僅分量足、味道好,,還有傳統(tǒng)手工饃人的勤勞和誠信,。隋英蘭做花樣饅頭有十七年了,平時每天要制作五六十個饅頭,,每天能收入200元,。目前,隋英蘭的手工饅頭已在周邊村里小有名氣,,十里八鄉(xiāng)的人都慕名前來購買,。
“為了保持老味道,,我們必須全部手工制作,很多人來學(xué)一兩天就不來了,,都覺得太累,。”雖然很多人在看到花樣饅頭時都會發(fā)出“很美、很漂亮”這樣的感嘆,,但是在社會發(fā)展步伐加快的今天,,年輕人只停留在欣賞的角度,不再熱衷于學(xué)習(xí)這一傳統(tǒng)的手工技術(shù),,隋英蘭目前正考慮如何能更好地傳承和發(fā)揚這項老手藝,,確保如此帶有傳統(tǒng)意義的花樣饅頭不失傳。
(記者 張晉 通訊員 高歡歡)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