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飛在閱讀
“善者必有善終,,其不亦有道乎?心美者必不朽,,其不亦正乎?”昨日,,安慶市迎江區(qū)教育局組織教師對上學期期末檢測閱卷,一名12歲小學生的文言文急就章“震撼”閱卷場,,并迅速躥紅安慶教師朋友圈,。記者采訪得知,文章作者是安慶華中路第二小學六(1)班學生葉飛,,他從小酷愛古文,,平均一年要熟讀10本古典名著,去年下半年他開始嘗試寫小說,,如今已寫下了兩部小說,,共十多萬字。
小學生考場作文讓老師“震撼”
由于受今年1月極端嚴寒天氣影響,,安慶市迎江區(qū)原本定于寒假前進行的期末檢測被改為在今年2月中旬舉行,。昨日,安慶市迎江區(qū)教育局組織教師閱卷,。當天下午,,一篇題為《美說》的作文突然打破了閱卷現(xiàn)場的寧靜。“不相信這是小學生寫出來的,,”一位閱卷老師給了滿分后,,將作文拍照發(fā)在了教師QQ群和微信群里,隨后,,迎江區(qū)教研室主任江興玲用“震撼”描述閱卷老師的感受,。
用文言文演繹“什么是美”
迎江區(qū)六年級語文作文是一篇圍繞“美”的自命題作文,要求“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摯,、語句通順,有一定的條理,,字數(shù)400字以上”,。
《美說》的作者是安慶華中路第二小學六(1)班學生葉飛,,對于“什么是美”的命題,他顯然和小伙伴們有了“代溝”,。
一位閱卷老師說,,《美說》的作文不僅通篇是文言文,思路也不拘一格,,提出了辯證看美的想法——“故曰:真善美方可謂其美也,,心假丑惡而貌美如昭君、西子亦無用也”,,另外該文還對當下一些社會現(xiàn)象如“扶老人害怕被訛”也進行了描述,,對于一名騎車將昏厥老人送到醫(yī)院去不留姓名的好人,葉飛稱贊其“雖未令吾人觀其面,,然其之心,,必如其事之美也,。”該文甚至還分別列舉了“孝子,、商賈,、邊將、教師和政府官員”的例子,,肯定了他們“美”的行為,,認為“千千萬萬善者,其心不亦美乎?”,。在迎江區(qū)教育局官網(wǎng),,對這篇文言文有老師給出了:“古風古意“夫子范”味道十足,辯證看美“價值觀”入腦入心”這樣的點評,。
已寫下兩部小說十多萬字
昨晚,,記者聯(lián)系了本文作者葉飛以及他的家長和班主任老師。“他愛讀書應(yīng)該和父母的熏陶有關(guān),,他的父母都愛看書”,。據(jù)班主任畢麗介紹,在小學一年級時她就發(fā)現(xiàn)葉飛很愛看書,,三年級就看完了四大名著,,而讀的名著不少是文言文版的,六年級葉飛開始用文言文寫作,,每周的習作都是用文言文完成,。
葉飛的媽媽肖女士告訴記者,葉飛每個月都會到圖書館借書,、看書,,常常一看就是一個半天。“孩子讀書分泛讀和精讀,,泛讀的書他自己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精讀的書每天堅持按計劃進行,。”“不僅支持孩子買他喜歡讀的書,我們還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讀書,,鼓勵他不僅要看,,還要學會思考。”葉飛父親說,。
據(jù)了解,,葉飛的父母是做生意的,都比較喜歡古文詩詞,。受此影響葉飛從小就喜歡閱讀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三四歲時,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千字文等啟蒙讀物已倒背如流,后來就深入到四書五經(jīng),。去年下半年,,葉飛開始嘗試寫小說,,如今已寫下了兩部小說,,共十多萬字。
大家愛看